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蕭統(tǒng)《文選》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詩文總集,共收錄自周代至六朝七八百年間工30位知名作者和少數(shù)伕名作者的作品780首,體裁38類。選文大多文采飛揚,各種文體的主要代表作大致具備,反映了先秦至南北朝時期的語言面貌,是具有多方面研究價值的文獻之一。在歷代《文選》注本中,唐代李善注獨冠群首.李善對《文選》語音、辭彙、修辭等語言現(xiàn)象的觀察概括,為今人理解研究《文選》提供了依據(jù),對李善注的研究也成為“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雖然從古至今,學界對李善注的研
2、究從未停止過,并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從語言學的角度對《文選注》進行研究的遺不多,在這個領域尚可進行進一步探討。本文即從音韻、詞義注釋、音義關係三個方面對李善注進行研究。
在研究李善注之前,首先要對前賢的研究成果有所瞭解,以便論文能夠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推進。因此論文的第一章即緒論部分首先介紹了《文選》及李善注的有關情況以及前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對自己使用的版本予以說明。此外,這一章還闡述了本選題的研究意義以及自己
3、的研究方法,力圖客觀地解釋李善注的語言學成就,以期為選學研究盡綿薄之力。
論文的第二章分析了李善注中的“協(xié)韻”這一注釋術語。學界歷來對“協(xié)韻”一詞非議頗多。文章通過對李善注中25例“協(xié)韻”的逐一具體分析,得出較為公允的結論:“協(xié)韻”是李善用直音和反切的方法為《文選》詩文中的常用字注音,用來說明押韻情況的。他本著嚴謹、審慎的態(tài)度,基本上能從語音的客觀事實出發(fā)來對詩文中韻字進行說明,注意到了語音的變化,得出的結論是較為客觀、科
4、學的。李善所注的“協(xié)韻”,不同于後世朱熹等人的“葉(協(xié))韻”。雖然所注之音未必全部正確,但是并非像有些學者說的那樣,是“隨意轉讀”,更沒有“模糊了古音面目”。相反,其中的多數(shù)注音,為我們研究上古到中古語音的演變提供了客觀依據(jù),成為漢語音韻學研究的寶貴資料。
論文的第三章探討了李善注中的詞義注釋。李善對《文選》詞義的解釋,基本上可分為兩個類型:引證典籍以證詞義(也稻徵引式注釋)和用自己的語言直接解說。李善的徵引式注釋,包括使
5、用辭書注釋,使用典籍舊注,以文獻為證,以及使用前代注釋。那些亡佚的典籍,為輯佚工作和語言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對于典籍舊說中有疑誤的地方,李善能夠從語言事實出發(fā),進行補充或者訂正。對李善直接解說的詞語,論文從注釋方式和注釋用語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無論注釋方式還是注釋用語,李善都繼承了前代訓詁學的傳統(tǒng)。注釋方式主要包括語詞式和描寫說明式。注釋用語包括“言”、“謂”、“猶”、“即”、“亦”、“故曰”、“喻”、“互文”、“今之”、“不以文害義
6、”等。李善直接解說的詞語,從客觀上彌補了徵引式注釋的一些缺陷和不足。而且,由于這些詞語大多未見於同時代的典籍文獻資料,因而其釋義就更為重要和珍貴。此外,這一部分遺探討了李善注中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新詞新義。這些詞語有的保留在這一時期的辭書典籍中,有的保留在李善的直接注釋中。尤其是李善注中那些已經亡佚的辭書的釋義和李善直接解說的新詞新義,成為詞彙學和訓詁學研究的寶貴資料。對于某些作家臨時用詞的解釋,說明李善能夠根據(jù)具體語境來解釋詞義,體現(xiàn)了李
7、善科學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注釋原則。
論文的第四章對李善注中的“通”、“同”等術語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其中,帶有“通”的注釋術語包括“古字通”、“音義通”、“古今字通”、“某與某通”、“某與某同,古字通”幾種;帶有“同”的注釋術語有“古字同”、“音義同”、“古今字同”、“某與某同”、“某與某同,古字通”幾種。這些術語中,使用最多的是“某與某同”、“古字通”,使用最少的是“音義通”、“古今字通”,均為一例.李善使用的這些注釋術語
8、,涉及到通假字、異體字兩種類型,其中通假字包括意義相關的通假字和意義無關的通假字;異體字則包括全同異體字和非全同異體字?!巴ā?、“同”等術語的使用,廣泛地溝通了字與字之間形音義的關係,從而進一步疏通了詞義和句義,不僅為讀者閱讀文本提供了很大幫助,而且為訓詁學和文字學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儘管用今天的標準看,他的注釋并非盡善盡美,存在著體例不統(tǒng)一、個別注釋不準確的失誤;但是對于《文選》這樣一部巨著來說,瑕不掩瑜。
論文的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李善《文選注》訓詁研究.pdf
- 《文選》李善注訓詁初探.pdf
- 李善《文選注》修辭訓詁研究.pdf
- 《文選》李善注引《爾雅》研究.pdf
- 李善《昭明文選注》研究.pdf
- 《文選》李善注所引神話研究.pdf
- 文選李善注引別集研究_1349(1)
- 《文選》李善注引別集研究_1349.pdf
- 《文選》李善注引《史記》輯校.pdf
- 李善《文選注》引《國語》及其賈逵注、韋昭注考.pdf
- 胡刻本《文選》李善注注例應用情況研究.pdf
- 《文選》李善注引《楚辭》考_5751.pdf
- 試論《文選》李善注的文獻史料價值.pdf
- 《文選》李善注引部分雜家文獻考.pdf
- 李善《文選注》引部分儒家文獻考.pdf
- 《文選》李善注引“三禮”考.pdf
- 李善《文選注》引《左傳》考_31739.pdf
- 郭璞注語言學研究.pdf
- 文學視野下的李善《文選》詩注研究_14781.pdf
- 李善《文選注》引《莊子》及向秀、司馬彪、郭象《莊子注》考.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