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錄</b></p><p><b> 設計依據</b></p><p><b> 設計范圍</b></p><p><b> 項目概況</b></p><p><b> 廢水的水質和水量</b>
2、</p><p><b> 排放標準</b></p><p><b> 廢水處理工藝的確定</b></p><p> 構筑物設計及設備選型</p><p><b> 工程造價估算</b></p><p><b> 運行費用估算<
3、/b></p><p><b> 技術經濟指標</b></p><p><b> 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b></p><p><b> 附件</b></p><p><b> 設計依據 </b></p><p> ?。?/p>
4、1)杭州武林機器廠系國家大型企業(yè),亦是機械部重點骨干企業(yè)。 98年末全廠職工2000余人。設計制造輕小起重機械和大型工程機械裝載機的現代企業(yè)。</p><p> 全廠占地面積4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0.1萬平方米,現有各類生產車間11個,包括加工中心、模鍛錘、數控切割機在內的各類高精尖生產設備611臺(套)。</p><p> (2)《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5、;/p><p> 《城市污水回用設計規(guī)范》</p><p> 《給水排水制圖標準》(GB/T 50106-2002)</p><p> 《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101-2005,GBJ14-87)</p><p> ?。?)王遠紅、趙勇——《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啤酒廢水工藝研究》</p><p> 張家亮、唐屹
6、——《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觸氧化法串聯工藝處理綜合化工廢水》</p><p> 趙玉華 、孫風海 、楊景利 、揚鐵軍——《粒狀活性炭吸附法處理城市污水回用水》</p><p> 高廷耀、顧國維——《水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p><p> ?。?)《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6冊</p><p><b> 設
7、計范圍</b></p><p> 本工程為日處理量為5500的廢水處理站設計,主體工程為全廠廢水和生活污水的一、二級處理工程以及深度處理工程,涉及場地規(guī)劃、處理設施的建造、設備選擇、污水管網的構建等。</p><p> 處理后的廢水達標后排放,涉及到廢水處理站以外的管網設計由廠方自行解決。</p><p> 在達標排放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建筑設施的
8、布局,考慮環(huán)境影響,考慮工作人員的工作環(huán)境,因此工藝設計的同時要設計綠化帶。</p><p> 因為水處理設施處理效果通常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較大,而且水質水量等的變化會影響出水效果,所以需要同時建造分析實驗室和辦公建筑,以此實時對設施的出水進行檢測,分析處理效果,方便管理工作人員對處理設施工作參數進行調節(jié),以獲得最佳出水。</p><p><b> 項目概況 </b>
9、</p><p> 杭州武林機器廠是浙江省生產起重葫蘆、裝載機等產品的骨干企業(yè)。工廠位于余杭市臨平鎮(zhèn)西南。廠區(qū)北靠臨平山,南鄰上塘河。</p><p> 由于歷史原因及城市水資源短缺,工廠直接抽取上塘河水經沉淀、過濾處理后供給廠區(qū)大部分用水,隨著上塘河水污染加重,目前廠區(qū)自備水廠出水水質發(fā)黑發(fā)臭,衛(wèi)生條件較差。與此同時,工廠的生活污水及經簡單處理的生產廢水直接排放,污染水體。</
10、p><p> 近期,浙江省正對上塘河水系進行綜合整治,工廠決定興建污水處理站對全廠廢水進行處理,處理后的凈化水部分排放,部分經深度處理后進入工廠工業(yè)用水系統(tǒng)循環(huán)利用。</p><p> 本工程要完成廢水和生活污水的達標排放和企業(yè)生產所需要的回用水標準。</p><p><b> 廢水的水質與水量</b></p><p>
11、;<b> 水量 </b></p><p> 5500,按照工廠24小時連續(xù)生產計算。</p><p><b> 4.2 水質 </b></p><p> 可以看出,進水的COD、SS值較高,需要設置預處理設施去除一部分顆粒物和懸浮物。</p><p> pH值較為正常,適合生物生長,通
12、常不需要中和,可以直接處理。</p><p><b> 5. 排放標準 </b></p><p> 根據當地環(huán)保局的要求,該廠污水經處理后,在總排放口執(zhí)行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準,回用水執(zhí)行《城市污水回用設計規(guī)范》,主要指標達到:</p><p><b> 排放水:</b><
13、;/p><p><b> 回用水:</b></p><p> 6. 廢水處理工藝的確定 </p><p> 6.1 處理工藝的可行性論證</p><p><b> 6.1.1預處理</b></p><p> 預處理的目的是去除那些在大小或性質方面不利于后續(xù)處理過程的物質
14、,如大塊漂浮物、懸浮固體、砂和油類等物質。</p><p> 廢水中懸浮物較多,可能會對后續(xù)設施產生影響,需要設置格柵去除部分懸浮物。</p><p> 對于流量較大這一情況,考慮到可能產生較大的水量沖擊,故需要設置調節(jié)池,以期將流量調節(jié)到適合處理工藝的要求范圍。</p><p> 對于負荷較高這一情況,為了防止后續(xù)處理設施負荷過高影像處理效率,設置一座曝氣沉
15、砂池先預曝氣,同時去除無機顆粒物,再在其后增設一座初沉池,去除部分有機物,降低后續(xù)設施進水有機負荷。</p><p><b> 6.1.2二級處理</b></p><p> 在水污染控制領域,好氧生物處理廣泛應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質。</p><p> 首先衡量污水的生物降解性質,BOD/COD>0.3,所以本設計污水屬于可生物降
16、解污水,因而采用生物方法處理。</p><p> 其次,考慮污水濃度,因為污水的COD值在500~600mg/L,BOD值在200~250mg/L,所以污水濃度不高,可以采用好氧生物方法處理。</p><p> 對于生物降解性能好的污水,可以采用生物膜法,也可以采用活性污泥法。</p><p> 生物膜法的優(yōu)點是操作方便,耐沖擊負荷,剩余污泥量少且易沉降分離。
17、其缺點是投資較高,容積負荷較小,處理深度較低。</p><p> 活性污泥法設備簡單、投資省、容積負荷和處理深度都較高。其缺點是耐沖擊性較差,有時產生污泥膨脹,破壞了正常運行。</p><p> 因為本工程水量較大,需要較高的容積負荷,為了避免處理大量剩余污泥,故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p><p> 與其他生物膜法相比,生物接觸氧化法有如下特點:</p
18、><p> 1)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積大,池內的充氧條件好,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都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氣池及生物濾池,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處理時間短,節(jié)約占地面積。</p><p> 2)由于相當一部分微生物固著生長在填料表面,生物膜的脫落和生長可以保持很好的平衡。生物接觸氧化法不需要設污泥回流系統(tǒng),也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簡便。</p>&
19、lt;p> 3)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屬于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曝氣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使生物膜活性提高。</p><p> 4)由于填料的存在,增大了氧的傳遞系數,使動力消耗降低。</p><p> 5)生物接觸氧化法不需要專門培養(yǎng)菌種,掛膜方便,可以間歇運行,更符合工廠生產需要。</p><p&
20、gt; 6.1.3深度處理(回水設計)</p><p> 廢水回收及再用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城市生活污水具有量大、集中、水質水量穩(wěn)定,不受季節(jié)、洪枯水期等因素影響的特點,是水量穩(wěn)定、供給可靠的潛在水資源,污水經過適當再生處理,可以重復利用,實現水在自然界中的良性循環(huán)。廢水處理后回用,一般都以二級處理水為原水,經過不同程度的凈化,達到不同程度的水質目標。</p><p> 其比
21、較常規(guī)的污水深度處理工藝是在生物處理之后增加諸如過濾、吸附、混凝沉淀及消毒等后續(xù)處理工藝,有砂濾、膜濾、反滲透、液氯、臭氧消毒等。處理流程可根據不同的用水對象和地方條件組合成不同的流程,達到不同的處理效果。膜濾、反滲透處理效果很好,但是成本通常很高,在我國還未成熟運用。由于所需要的最后出水要求一般,所以不需要采用反滲透一類的高效高成本的處理方法。擬采用活性炭吸附來去除二級處理剩余的COD、BOD,活性炭損耗較低,同時可以再生,既節(jié)約成本
22、又能達到較高的處理效果。</p><p><b> 6.2 流程說明</b></p><p> 6.2.1工藝流程選擇的理由及基本原理</p><p> 本污水的水質定位為生活污水,其特點是可生化度較高,不含有毒物質,懸浮物粒徑范圍較大,適合用生物方法處理。但由于其工業(yè)背景,其廢水有機負荷較高,需要進行預處理。</p>&l
23、t;p> 通過格柵去除廢水中較大的懸浮物,廢水進入提升泵站,提高水位,穩(wěn)定流量和水質,以防止對后續(xù)設備產生沖擊,曝氣沉砂池用于去除主要的無機顆粒物,初沉池可以去除部分COD和BOD5,同時去除大部分懸浮物,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完成對COD和BOD5的去除,出水水質可接近排放標準。</p><p> 生物接觸氧化法中微生物所需的氧常通過人工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將由于缺氧而進行厭氧
24、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膜的生長,形成生物膜的新陳代謝。脫落的生物膜將隨處水流出池外。</p><p> 一般生物接觸氧化池前要設置初沉池,以除去懸浮物,減輕生物接觸氧化池的負荷;生物接觸氧化池后設二沉池,以除去水中夾帶的生物膜,保證系統(tǒng)出水水質。</p><p> 二級出水一部分達標排放,一部分經活性炭吸附除去剩余的大部分COD和BOD5,經
25、消毒后完成回用水處理?;钚蕴勘缺砻娣e大,對二級處理剩余的小顆粒有機物有很高的吸附效果,而且采用活性炭吸附電耗低,又沒有反滲透工藝所不可避免的膜污染問題。</p><p> 經吸附后的活性炭失去了吸附能力,可以由再生工段對其進行再生。此時的出水中可能還含有較多的原生微生物和病菌等,因此需要將其引入消毒池進行攪拌消毒,方可達標排放。</p><p> 6.2.2所選工藝的優(yōu)缺點</p
26、><p>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兼有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特點的生物處理工藝,池內放置有填料,在鼓風充氧作用下,通過棲息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懸浮水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氧化和代謝去除水中有機污染物。由于填料比表面積大,有效地增大了單位容積的生物膜面積,池內的充氧條件良好,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高,大大提高了處理效率。優(yōu)點:容積負荷較高,處理時間短、不需污泥回流、可間歇運行。缺點:處理深度不高,需要增設二沉池去除脫落的生物膜和殘存
27、的懸浮物,處理設施較多。</p><p> 生物接觸池出水含有大量的因衰老而失去活性脫落的生物膜、殘存的懸浮物及膠體物質,設計采用混凝氣浮固液分離工藝,以節(jié)省能耗。投加混凝劑聚合氯化鋁,經氣浮后轉成浮渣。優(yōu)點:占地面積小,處理效率高,污泥含水量較低,還可同時減少污水的濁度和臭味。缺點:需要較多的化學藥劑,同時需要調節(jié)pH。</p><p> 整個工程具有投資少,運行穩(wěn)定,抗沖擊負荷能力
28、強,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等特點,尤其是整個系統(tǒng)剩余的污泥量極少,可大大節(jié)省污泥的處理費用。</p><p> 7. 構筑物設計及設備選型 </p><p><b> 7.1格柵</b></p><p><b> (1)</b></p><p><b> ?。?)柵槽寬度</b
29、></p><p> ?。?)進水渠漸寬部分長度</p><p> 設進水渠寬,漸寬部分展開角</p><p> ?。?)格柵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p><p><b> ?。?)過柵水頭損失</b></p><p><b> ?。?)柵后槽總高度</b>
30、</p><p><b> 設柵前渠道超高</b></p><p><b> ?。?)柵槽總長度</b></p><p><b> (8)每日柵渣量</b></p><p> 在格柵間隙的情況下,設柵渣量為0.1柵渣/污水</p><p><
31、b> 宜采用機械清渣。</b></p><p><b> 7.2調節(jié)池</b></p><p><b> 調節(jié)池容積負荷</b></p><p> 設工廠排水時間為12h,變化系數K=1.5</p><p> 則12h內每小時排水</p><p>
32、 設計采用長方形,長寬比為2,有效水深為2.5m</p><p><b> 7.3曝氣沉砂池</b></p><p> ?。?)池子總有效容積</p><p><b> 設</b></p><p><b> ?。?)水流斷面積</b></p><p&g
33、t;<b> 設</b></p><p><b> ?。?)池總寬度</b></p><p><b> 設</b></p><p> 因水量較小,故只采用一格池子。</p><p><b> ?。?)池長</b></p><p&g
34、t; ?。?)每小時所需空氣量</p><p><b> 設</b></p><p> ?。?)沉砂室所需容積</p><p><b> 設</b></p><p><b> (7)沉砂斗容積</b></p><p><b> 設每格有
35、一個沉砂斗</b></p><p> ?。?)沉砂斗各部分尺寸</p><p> 設斗底寬,斗壁與水平面的傾角為,斗高。</p><p><b> 沉砂斗上口寬</b></p><p><b> 沉砂斗容積</b></p><p><b> ?。?
36、)沉砂室高度</b></p><p> 采用重力排砂,設池底坡度為0.06,坡向砂斗,</p><p><b> ?。?0)池總高度</b></p><p><b> 設超高,</b></p><p><b> 7.4初沉池</b></p>&l
37、t;p><b> 設有兩座沉淀池</b></p><p><b> (1)中心管面積</b></p><p><b> 設,</b></p><p><b> ?。?)中心管直徑</b></p><p> ?。?)中心管喇叭口與反射板之間的縫隙
38、高度</p><p><b> 設,</b></p><p> ?。?)沉淀部分有效斷面積</p><p><b> 設表面負荷,則</b></p><p><b> ?。?)沉淀池直徑</b></p><p>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p
39、><p><b> 設</b></p><p><b> ,滿足要求。</b></p><p> ?。?)沉淀部分所需容積</p><p> (8)圓截錐部分容積</p><p> 設圓截錐體下底直徑為0.4m,則</p><p><b>
40、; ?。?)沉淀池總高度</b></p><p><b> 7.5接觸氧化池</b></p><p> ?。?)氧化池的有效容積</p><p><b> (2)濾池總面積</b></p><p> 設,分三層,每層高1m</p><p><b>
41、 ?。?)每格濾池面積</b></p><p> 采用10格濾池,每格濾池面積:</p><p><b> 每格濾池尺寸</b></p><p> ?。?)校核有效接觸時間</p><p><b> ?。?)濾池總高度</b></p><p><b>
42、; 式中 </b></p><p> ?。?)污水在池內實際停留時間</p><p> ?。?)選用TL-150彈性填料,所需填料總體積</p><p> ?。?)采用多孔管鼓風曝氣供氧,所需空氣量</p><p> ?。?)每格濾池所需空氣量</p><p><b> 7.6氣浮池<
43、/b></p><p> ?。?)氣浮所需空氣量</p><p> 取氣固比,溶氣壓力,空氣密度,溶解度,</p><p><b> 釋放空氣量</b></p><p><b> 加壓溶氣水流量為</b></p><p><b> ?。?)溶氣罐<
44、/b></p><p><b> 取過流密度</b></p><p><b> 溶氣罐直徑</b></p><p><b> 溶氣罐高</b></p><p><b> ?。?)氣浮池</b></p><p> 取接觸
45、室中水流的上升流速</p><p><b> 接觸室表面積</b></p><p><b> 分離室的表面積</b></p><p><b> 氣浮池凈容積</b></p><p><b> 水力停留時間復核</b></p><
46、p><b> ?。?)投藥量</b></p><p> 混凝劑采用聚合鋁,濃度20,每日需藥量</p><p> ?。?)藥劑混合方式及反應設計</p><p> 混合:采用一級攪拌機機械混合,時間30s,轉速,線速度。</p><p> 反應:攪拌機葉輪為框式轉速,入口線速度,出口線速度,反應時間5min。
47、</p><p><b> 7.7污泥濃縮池</b></p><p> 采用加壓溶氣浮選法濃縮剩余活性污泥和初沉池污泥,污泥流量為,污泥濃度為,氣固比為3%,污泥溫度,浮渣含固率達到5%,加壓溶氣的絕對為。</p><p> 設計為一座矩形浮選池。</p><p><b> 空氣溶解度</b>
48、;</p><p><b> 空氣密度,溶氣效率</b></p><p> 固體負荷率按不加混凝劑考慮,</p><p><b> ?。?)壓力水回流量</b></p><p><b> 相當于460%</b></p><p><b>
49、 總流量為</b></p><p><b> 理論釋放空氣量</b></p><p><b> 實際需要空氣量為</b></p><p> (2)氣浮濃縮池表面積計算:</p><p><b> 污泥干重為</b></p><p>&
50、lt;b> 設長寬比為4,則</b></p><p><b> 水平流速采用=</b></p><p><b> 過水斷面為</b></p><p><b> 分離區(qū)高度 </b></p><p><b> 濃縮區(qū)高度 </b>
51、</p><p><b> 死水區(qū)高度 </b></p><p><b> 氣浮池高度 </b></p><p> 按水力負荷進行核算:</p><p> 按停留時間進行核算:</p><p><b> 接近一般設計規(guī)定。</b></p&
52、gt;<p> ?。?)溶氣罐體積計算:</p><p> 按停留時間3min計算,則</p><p> 罐高度采用2m時,罐直徑為</p><p><b> 罐高度與直徑之比為</b></p><p><b> (符合規(guī)定)</b></p><p>&
53、lt;b> 7.8脫水房</b></p><p><b> 采用板框過濾機</b></p><p><b> 過濾面積</b></p><p><b> 7.9活性炭吸附</b></p><p> ?。?)接觸時間:因為出水要求為COD值在以下,所以接
54、觸時間取10min。</p><p> (2)水力負荷:在升流炭柱的情況下,取炭床橫斷面的水力負荷采用15。</p><p> ?。?)操作壓力:采用高炭柱,操作壓力取高水頭。</p><p> ?。?)碳層厚度:按常用厚度取為,考慮超高50%,實際取為。</p><p> ?。?)炭柱數目:2。</p><p>
55、 (6)炭的COD負荷能力:0.5。</p><p><b> 主要構筑物一覽表</b></p><p> 主要設備與器材一覽表</p><p><b> 主要儀器儀表一覽表</b></p><p> 8. 工程造價估算 </p><p><b> 8.1
56、 直接費用</b></p><p> 1. 土建工程費(構筑物、土建與設備基礎) </p><p><b> 格柵:</b></p><p><b> 調節(jié)池:</b></p><p><b> 提升泵站:</b></p><p>&
57、lt;b> 曝氣沉砂池:</b></p><p><b> 初沉池:</b></p><p><b> 接觸氧化池:</b></p><p><b> 氣浮池:</b></p><p><b> 集泥井:</b></p&g
58、t;<p><b> 污泥濃縮池:</b></p><p><b> 脫水間:</b></p><p><b> 炭柱:</b></p><p><b> 消毒池:</b></p><p><b> 總共:</b&g
59、t;</p><p> 設每立方米混凝土造價1000元,辦公樓和倉庫建造費20萬,則土建費為103萬。</p><p> 2.設備器材與儀器儀表費 </p><p> 47100+2×1000+4×2300+4×34200+38000+3080+5000+2×64+8×45+2×1800=245268
60、元</p><p> 生物填料: TL-150彈性填料,120元/立方米,設填料</p><p> 總費用:120×660=79200</p><p> 取設備費為32.5萬。</p><p><b> 小計:135.5萬</b></p><p><b> 8.2 間
61、接費用</b></p><p> 1.設計費(包括工藝、土建與非標設備等)估計為5萬</p><p> 2.安裝、調試與培訓費</p><p> 安裝費15萬,調試費4萬,培訓費1萬,計20萬。</p><p> 3.技術服務費(科研、污染源調查、試驗研究等)2萬。</p><p><b>
62、; 4.其它費用</b></p><p><b> 預計為10萬。</b></p><p><b> 5.管理費</b></p><p> 本工藝需3人管理,年薪2.6萬,計為8萬。</p><p><b> 6.不可預見費 </b></p>
63、<p><b> 取5萬作為預算。</b></p><p><b> 小計:50</b></p><p> 工程總造價=直接費用+間接費用</p><p> =135.5+50=185.5萬 </p><p> 9. 運行費用估算 </p><p&
64、gt; 1.動力費(包括電費、蒸汽費、給水費等,主要考慮電費)</p><p> 電費(0.75+1.3+3×11+3×37+0.55+0.75+5.5)×24×365×1=1338966</p><p><b> 計為133.9萬。</b></p><p><b> 2.藥劑
65、費 </b></p><p> 混凝劑:110×365×1300/1000=5.3萬</p><p> 活性炭:8000元/噸,按每日損耗5%,費用每年7.3萬。</p><p> 3.工資福利費 (元/人年)</p><p> 本工藝主要是自動運行,僅需工人8名,年薪2.5萬,總計20萬。</
66、p><p> 4.折舊費=固定資產×折舊率</p><p> =185.5×5%=9.3萬</p><p> 5.大修及維護費32.5×2.5%=0.8萬</p><p><b> 合計:185.6萬</b></p><p> 可以得到噸水處理成本185.6/5
67、500/365×10000=0.92元/噸</p><p> 10.技術經濟指標 </p><p> 1.處理能力與污染物去除率 </p><p> 本設計工藝處理能力為5500,主要構筑物去除率如下:</p><p> 格柵:主要除去漂浮物等</p><p> 曝氣沉砂池:主要除去無機顆粒物,同時
68、預曝氣</p><p> 初沉池:懸浮物去除率</p><p> 接觸氧化池:BOD去除率</p><p><b> COD去除率</b></p><p><b> 懸浮物去除率</b></p><p> 氣浮池:BOD去除率</p><p>
69、;<b> COD去除率</b></p><p><b> 懸浮物去除率</b></p><p> 活性炭柱:BOD去除率</p><p><b> COD去除率</b></p><p><b> 懸浮物去除率</b></p>&l
70、t;p> 2.總投資,土建投資,設備投資</p><p> 工程總投資185.5萬,其中土建費103萬,設備投資32.5萬,其余為間接投資。</p><p><b> 3.處理成本</b></p><p> 運行費用每年185.6萬,每噸水處理成本0.92元。生產用水另算。</p><p> 4.人員編制
71、與生產班次 </p><p> 設施24小時全天候運行,人員采用三班倒工作制。</p><p> 5.用地面積:構筑物面積、建筑面積、綠化面積等 </p><p> 總用地面積,另外預留備用土地(圖紙不再展示,由廠方自行規(guī)劃)。綠化面積總共左右,建筑面積見平面布置圖。</p><p> 11.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 </p>
72、<p> 1.調試和日常維護管理</p><p> 生物接觸氧化池的運行調試:生物接觸氧化池中采用了彈性立體填料。直接采用廢水進行自然掛膜和馴化,其過程是把初沉池的出水直接引入生物接觸氧化池,開始先小風量曝氣6h,再調整曝氣量使池中溶解氧為3~4mg/L,連續(xù) 24h曝氣。隨后每天每隔2時換水一次,換水量約為池容積的1/6,繼續(xù)曝氣。一周后,填料上生物膜長至0.5mm左右,這時連續(xù)進水并逐漸增加水
73、力負荷至設計要求,當COD的去除率達到50%以上時,進入正常運轉時期。接觸氧化池出水中含有少量因衰老而失去活性的脫落生物膜,經混凝氣浮后,排入污泥濃縮池處理。</p><p> 氣浮池的運行:當氣浮池內表面呈乳白色霧狀微氣泡時,氣浮效果最佳且穩(wěn)定。當pH值、溶氣水壓力及回流比固定不變時,氣泡釋放時間越長,溶氣量越高,對SS處理效果越好。藥劑投加量根據懸浮物含量高低確定。在溶氣水泵出口處加裝 1只水射器,對改善氣
74、液兩相壓力的不平衡狀況有一定效果。</p><p> 掛膜完成完成后,工藝操作即進人正常運行階段,正常生產運行中,要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和工藝參數,定時巡回檢查,定時分析。</p><p> (1)檢查處理效果。對于化工廠的工業(yè)廢水,要定時檢查進出水的COD、pH,觀察出水顏色等,防止因進水水質變化使出水效果發(fā)生變化。</p><p> (2)監(jiān)測膜性能。要按時測
75、定影響生物膜性能的各項指標,如DO、pH、水溫和顯微鏡觀察等。</p><p> (3)補充營養(yǎng)物的測定。對補充的N、P營養(yǎng)物在出水中的含量要定期測定,既要防止曝氣池中細菌的營養(yǎng)比例失調,也要防止多余的N、P外排。</p><p> 運行中應注意的問題:1.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池時,為避免前端有機物負荷過高可采用多點進水。2.應嚴格控制生物接觸氧化池中的溶解氧濃度,供氧不足會造成生物
76、膜大范圍脫落,導致運行失敗。</p><p> 2.原有處理設施的利用情況 </p><p> 本設計由格柵進水部分和排放水部分、回用水部分與外圍設施連接,進、出水管網采用廠方已經建好的設施來加以利用,由于原處理設施只能簡單處理廢水,所以只能拋棄。主體工程全部為新建。</p><p> 3.衛(wèi)生防護與安全措施 </p><p> 辦公
77、樓內設置分析實驗室,且辦公樓位于全年季風主導風向上風向,避免了設施排放出的臭氣對工作生活產生的影響。主要設施主體位于地面之下,管理運行方便,幾乎沒有泄露事故發(fā)生的可能。各設施的設計均采用了較高的保險系數,防止水質水量的變化對處理設施的沖擊。設施中的調節(jié)池消毒池同時可以用作事故池,在發(fā)生事故時,可以將廢水排入調節(jié)池,避免事故擴大化。</p><p><b> 4.場地綠化</b></p
78、><p> 門口設有花壇,對辦公環(huán)境起了改善作用。設施之間的道路兩旁設有綠化帶,種植景觀樹和草坪。各構筑物之間種有大面積長青樹木,是本工程主要綠化面積,對環(huán)境空氣質量起改善作用。</p><p> 5.施工期與進度安排 </p><p> 一期施工完成達標排放部分的建設,二期工程主要完成后續(xù)回用水深度處理,同時進行管道安置和一期工程的試運行。</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