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設計(論文)</b></p><p> 題目: 齒輪傳動設計 </p><p> 姓名: </p><p> 學號: </p><p&
2、gt; 二級院系部: 機電工程系 </p><p> 班級: 機電092 </p><p> 專業(yè): 機電一體化 </p><p> 二〇 一二 年 六 月</p><p><b>
3、; 齒輪傳動設計</b></p><p><b> 【摘要】</b></p><p> 齒輪是機器、儀器中使用最多的傳動零件,尤其是漸開線圓柱齒輪的應用更為廣泛。齒輪是一個較復雜的幾何體,對單個齒輪的齒廓加工誤差國家標準規(guī)定了17種控制參數(shù),根據(jù)齒輪使用要求的不同,對以上17個參數(shù)控制的要求也不同。如何確定齒輪的精度等級以及依據(jù)其精度等級確定相關控制
4、參數(shù)的公差值,是齒輪設計的關鍵所在。 傳統(tǒng)的設計方法是依據(jù)經驗用類比法,結合查表及大量繁雜的公式計算,這樣的方法一是工作量大,二是不可能對各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及篩選,很難保證齒輪精度設計的合理性。因此,借用了輔助軟件對齒輪的幾何參數(shù)進行計算后,對齒輪精度的設計及其相關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機處理,使齒輪的精度設計達到快速、準確、合理,齒輪設計起來就沒那么費時和吃力了。</p><p><b> 【關鍵詞】&l
5、t;/b></p><p> 材料選擇;熱處理;尺寸;強度計</p><p><b> Abstract</b></p><p> GEAR is the machine, the instrument use most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s,especially the application of
6、involute gear more widely. Gear is a more complicated geometry, to a single gear tooth profile processing error national standard for 17 kinds of contr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7、gear, these 17 parameter control requirements are different. How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gear on the basis of the precision grade level and ensure that the relevant control p</p><p><b> Key words
8、</b></p><p> material selection; Heat treatment; Size; Strength calculation </p><p><b> 目 錄</b></p><p><b> 摘 要I</b></p><p><b>
9、 關鍵詞I</b></p><p> AbstractII</p><p> Key wordsII</p><p><b> 目 錄III</b></p><p><b> 緒 論1</b></p><p> 1.齒輪的組成結構及傳動計
10、算2</p><p> 1.1齒輪的組成結構2</p><p> 1.1.1齒輪傳動設計步驟2</p><p> 1.2內嚙合標準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4</p><p><b> 2. 齒輪傳動6</b></p><p> 2.1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6</p>
11、<p> 2.1.1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6</p><p> 2.1.2設計準則8</p><p> 2.2齒輪常用材料及熱處理8</p><p> 2.2.1 材料鋼8</p><p><b> 2.2.2鑄鐵9</b></p><p> 2.2.3非金屬材料9&
12、lt;/p><p> 3. 齒輪傳動精度及強度計算11</p><p> 3.1精度等級11</p><p> 3.1.1齒側間隙11</p><p> 3.2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12</p><p> 3.2.1輪齒的受力分析12</p><p> 3.2.2齒根彎
13、曲疲勞強度計算13</p><p> 3.2.3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14</p><p> 4. 設計參數(shù)的選擇及許用應力16</p><p> 4.1主要參數(shù)的選擇16</p><p> 4.2許用應力16</p><p> 5.齒輪傳動的潤滑與維護20</p><p>
14、 5.1齒輪傳動的潤滑20</p><p> 5.2齒輪傳動的維護20</p><p> 結 論.................................................................21</p><p> 致謝...................................................
15、...............22</p><p> 參考文獻..............................................................23</p><p><b> 緒 論</b></p><p> 齒輪是機器、儀器中使用最多的傳動零件,尤其是漸開線圓柱齒輪的應用更為廣泛。本設計重點是
16、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設計的計算。研究外嚙合齒輪和內嚙合齒輪傳動的主要幾何參數(shù)計算、齒輪齒厚計算、精度計算和強度計算,幫助實現(xiàn)齒輪的合理設計。通過設計過程,掌握材料選擇,熱處理分析,齒輪尺寸及強度計算方法。</p><p> 齒輪是一個較復雜的幾何體,對單個齒輪的齒廓加工誤差國家標準規(guī)定了17種控制參數(shù),根據(jù)齒輪使用要求的不同,對以上17個參數(shù)控制的要求也不同。如何確定齒輪的精度等級以及依據(jù)其精度等級確定相關控制參
17、數(shù)的公差值,是齒輪設計的關鍵所在。傳統(tǒng)的設計方法是依據(jù)經驗用類比法,結合查表及大量繁雜的公式計算,這樣的方法一是工作量大,二是不可能對各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及篩選,很難保證齒輪精度設計的合理性。因此,借用了輔助軟件對其進行計算后,對齒輪精度的設計及其相關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機處理,使齒輪的精度設計達到快速、準確、合理,齒輪設計起來就沒那么費時和吃力了。</p><p> 1.齒輪的組成機構及傳動計算</p>
18、<p> 1.1 齒輪的組成結構</p><p> 齒輪的組成結構一般有輪齒、齒槽、端面、法面、齒頂圓、齒根圓、基圓和分度圓。</p><p> 輪齒簡稱齒,是齒輪上每一個用于嚙合的凸起部分,這些凸起部分一般呈輻射狀排列,配對齒輪上的輪齒互相接觸,可使齒輪持續(xù)嚙合運轉;基圓是形成漸開線的發(fā)生線作純滾動的圓;分度圓,是在端面內計算齒輪幾何尺寸的基準圓。漸開線齒輪比較容易制造,
19、且傳動平穩(wěn),傳遞速度穩(wěn)定,傳動比準確,漸開線圓柱齒輪是機械傳動量大而廣的基礎零部件,廣泛在汽車、拖拉機、機床、電力、冶金、礦山、工程、起重運輸、船舶、機車、農機、輕工、建工、建材和軍工等領域中應用。因此現(xiàn)代使用的齒輪中,漸開線齒輪占絕多數(shù),而擺線齒輪和圓弧齒輪應用較小。</p><p> 1.1.1齒輪傳動設計步驟:</p><p> 1、簡化設計:根據(jù)齒輪傳動的齒數(shù)、嚙合角和模數(shù)等,
20、確定中心距等主要參數(shù)。</p><p> 2、幾何設計計算:設計和計算齒輪的基本參數(shù),并進行幾何尺寸計算。如:計算分度圓直徑、齒高、齒頂高、齒根高、基圓直徑等。</p><p> 3、齒厚測量尺寸計算:根據(jù)上步的計算結果和已知參數(shù),計算齒輪的齒厚參數(shù)。如:固定弦齒厚、固定弦齒高等參數(shù)。</p><p> 4、精度計算:計算出齒輪的精度測量參數(shù),如:各級精度等級
21、、齒厚上/下偏差、側隙公差、最小/大極限側隙等。</p><p> 5、強度校核:在基本參數(shù)確定后,進行精確的齒面接觸強度和齒根彎曲強度校核。分別將計算出的接觸/彎曲強度允許傳遞功率與已知功率相比較,如果都大于實際功率,則所設計的齒輪強度過關。</p><p> 6、如果校核不滿足強度要求,可以返回2),修改參數(shù),重新計算。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設計一個進行齒輪設計的計算軟件,現(xiàn)在課題
22、是幾何尺寸計算,主要應集中在此,精度只是其中一部分。在設計漸開線圓柱齒輪時會計算出其齒數(shù)、齒形和齒高等。</p><p> 漸開線圓柱齒輪幾何參數(shù)和外嚙合標準圓柱齒輪傳動幾何尺寸計算</p><p> 外嚙合標準圓柱齒輪傳動參數(shù)計算如表1.1。</p><p> 表1,1 外嚙合標準圓柱齒輪傳動參數(shù)</p><p> 1.
23、2內嚙合標準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p><p> 內嚙合標準齒輪傳動的參數(shù)計算如表1.2。</p><p> 表1.2 內嚙合標準齒輪傳動的參數(shù)</p><p><b> 2. 齒輪傳動</b></p><p> 通過對減速器的設計,導入齒輪傳動設計計算的重要性,提出齒輪傳動的類型和基本要求、嚙合
24、特點、選型、材料及熱處理方法,從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引出強度的設計準則和計算方法。</p><p> 2.1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設計準則</p><p> 2.1.1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p><p> 齒輪傳動是靠齒與齒的嚙合進行工作的,輪齒是齒輪直接參與工作的部分,所以齒輪的失效主要發(fā)生在輪齒上。主要的失效形式有輪齒折斷、齒面點蝕、齒面磨損、齒面膠合以及塑性
25、變形等。</p><p><b> 輪齒折斷</b></p><p> 輪齒折斷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于多次重復的彎曲應力和應力集中造成的疲勞折斷;另一種是由于突然產生嚴重過載或沖擊載荷作用引起的過載折斷。尤其是脆性材料(鑄鐵、淬火鋼等)制成的齒輪更容易發(fā)生輪齒折斷。兩種折斷均起始于輪齒受拉應力的一側,如圖2-1所示。</p><p>
26、 增大齒根過渡圓角半徑、改善材料的力學性能、降低表面粗糙度以減小應力集中,以及對齒根處進行強化處理(如噴丸、滾擠壓)等,均可提高輪齒的抗折斷能力。</p><p><b> 齒面點蝕</b></p><p> 輪齒工作時,齒面嚙合處在交變接觸應力的多次反復作用下,在靠近節(jié)線的齒面上會產生若干小裂紋。隨著裂紋的擴展,將導致小塊金屬剝落,這種現(xiàn)象稱為齒面點蝕,如圖2-
27、2所示。齒面點蝕的繼續(xù)擴展會影響傳動的平穩(wěn)性,并產生振動和噪聲,導致齒輪不能正常工作。</p><p> 點蝕是潤滑良好的閉式齒輪傳動常見的失效形式。開式齒輪傳動,由于齒面磨損較快,很少出現(xiàn)點蝕。</p><p> 提高齒面硬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均可提高齒面的抗點蝕能力。</p><p><b> 齒面磨損</b></p>
28、<p> 輪齒嚙合時,由于相對滑動,特別是外界硬質微粒進入嚙合工作面之間時,會導致輪齒表面磨損。齒面逐漸磨損后,齒面將失去正確的齒形(圖2-3),嚴重時導致輪齒過薄而折斷,齒面磨損是開式齒輪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p><p> 為了減少磨損,重要的齒輪傳動應采用閉式傳動,并注意潤滑。</p><p><b> 4.齒面膠合</b></p>
29、;<p> 在高速重載的齒輪傳動中,齒面間的壓力大,溫升高,潤滑效果差,當瞬時溫度過高時,將使兩齒面局部熔融、金屬相互粘連,當兩齒面作相對運動時,粘住的地方被撕破,從而在齒面上沿著滑動方向形成帶狀或大面積的傷痕(圖2-4),低速重載的傳動不易形成油膜,摩擦發(fā)熱雖不大,但也可能因重載而出現(xiàn)冷膠合。</p><p> 采用粘度較大或抗膠合性能好的潤滑油,降低表面粗糙度以形成良好的潤滑條件;提高齒面硬
30、度等均可增強齒面的抗膠合能力。</p><p><b> 齒面塑性變形</b></p><p> 硬度較低的軟齒面齒輪,在低速重載時,由于齒面壓力過大,在摩擦力作用下,齒面金屬產生塑性流動而失去原來的齒形(圖2-5)</p><p> 提高齒面硬度和采用粘度較高的潤滑油,均有助于防止或減輕齒面塑性變形。</p><p&
31、gt;<b> 2.1.2設計準則</b></p><p> 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不大可能同時發(fā)生,但卻是互相影響的。例如齒面的點蝕會加劇齒面的磨損,而嚴重的磨損又會導致輪齒折斷。在一定條件下,由于上述第1、2種失效形式是主要的。因此,設計齒輪傳動時,應根據(jù)實際工作條件分析其可能發(fā)生的主要失效形式,以確定相應的設計準則。</p><p> 對于軟齒面(硬度≤350
32、HBS)的閉式齒輪傳動,潤滑條件良好,齒面點蝕將是主要的失效形式,在設計時,通常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再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p><p> 對于硬齒面(硬度>350HBS)的閉式齒輪傳動,抗點蝕能力較強,輪齒折斷的可能性大,在設計計算時,通常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再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p><p> 開式齒輪傳動,主要失效形式是齒面磨損。但由于磨損的機理比較復雜,目
33、前尚無成熟的設計計算方法。故只能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用增大模數(shù)10%~20%的辦法來考慮磨損的影響。</p><p> 2.2齒輪常用材料及熱處理</p><p> 由輪齒失效形式可知,選擇齒輪材料時,應考慮以下要求:輪齒的表面應有足夠的硬度和耐磨性,在循環(huán)載荷和沖擊載荷作用下,應有足夠的彎曲強度。即齒面要硬,齒芯要韌,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熱處理性。</p><
34、p> 制造齒輪的材料主要是各種鋼材,其次是鑄鐵,還有其它非金屬材料</p><p><b> 2.2.1鋼</b></p><p> 鋼材可分為鍛鋼和鑄鋼兩類,只有尺寸較大(d >400~600mm), 結構形狀復雜的齒輪宜用鑄鋼外,一般都用鍛鋼制造齒輪。</p><p> 軟齒面齒輪多經調質或正火處理后切齒,常用45、40Cr等
35、。因齒面硬度不高,易制造,成本低,故應用廣,常用于對尺寸和重量無嚴格限制的場合。</p><p> 由于在嚙合過程中,小齒輪的輪齒接觸次數(shù)比大齒輪多。因此,若兩齒輪的材料和齒面硬度都相同時,則一般小齒輪的壽命較短。為了使大、小齒輪的壽命接近,應使小齒輪的齒面硬度比大齒輪的高出30~50HBS。對于高速、重載或重要的齒輪傳動,可采用硬齒面齒輪組合,齒面硬度可大致相同。</p><p>&l
36、t;b> 2.2.2鑄鐵</b></p><p> 由于鑄鐵的抗彎和耐沖擊性能都比較差,因此主要用于制造低速、不重要的開式傳動、功率不大的齒輪。常用材料有HT250、HT300等。</p><p> 2.2.3非金屬材料</p><p> 對高速、輕載而又要求低噪音的齒輪傳動,也可采用非金屬材料,加夾布膠木、尼龍等。常用的齒輪材料,熱處理方
37、法、硬度、應用舉例見表2.6</p><p> 表2.6常用的齒輪材料、熱處理硬度和應用舉例</p><p> 注:正火、調質及鑄件的齒面硬度與齒心硬度相近</p><p> 3. 齒輪傳動精度及強度計算</p><p><b> 3.1精度等級</b></p><p> 漸開線圓柱齒輪
38、標準(GB/T10095—88)中,規(guī)定了12個精度等級,第1級精度最高,第12級最低。一般機械中常用7~8級。高速、分度等要求高的齒輪傳動用6級,對精度要求不高的低速齒輪可用9級。根據(jù)誤差特性及它們對傳動性能的影響,齒輪每個精度等級的公差劃分為三個公差組,即第 I公差組(影響運動準確性),第II公差組(影響傳動平穩(wěn)性),第III公差組(影響載荷分布均勻性)。一般情況下,可選三個公差組為同一精度等級,也可以根據(jù)使用要求的不同,選擇不同精
39、度等級的公差組組合。</p><p> 常用的齒輪精度等級與圓周速度的關系及使用范圍見表3-1。</p><p> 表3-1齒輪傳動精度等級(第II公差組及其應用)</p><p> 注:第I、III公差組的精度等級參閱有關手冊,一般第III公差級不低于第II公差組的精度等級。</p><p><b> 3.1.1齒側間隙&
40、lt;/b></p><p> 考慮到齒輪制造以及工作時輪齒變形和受熱膨脹,同時為了便于潤滑,需要有一定的齒側間隙。合適的側隙可通過適當?shù)凝X厚極限偏差和中心距極根偏差來保證,齒輪副的實際中心距越大、齒厚越小,則側隙越大。</p><p> 標準中規(guī)定漸開線圓柱齒輪的齒厚偏差有C、D、E、F、G、H、J、K、L、M、N、P、R、S等14種,每種代號所規(guī)定的齒厚偏差值可查有關手冊。在
41、齒輪工作圖上用代號表示精度等級和齒厚極限偏差。例:8—7—7GM GB/T10095—88代號,從左至右表示第I、II、III公差組精度等級分別為8級、7級、7級,齒厚上偏差代號為G、下偏差代號為M。</p><p> 3.2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p><p> 3.2.1輪齒的受力分析</p><p> 圖3-2所示為齒輪嚙合傳動時主動齒輪的受
42、力情況,不考慮摩擦力時,輪齒所受總作用力Fn將沿著嚙合線方向,F(xiàn)n稱為法向力。Fn在分度圓上可分解為切于分度圓的切向力Ft和沿半徑方向并指向輪心的徑向力Fr 。 </p><p><b> 圓</b></p><p> 周力 Ft= N</p><p> 徑向力 Fr= Ft tg N
43、 (3-1)</p><p> 法向力 Fn= N</p><p> 式中:d1為主動輪分度圓直徑,mm;為分度圓壓力角,標準齒輪=20°。</p><p> 設計時可根據(jù)主動輪傳遞的功率P1(KW)及轉速n1(r/min),由下式求主動輪力矩</p><p> T1=9.55
44、215;106× (N mm) (3-2)</p><p> 根據(jù)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原理,F(xiàn)t1=-Ft2,F(xiàn)t1是主動輪上的工作阻力,故其方向與主動輪的轉向相反,F(xiàn)t2是從動輪上的驅動力,其方向與從動輪的轉向相同。</p><p> 同理,F(xiàn)r1=-Fr2,其方向指向各自的輪心。</p><p><
45、;b> 二、載荷與載荷系數(shù)</b></p><p> 由上述求得的法向力Fn為理想狀況下的名義載荷。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齒輪工作時實際所承受的載荷通常大于名義載荷,因此,在強度計算中,用載荷系數(shù)K考慮各種影響載荷的因素,以計算載荷Fnc代替名義載荷Fn。其計算公式為</p><p><b> (3-3)</b></p><p
46、> 式中:K為載荷系數(shù),見表3-3。</p><p> 表3-3 載荷系數(shù)k</p><p> 3.2.2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p><p> 齒根處的彎曲強度最弱。計算時設全部載荷由一對齒承擔,且載荷作用于齒頂,將輪齒看作懸臂梁,其危險截面可用30o切線法確定,即作與輪齒對稱中心線成30o夾角并與齒根過渡曲線相切的兩條直線,連接兩切點的截面即為齒
47、根的危險截面,如圖3-7所示。運用材料力學的方法,可得輪齒彎曲強度校核的公式為 </p><p><b> = ≤</b></p><p> 或 σF = ≤ (3-4)</p><p> 或由上式得計算模數(shù)m的設計公式</p><p>
48、m ≥ (3-5)</p><p> 式中:=b/d1稱齒寬系數(shù)(b為大齒輪寬度),由表3-4查取;稱為齒形系數(shù),由圖3-5查??;[]為彎曲許用應力,由式3-5計算。</p><p> 表3-4齒寬系數(shù)=b/d1</p><p> 注:直齒輪取較小值,斜齒輪取較大值;載荷穩(wěn)定,軸剛性大時
49、取較大值。</p><p> 3.2.3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p><p> 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是為了防止齒間發(fā)生疲勞點蝕的一種計算方法,它的實質是使齒面節(jié)線處所產生的最大接觸應力小于齒輪的許用接觸應力,齒面接觸應力的計算公式是以彈性力學中的赫茲公式為依據(jù)的,對于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其齒面接觸疲勞強度的校核公式為</p><p><b>
50、 ≤ </b></p><p> 或 ≤ (3-6)</p><p> 將上式變換得齒面接觸疲勞強度的設計公式</p><p> d1≥ (3-7)</p><p> 式中:“±”分
51、別用于外嚙合、內嚙合齒輪;ZE為齒輪材料彈性系數(shù),見表3-5;ZH為節(jié)點區(qū)域系數(shù),標準直齒輪正確安裝時ZH =2.5;[σH]為兩齒輪中較小的許用接觸應力,u為齒數(shù)比,即大齒輪齒數(shù)與小齒輪齒數(shù)之比。</p><p> 表3-5齒輪材料彈性系數(shù)ZE ()</p><p><b> 。</b></p><p> 4.設計參數(shù)的選擇及許用應力
52、</p><p> 4.1主要參數(shù)的選擇</p><p> (1)齒數(shù)z。對于軟齒面的閉式傳動,在滿足彎曲疲勞強度的條件下,宜采用較多齒數(shù),一般取z1=20~40。因為當中心距確定后,齒數(shù)多,則重合度大,可提高傳動的平穩(wěn)性。對于硬齒面的閉式傳動,首先應具有足夠大的模數(shù)以保證齒根彎曲強度,為減小傳動尺寸,宜取較少齒數(shù),但要避免發(fā)生根切,一般取z1=17~20。</p>&l
53、t;p> (2)模數(shù)m。模數(shù)影響輪齒的抗彎強度,一般在滿足輪齒彎曲疲勞強度條件下,宜取較小模數(shù),以增加齒數(shù),減少切齒量。</p><p> (3)齒寬系數(shù)Ψd。齒寬系數(shù)是大齒輪齒寬b和小齒輪分度圓直徑d1之比,增大齒寬系數(shù),可減小齒輪傳動裝置的徑向尺寸,降低齒輪的圓周速度。但是齒寬越大,載荷分布越不均勻。為便于裝配和調整,常將小齒輪齒寬加大5~10mm,但設計計算時按大齒輪齒寬計算。</p>
54、<p><b> 4.2許用應力</b></p><p> 一般的齒輪傳動,其彎曲疲勞許用應力為</p><p> [σF]=YN (4-1)</p><p><b> 接觸疲勞許用應力為</b></p><p> [
55、σH]= ZN (4-2)</p><p> 式中:σFlim為齒輪單向受載時的彎曲疲勞極限,查圖2-9;σHlim為接觸疲勞極限,查圖6-10,由于實驗齒輪的材質、熱處理等性能的差異,實驗值有一定的離散性,故圖示數(shù)據(jù)為中間值;受對稱循環(huán)變應力的齒輪(如惰輪,行星輪),應將圖中查得數(shù)值乘以0.7;SF、SH為疲勞強度的最小安全系
56、數(shù),通常SF=1、SH =1,對于損壞后會引起嚴重后果的,可取SF=1.5、SH=1.25~1.35;YN、ZN為壽命系數(shù),用以考慮當齒輪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N<N0時,許用應力的提高系數(shù),其值分別查圖2-11、12,圖中橫坐標為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N,按下式計算:</p><p> 式中:n為齒輪轉速(r/min); j為齒輪每轉一周,同一側齒面嚙合的次數(shù);為齒輪在設計期限內的總工作時數(shù),h</p>&l
57、t;p> 【實例4-1】設計一帶式運輸機減速器的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已知i=4, n1=750r/min,傳遞功率P=5KW,工作平穩(wěn),單向傳動,單班工作制,每班8h,工作期限10年。 解:實例過程和結果如下所示: </p><p> 選擇齒輪精度等級。運輸機是一般工作機械,速度不高,故用8級精度。</p><p>
58、選材與熱處理。該齒輪傳動無特殊要求,為制造方便,采用軟齒面,大小齒輪均用45鋼,小齒輪調質處理,齒面硬度:217~255HBS,大齒輪正火處理,齒面硬度:169~217HBS。</p><p> 3.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該傳動為閉式軟齒面,主要失效形式為疲勞點蝕,故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再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p><p><b> 設計公式為:d1≥</b
59、></p><p> 載荷系數(shù)k ,按表3-3 取k =1.2</p><p> 轉矩 T1=9.55×106× = 9.55×106× =63666.7N.mm</p><p> 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σH]= ZN</p><p> 按齒面硬度中間值查圖4-2查得=600MPa,=55
60、0 MPa</p><p> 按一年工作300天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p><p> =60×750×1×10×300×8=1.08×109</p><p> N2===2.7×108</p><p> 由圖4-4 得接觸疲勞壽命系數(shù) ZN1=1, ZN2=1.0
61、8(,N0=109)</p><p> 按一般可靠性要求,取 =1 則</p><p> 600 MPa </p><p><b> ==594 MPa</b></p><p> 取 =594 MPa</p><p> 計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d1。查表3-4 按齒
62、輪相對軸承對稱布置取</p><p> =1.08, ZH=2.5,</p><p> 查表3-5得 ZE=189.8 </p><p><b> 將以上參數(shù)代入下式</b></p><p> d1≥ ==48.3mm</p><p><b> 取
63、d1=50mm</b></p><p> (5)計算圓周速度 </p><p> v === 1.96m/s </p><p> 結果:通過公式可以得出T1=63666.7N.mm 。=594 MPa。d1=50mm。v1.9 6 m/s</p><p><b> 4.確定主要參數(shù)。</
64、b></p><p> (1)齒數(shù)。取z1=20,則z2=z1=20×4=80</p><p> (2)模數(shù)。m=d1/z1=50/20=2.5mm 正好是標準模數(shù)第二系列上的數(shù)值。</p><p> (3)分度圓直徑 d1=z1m=20×2.5=50mm</p><p> d2=z2m=80
65、215;2.5=200mm</p><p> (4)中心距 a=(d1+d2)/2=(50+200)=125mm</p><p> (5)齒寬 b=d1=1.08×50=54mm</p><p> 取b2=60mm, b1=b2+5=65mm</p><p> 5.校核彎曲疲勞強度 </
66、p><p> (1)齒形系數(shù)YFS,由圖3-5得:YFS1=4.35,YFs2=4.0</p><p> (2)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YN</p><p> 按齒面硬度中間值查圖4-2 得:=240MPa,=220MPa</p><p> 由圖4-3得彎曲疲勞壽命系數(shù):YN1=1 (N0=3×106, N1&g
67、t;N0)</p><p> YN2=1 (N0=3×106 ,N2>N0)</p><p> 按一般可靠性要求,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SF=1,則</p><p> =YN1=240 MPa </p><p> =YN2 =220MPa</p><p><b> (3
68、)校核計算</b></p><p> ===88.6 MPa < </p><p> =/=83.53 MPa < </p><p> 結果:由公式計算得出=240MPa。=220MPa彎曲強度足夠。</p><p> 5.齒輪傳動的潤滑與維護</p><p> 5.1齒輪傳動的潤滑&
69、lt;/p><p> 齒輪傳動的潤滑對于齒輪傳動十分重要。齒輪在傳遞能量時,在某些時刻輪齒上的應力集中在非常小的區(qū)域,該區(qū)域上的作用力很大。如果輪齒直接接觸,摩擦和磨損作用會很快使齒輪損壞。所以對于齒輪的潤滑可以減輕摩擦損失,提高傳動效率,還可以起到散熱、防銹、降低噪聲、改善工作條件、提高使用壽命等作用。</p><p> 齒輪的潤滑方式:閉式齒輪傳動的潤滑方式,根據(jù)齒輪的圓周大小而定。一
70、般有浸油潤滑和噴油潤滑兩種。對于開式齒輪傳動,由于其傳動速度較低,通常采用人工定期加油潤滑方式。</p><p> 潤滑劑的選擇:齒輪傳動的潤滑劑采用潤滑油。其運動黏度通常根據(jù)齒輪材料和圓周速度選取 ,并由選定的運動黏度再確定潤滑油的牌號。</p><p> 5.2齒輪傳動的維護</p><p> 使用齒輪傳動時,在啟動、加載、卸載及換擋的過程中應力求平穩(wěn),避
71、免產生沖擊載荷,以防引起斷齒等故障。</p><p> 經常檢查潤滑系統(tǒng)的狀況(如潤滑油的油面高度等)。油面過低則潤滑不良,油面過高會增加攪油功率的損失。對于壓力噴油潤滑系統(tǒng)還需檢查油壓狀況,油壓過低會造成供油不足,油壓過高則可能是因為油路不暢通所致,需及時調整油壓,還應按照使用規(guī)定定期更換或補充規(guī)定牌號的潤滑油。</p><p> 注意檢查齒輪傳動的工作狀況,如有無不正常的聲音或箱體
72、過熱現(xiàn)象等。潤滑不良和裝配不符合要求是齒輪失效的重要原因,聲響監(jiān)測和定期檢查是發(fā)現(xiàn)齒輪損傷的只要方法。</p><p><b> 結論</b></p><p> 正由于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齒輪幾何參數(shù)的選擇是影響產品具有良好的嚙合和節(jié)能低耗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齒輪在設計時參數(shù)的選擇不夠精確,只是采用人工憑經驗的估算(而且有存在計算錯誤的風險),將直接影響所生產產品的
73、質量,有損企業(yè)的發(fā)展。借助計算機輔助軟件,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減低了這方面的成本和風險。在加工齒輪時,技術人員經常要進行各種齒輪幾何及嚙合參數(shù)的計算。傳統(tǒng)方法用手工、計算器及查表計算、速度慢、精度低,即使是價格較貴的可編程計算器也遠不能滿足高精度復雜計算的要求。而市場上用于齒輪計算的軟件都較貴,且不適合部分中小企業(yè)的設計需要。為此,設計了此漸開線圓柱齒輪的幾何參數(shù)計算的計算機輔助軟件。通過設計過程,掌握材料選擇,熱處理分析,齒輪尺寸及強度計
74、算方法。 </p><p><b> 致謝 </b></p><p> 本次畢業(yè)設計,是我刻苦學習,努力學習職業(yè)技能的成果,也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一次應用。通過本次畢業(yè)設計讓我鞏固了大學三年的學習課程,機械設計、機械制圖、數(shù)控編程、等課程。還更加深入學習編程技巧,操作機床的實踐能力,并為今后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本設計根據(jù)我院實際情況設計而定。因學生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
75、促,設計中不足之處和錯誤,懇請老師批評指正。</p><p> 值此論文完成之際,我要向指導我論文的劉老師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謝意,感謝劉老師對我悉心指導和多次給予的方向性的建議,并感謝同學們給予了我支持和鼓勵。</p><p><b> 參考文獻</b></p><p> 齒輪精度國家標準宣貫工作組.齒輪精度國家標準應用指南[M].北京:兵
76、器工業(yè)出版社,1990</p><p> 北京業(yè)余機械學院工人班集體.齒輪原理與制造[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1</p><p> 馬駿.C#網(wǎng)絡應用編程基礎[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p><p> 羅斌.Visual C#.NET精彩編程實例集錦[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p><p> 明
77、日科技.C#開發(fā)經驗技巧寶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p><p> 江耕華,胡來瑢,陳啟松等.機械傳動設計手冊(上冊)[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82.</p><p> 龐振基,精密機械設計(1999第一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p><p> 朱孝錄,齒輪傳動設計手冊,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p>
78、<p> 孫靖民,機械優(yōu)化設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p><p> xx學生畢業(yè)設計(論文)任務書</p><p> xx學生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p><p> 注:開題報告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選題意義、設計思路、計劃進程、參考書目等。</p><p> xx學生畢業(yè)設計(論文)指
79、導記錄</p><p> xx學生畢業(yè)設計(論文)中期檢查記錄表</p><p> xx學生畢業(yè)設計(論文) 指導教師意見表</p><p> xx學生畢業(yè)設計(論文) 評閱教師意見表</p><p> xx學生畢業(yè)設計(論文)答辯記錄</p><p> 答辯小組組長簽名:
80、 記錄人簽名:</p><p><b> 答辯小組成員簽名:</b></p><p> xx學生畢業(yè)設計(論文)成績評定表</p><p> 論 文 最 終 成 績</p><p> 答辯委員會審核意見:</p><p> 最終成績(等級): 答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齒輪傳動設計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傳動齒輪工藝設計.doc
- 畢業(yè)論文-傳動齒輪工藝設計.doc
- 畢業(yè)論文---齒輪傳動的優(yōu)化設計
- 畢業(yè)論文---齒輪傳動的優(yōu)化設計
- 齒輪傳動電動自行車傳動系統(tǒng)設計-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傳動齒輪設計說明書.doc
- 高速級齒輪傳動設計【cad圖紙+畢業(yè)論文】【答辯通過】
- 高速級齒輪傳動設計【cad圖紙+畢業(yè)論文】【答辯通過】
- 766 傳動齒輪工藝設計【畢業(yè)論文+cad圖紙】【機械全套資料】
- 畢業(yè)論文——影響齒輪傳動精度的加工誤差分析
- 行星齒輪傳動電動滾筒設計【11張cad圖紙+畢業(yè)論文】
- 行星齒輪傳動電動滾筒設計【11張cad圖紙+畢業(yè)論文】
- 液壓傳動——畢業(yè)論文
- 994-傳動齒輪工藝設計【畢業(yè)論文+cad圖紙】【機械全套資料】
- 車輛傳動裝置設計畢業(yè)論文
- 【zs精品】766 傳動齒輪工藝設計【畢業(yè)論文+cad圖紙】【機械全套資料】
- 齒輪傳動畢業(yè)設計
- 傳動軸的工藝設計畢業(yè)論文
- 液壓傳動技術畢業(yè)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