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課程設計---基于89c51的電纜定長控制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單片機原理、應用及接口技術</p><p>  課 程 設 計</p><p>  設計課題 基于89C51的電纜定長控制設計 </p><p>  學院名稱 : 電氣工程學院 </p><p>  專業(yè)班級 : 測控0901

2、 </p><p>  學生姓名 : </p><p>  學 號 : </p><p>  指導教師 : </p><p>  設計地點 :

3、 31-630 </p><p>  設計時間 : 2011-12-12~2011-12-25 </p><p>  單片機原理、應用及接口技術 課程設計任務書</p><p><b>  目 錄</b></p><p><b>  1

4、 引言3</b></p><p>  2 總體方案設計5</p><p><b>  2.1硬件組成5</b></p><p>  2.2 總體方案8</p><p>  3 硬件電路設計8</p><p>  3.1 單片機最小系統(tǒng)8</p><p&g

5、t;  3.2 光電傳感器與信號調理電路11</p><p>  3.3 數碼管顯示電路16</p><p>  3.4 執(zhí)行電路18</p><p>  3.5 鍵盤電路20</p><p>  4 系統(tǒng)軟件設計25</p><p>  4.1 主程序設計25</p><p>  

6、4.2 中斷服務程序設計28</p><p>  4.3 部分主要子程序的設計30</p><p>  5 系統(tǒng)調試與總結35</p><p>  5.1 系統(tǒng)功能測試36</p><p><b>  5.2 總結37</b></p><p>  附錄A 系統(tǒng)原理圖39</p&

7、gt;<p>  附錄B 源程序40</p><p><b>  1 引言</b></p><p>  電纜定長控制器是基于89C51單片機進行設計的定長控制器,操作直觀簡單,可以配套使用并控制相應的電機,廣泛應用于各種電纜生產需要定長控制的機械。電纜定長控制器由信號采集調理部分、數碼管顯示部分、電機控制部分以及鍵盤輸入部分組成??刂破髟趫?zhí)行過程中由信

8、號采集調理部分將信號即脈沖傳輸到單片機中,單片機通過預定的程序對電機及切割部分進行控制;鍵盤輸入部分通過鍵盤的按鈕對電纜的長度進行設置,設定值可隨時手動在數碼管上顯示。電纜定長控制器控制準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用范圍廣。</p><p>  本控制系統(tǒng)由測控技術與儀器0901班孫旭朋、王金龍、胡永帥設計完成,其中孫旭朋主要負責繪制電路圖和程序的編寫,王金龍主要負責硬件電路的設計,胡永帥主要負責系統(tǒng)的調試工作。

9、本系統(tǒng)采用C語言編寫。</p><p><b>  2 總體方案設計</b></p><p><b>  2.1硬件組成</b></p><p>  按照電纜生產工藝對控制系統(tǒng)的技術要求,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應包括以下幾部分:</p><p> ?。?)控制部分:控制部分作為電纜定長控制器的核心,本例中采

10、用89C51微型控制器最小系統(tǒng)完成,在定長控制器工作的過程中控制部分通過信號采集調理部分采集信號,并與內部程序存儲器中的值進行比較,按照預定的程序控制電機的轉停及電纜是否被切斷;同時控制部分還控制鍵盤的輸入及數碼管的動態(tài)顯示。</p><p> ?。?)信號采集調理部分:通過光電傳感器將電機主軸的轉動圈數轉化為脈沖數,經過信號調理(本系統(tǒng)中主要是放大)將信號調整為控制部分可以識別的脈沖信號。</p>

11、<p> ?。?)顯示部分:通過兩個74hc373來控制4位8段數碼管的段選和位選來實現數碼管的動態(tài)顯示。</p><p> ?。?)執(zhí)行部分:通過繼電器或三極管控制電機的轉或停。</p><p>  (5)輸入部分:通過三個按鍵的獨立鍵盤對電纜要求長度進行實時控制和隨時顯示設定值操作。</p><p><b>  2.2 總體方案</b

12、></p><p>  如圖2.2所示,系統(tǒng)通過光電傳感器采集電機轉動情況的信號,當電機轉動一圈時會產生一個單脈沖,脈沖經放大被送到單片機外部中斷引腳引起中斷,單片機每執(zhí)行一次中斷,數碼管顯示(單片機的P1口輸出數據,兩個片選端連接兩個74HC373來控制4位8段數碼管的顯示)值會加一,當數碼管顯示值與設定的數值一致時,單片機會控制電機停轉,同時通過控制電磁繼電器(或三極管)啟動工作剪剪斷電纜。</p

13、><p>  電纜的長度通過獨立鍵盤設定,在鍵盤上有三個鍵,分別是s4、s3、s2,其中s4是設置鍵,s3是加1鍵,s2是顯示設定值鍵。程序默認設定初值為1000。</p><p>  圖2.2系統(tǒng)硬件組成圖</p><p><b>  3 硬件電路設計</b></p><p>  3.1 單片機最小系統(tǒng)</p>

14、<p>  本系統(tǒng)中用單片機最小系統(tǒng)做為控制核心部件,這里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1單片機,該單片機以其推出時間早、配套資源豐富、開發(fā)手段完善、性價比高等特點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是單片機的主流品種。</p><p>  AT89c51的內部資源主要包括:</p><p>  ·與MCS--51 系列完全兼容的高性能8位CPU;</p><

15、p>  ·4K字節(jié)可重復編程的Flash存儲器;</p><p>  128字節(jié)的SRAM;</p><p>  ·4個8位的并行口,共32條I/O口線;</p><p>  ·2個16位的定時器/計數器;</p><p>  ·5個中斷源,2個中斷優(yōu)先級的中斷系統(tǒng);</p><

16、;p>  ·一個全雙工的串行口;</p><p><b>  ·內部振蕩器。</b></p><p>  這里采用的最小體統(tǒng)包括單片機,振蕩電路,復位電路。如圖3.1所示。</p><p>  圖3.1 單片機最小系統(tǒng)</p><p>  3.2光電傳感器及信號調理電路</p>&

17、lt;p>  光電傳感器是采用光電元件作為檢測元件的傳感器。它首先把被測量的變化轉換成光信號的變化,然后借助光電元件進一步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光電傳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學通路和光電元件三部分組成。</p><p>  光電檢測方法具有精度高、反應快、非接觸等優(yōu)點,而且可測參數多,傳感器的結構簡單,形式靈活多樣,因此,光電式傳感器在檢測和控制中應用非常廣泛。 </p><p>  本系

18、統(tǒng)中將光電傳感器轉在電機主軸上,電機主軸每轉動一圈,光路將會被打斷一次,從而產生一個脈沖信號,然后吧脈沖信號通過反向放大器放大后送到單片機的外部中斷INT0,向CPU申請中斷,如圖3.2所示</p><p>  圖3.2 信號采集調理電路</p><p>  3.3數碼管顯示電路</p><p>  數碼管要正常顯示,就要用驅動電路來驅動數碼管的各個段碼,從而顯示出

19、我們要的數字,因此根據數碼管的驅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靜態(tài)式和動態(tài)式兩類。 </p><p>  靜態(tài)驅動也稱直流驅動。靜態(tài)驅動是指每個數碼管的每一個段碼都由一個單片機的I/O端口進行驅動。靜態(tài)驅動的優(yōu)點是編程簡單,顯示亮度高,缺點是占用I/O端口多,實際應用時必須增加譯碼驅動器進行驅動,增加了硬件電路的復雜性。 </p><p>  數碼管動態(tài)顯示接口是單片機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顯示方式

20、之一,動態(tài)驅動是將所有數碼管的8個顯示筆劃"a,b,c,d,e,f,g,dp"的同名端連在一起,另外為每個數碼管的公共極COM增加位選通控制電路,位選通由各自獨立的I/O線控制,當單片機輸出字形碼時,所有數碼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碼,但究竟是那個數碼管會顯示出字形,取決于單片機對位選通COM端電路的控制,通過分時輪流控制各個數碼管的的COM端,就使各個數碼管輪流受控顯示,這就是動態(tài)驅動。只要掃描的速度足夠快,給人的印象

21、就是一組穩(wěn)定的顯示數據,不會有閃爍感,動態(tài)顯示的效果和靜態(tài)顯示是一樣的,能夠節(jié)省大量的I/O端口,而且功耗更低</p><p>  本系統(tǒng)中采用單片機的P1口輸出數據,兩個片選端連接兩個74HC373來控制4位8段共陰極數碼管的顯示,顯示部分電路如圖3.3所示,共陰極數碼管常用數字表如表3.3所示</p><p>  圖3.3 數碼管顯示電路</p><p>  表

22、3.3 共陰極數碼管常用數字表</p><p><b>  3.4執(zhí)行電路</b></p><p>  電磁繼電器一般由電磁鐵,銜鐵,彈簧片,觸點等組成的,其工作電路由低壓控制電路和高壓工作電路兩部分構成。電磁繼電器還可以實現遠距離控制和自動化控制。只要在線圈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壓,線圈中就會流過一定的電流,從而產生電磁效應,銜鐵就會在電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彈簧的拉力

23、吸向鐵芯,從而帶動銜鐵的動觸點與靜觸點(常開觸點)吸合。當線圈斷電后,電磁的吸力也隨之消失,銜鐵就會在彈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來的位置,使動觸點與原來的靜觸點(常閉觸點)釋放。這樣吸合、釋放,從而達到了在電路中的導通、切斷的目的。對于繼電器的“常開、常閉”觸點,可以這樣來區(qū)分:繼電器線圈未通電時處于斷開狀態(tài)的靜觸點,稱為“常開觸點”;處于接通狀態(tài)的靜觸點稱為“常閉觸點”。</p><p>  在數字電路中,三極管是作

24、為一個開關來使用的,它不允許工作在放大狀態(tài),而只能工作在飽和導通狀態(tài)(又稱飽和狀態(tài))或截止狀態(tài)。</p><p><b>  (1)、截止</b></p><p>  當輸入 時,基射間的電壓 小于其門限電壓Uth(0.5V),三極管截止,電流 ≈0,電流 ≈0,輸出 = ≈VCC,為了使三極管能可靠截止,應使發(fā)射結處于反偏,因此,三極管的可靠截止條件為: 。三極管截

25、止時,E、B、C三個極互為開路。</p><p><b>  (2)、飽和</b></p><p>  當輸入 時,使三極管工作在臨界飽和狀態(tài),此時:</p><p>  因此,三極管飽和條件為:</p><p>  當三極管飽和時, 達到最大; 達到最小。C、B、E為連通。</p><p>  

26、本系統(tǒng)中通過電磁繼電器(三極管)來控制電機和工作剪的工作狀態(tài),電路如圖3.4所示</p><p>  圖3.4 執(zhí)行電路(注:100處接工作剪,圖中為畫出)</p><p><b>  3.5鍵盤電路</b></p><p>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中的鍵盤接口電路一般有兩種方式:行列式鍵盤和獨立式鍵盤。前者適用于需要按鍵數量較多的場合,后者適用于需

27、要按鍵數量較少的場合。</p><p>  本系統(tǒng)中采用的獨立鍵盤,是用來對電纜的長度進行設定的,同時鍵盤也可以調整數碼管顯示值和設定值之間的相互切換。如圖3.5所示,在鍵盤上有三個鍵,分別是s4、s3、s2,其中s4是設置鍵,s3是加1鍵,s2是顯示設定值鍵。</p><p>  當第1次按下s4并松開時,總中斷關閉,停止計數,同時屏蔽電機繼電器(三極管)和工作剪繼電器(三極管),數碼管

28、個位顯示,此時按s3進行設定,十位、百位、千位設定方法一樣。當第5次按下s4并松開時,總中斷打開,同時取消對電機繼電器(三極管)和工作剪繼電器(三極管)的屏蔽。當按下s2不松開時,數碼管顯示設定值,此時仍然保持計數,電機和工作剪都不受影響;當松開s2時,數碼管顯示計數值,當計數個數與設定值相等時,電機停止,控刀開啟,計數清0。10秒后重新開始工作。</p><p><b>  圖3.5 鍵盤電路<

29、/b></p><p><b>  4 系統(tǒng)軟件設計</b></p><p>  系統(tǒng)軟件用C語言編寫,分為主程序、中斷服務程序和子程序三部分。</p><p><b>  4.1 主程序設計</b></p><p>  主程序是系統(tǒng)上電或復位后首先要執(zhí)行的程序,主程序主要完成系統(tǒng)的初始化、掃

30、描顯示、掃描鍵盤等工作。</p><p>  本系統(tǒng)上電或復位時,根據有沒有按鍵按下以及有鍵按下時按下的是哪個鍵,分為以下幾種狀態(tài):</p><p>  圖4.1 主程序流程圖</p><p>  1.設置鍵s4按下時,進入設定長度狀態(tài)。該狀態(tài)下程序禁止中斷,屏蔽電機和工作剪,只顯示正在設置位的值,此時按s3進行設置。</p><p>  

31、2.顯示設定值鍵s2按下不松開時,調用顯示設定值子函數,松開后停止調用。</p><p>  3.沒有鍵按下時,進入掃描數碼管子程序。每掃描一次會判斷顯示值與設定值是否相等,若相等,調用執(zhí)行子程序,若不等返回。</p><p>  按照上述分析,主程序流程圖如圖4.1所示。</p><p>  4.2 中斷服務程序設計</p><p>  

32、本系統(tǒng)中斷用外部中斷INT0,初始化后主程序就等待中斷請求,中斷服務程序流程圖如圖4.2所示</p><p>  圖4.2 中斷服務程序流程圖</p><p>  4.3 部分主要子程序的設計</p><p>  系統(tǒng)主要子程序包括初始化子程序、數碼管顯示子程序、s4鍵處理子程序、s3鍵處理子程序、s2鍵處理子程序、執(zhí)行子程序。</p><p&

33、gt;<b>  初始化子程序的設計</b></p><p>  數碼管顯示子程序的設計</p><p>  s4鍵處理子程序的設計</p><p>  s3鍵處理子程序的設計</p><p>  s2鍵處理子程序的設計</p><p><b>  執(zhí)行子程序的設計</b>&

34、lt;/p><p><b>  5 系統(tǒng)調試與總結</b></p><p>  系統(tǒng)研制完成后,首先在實驗室進行了系統(tǒng)功能測試和技術指標測試,然后在生產現場進行了實際運行測試。</p><p>  5.1 系統(tǒng)功能測試</p><p>  系統(tǒng)上電后,顯示正常,進行了以下測試。</p><p>  1

35、.配方輸入功能測試。</p><p>  2.自動校零點測試。</p><p>  3.自動校滿度測試。</p><p>  4.選擇配方功能測試。</p><p>  5.查看配方功能測試。</p><p>  6.手動配料功能測試。</p><p>  7.自動配料功能測試。</p&g

36、t;<p>  上述測試結果與預期相符。</p><p>  5.2 技術指標測試</p><p><b>  1.硬件電路測試</b></p><p>  由于系統(tǒng)硬件電路設計時采用了高精度儀表放大器AD620,并且選用了精度為0.03%的高精度稱重傳感器,上述兩部分電路在“金屬制品力學性能測試系統(tǒng)”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因此,硬

37、件電路測試僅對V/F轉換電路進行了測試。</p><p>  采用臺灣固緯GPS-1830D直流穩(wěn)壓電源作為輸入,普通150MHz數字頻率計作為測試工具,測試數據列于表5.1。</p><p>  表5.1 硬件電路測試數據表</p><p>  由表5.1可知:最大絕對誤差出現在輸入為0.5V時,以96176Hz作為3V輸入時的標準值,則最大非線性誤差(0.5V輸

38、入時)[38]為:</p><p><b>  δ=</b></p><p>  由于在砼配料控制裝置的應用中確定的采樣周期為100ms,在不同輸入時,最大計數值與最小計數值最大相差4個數字,通過程序進行數字濾波,可有效減小非線性誤差。</p><p>  (2)綜合靜態(tài)誤差測試</p><p>  在進行了自動校零點和

39、自動校滿度操作之后,采用技術監(jiān)督部門對砼配料機的檢定規(guī)程,進行了系統(tǒng)綜合靜態(tài)誤差測試。</p><p>  測試工具為5個20kg的砝碼,測試數據列于表5.2</p><p>  表5.2 綜合靜態(tài)誤差測試</p><p>  測試結果符合系統(tǒng)技術指標規(guī)定。</p><p><b>  5.4 總結</b></p

40、><p>  MCU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廉的特點,應用于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中可以有效降低系統(tǒng)的成本。針對不同工業(yè)現場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抗干擾措施,可以在環(huán)境惡劣的工業(yè)現場可靠地運行。數據采集通道中采用V/F轉換器,具有轉換精度高、抗工頻干擾能力強、易于實現光電隔離以及價格低廉等特點,合理確定外圍元件的參數是保證數據采集精度的關鍵。借鑒人工控制的經驗,通過大量試驗得到物料落差在不同情況下的實際重量,根據物料的重量結合P

41、LD系列砼配料機的具體型號,可以在砼配料生產過程中對物料的落差進行較為準確的預測,從而構建出用于落差修正的查詢表。</p><p><b>  參考文獻</b></p><p>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預拌混凝土(GB/T14902-2003).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年</p><p>  黃智勇.HZS12

42、0型混凝土攪拌站控制系統(tǒng).廊坊 :建筑機械化,2006 (6) :34~35,46</p><p>  張慶彬,畢麗紅.工業(yè)自動配料系統(tǒng)的組成與設計.北京 :起重運輸機械,2005 (2) :11~14</p><p>  常發(fā)亮,吳有慶,任勝年.一種自動配料系統(tǒng)的PLC控制.天津 :電氣傳動,2000 (4) :55~57<

43、;/p><p>  Skontos,Sam.PLCs Challenge DCSs in Batch Control.Proces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1991,44 (4) :48~50</p><p>  阮世勛,葉樹林,趙華棟等.基于PC機和單片機的自動配料控制系統(tǒng).杭州 :輕工機械,2003 (1) :60~64</p&

44、gt;<p>  羅武勝,呂海寶,肖光榮等.電子負秤混凝土自動配料機的研制.沈陽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1999 (4) :25~28 </p><p>  陳濤.工業(yè)企業(yè)自動配料微機控制系統(tǒng).北京 :國內外機電一體化技術,2003 (3) :52~52,66</p><p>  李躍忠,張福柳.計算機控制在自動配料系統(tǒng)中的應用.撫州&#

45、160;:華東地質學院學報,2001 (3) :246~249</p><p>  王小寧,羅敬.交流變頻調速系統(tǒng)在自動配料系統(tǒng)中的應用.新鄉(xiāng) :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04 (5) :51~52</p><p><b>  附錄A 系統(tǒng)原理圖</b></p><p><b>  附錄B 源程序&l

46、t;/b></p><p><b>  ORG 0000H</b></p><p><b>  AJMP MAIN</b></p><p><b>  ORG 001BH</b></p><p><b>  AJMP T111</b></p&g

47、t;<p><b>  ORG 0040H</b></p><p>  MAIN: MOV SP,#5FH</p><p><b>  CLR SCL</b></p><p>  JB P1.4,MA1</p><p>  AJMP SETUP ;設置鍵按下轉SETUP,否則&

48、lt;/p><p>  MA1: JB P1.1,MA2</p><p><b>  AJMP ZERO</b></p><p>  MA2: JNB P1.2,FULL</p><p>  AJMP START</p><p>  ZERO: MOV 56H,#0</p><

49、;p>  MOV 57H,#0</p><p>  MOV 58H,#0</p><p>  MOV 59H,#0</p><p>  MOV 5AH,#0</p><p>  MOV 5BH,#0</p><p>  MOV 5CH,#0</p><p>  MOV 5DH,#0<

50、/p><p>  MOV 5EH,#0</p><p>  MOV 5FH,#0</p><p>  ZE1: ACALL DIR</p><p>  JNB P1.1,ZE1</p><p>  AJMP JIAOYAN</p><p>  FULL: MOV 56H,#0</p>

51、;<p>  MOV 57H,#0</p><p>  MOV 58H,#1</p><p>  MOV 59H,#0</p><p>  MOV 5AH,#0</p><p>  MOV 5BH,#0</p><p>  MOV 5CH,#0</p><p>  MOV 5DH,

52、#0</p><p>  MOV 5EH,#0</p><p>  MOV 5FH,#0</p><p>  FU1: ACALL DIR</p><p>  JNB P1.2,FU1</p><p>  JIAOYAN:MOV R0,#0F0H</p><p>  MOV R1,#46H&l

53、t;/p><p>  MOV R2,#0A2H</p><p><b>  LCALL DRD</b></p><p><b>  CLR 04H</b></p><p>  MW: ACALL DIR</p><p>  JNB P1.2,MW</p><

54、;p>  MOV TMOD,#15H</p><p>  MW0: MOV TL0,#0</p><p>  MOV TH0,#0</p><p>  MOV TL1,#0B0H</p><p>  MOV TH1,#3CH</p><p>  MOV TCON,#50H</p><p>

55、;<b>  MOV R7,#0</b></p><p>  MW1: JNB TF1,$</p><p><b>  CLR TF1</b></p><p>  MOV TL1,#0B0H</p><p>  MOV TH1,#3CH</p><p><b> 

56、 INC R7</b></p><p>  CJNE R7,#4,MW1</p><p>  MOV TCON,#00H</p><p><b>  MOV A,57H</b></p><p><b>  ORL A,58H</b></p><p><b&g

57、t;  JNZ MWF</b></p><p>  MOV 52H,TL0</p><p>  MOV 51H,TH0</p><p><b>  MOV R7,#2</b></p><p>  MW2: CLR C</p><p><b>  MOV A,51H</

58、b></p><p><b>  RRC A</b></p><p><b>  MOV 51H,A</b></p><p><b>  MOV A,52H</b></p><p><b>  RRC A</b></p><p&g

59、t;<b>  MOV 52H,A</b></p><p>  DJNZ R7,MW2</p><p><b>  MOV A,52H</b></p><p>  ANL A,#0FH</p><p><b>  MOV 5FH,A</b></p><p&g

60、t;<b>  MOV A,52H</b></p><p>  ANL A,#0F0H</p><p><b>  SWAP A</b></p><p><b>  MOV 5EH,A</b></p><p><b>  MOV A,51H</b><

61、/p><p>  ANL A,#0FH</p><p><b>  MOV 5DH,A</b></p><p><b>  MOV A,51H</b></p><p>  ANL A,#0F0H</p><p><b>  SWAP A</b></p&

62、gt;<p><b>  MOV 5CH,A</b></p><p><b>  AJMP MWE</b></p><p>  MWF: MOV 35H,TL0</p><p>  MOV 34H,TH0</p><p><b>  MOV R7,#2</b>

63、</p><p>  MWF1: CLR C</p><p><b>  MOV A,34H</b></p><p><b>  RRC A</b></p><p><b>  MOV 34H,A</b></p><p><b>  MOV

64、A,35H</b></p><p><b>  RRC A</b></p><p><b>  MOV 35H,A</b></p><p>  DJNZ R7,MWF1</p><p><b>  MOV A,35H</b></p><p>

65、  ANL A,#0FH</p><p><b>  MOV 5FH,A</b></p><p><b>  MOV A,35H</b></p><p>  ANL A,#0F0H</p><p><b>  SWAP A</b></p><p><

66、;b>  MOV 5EH,A</b></p><p><b>  MOV A,34H</b></p><p>  ANL A,#0FH</p><p><b>  MOV 5DH,A</b></p><p><b>  MOV A,34H</b></p&

67、gt;<p>  ANL A,#0F0H</p><p><b>  SWAP A</b></p><p><b>  MOV 5CH,A</b></p><p><b>  MOV A,35H</b></p><p><b>  CLR C</b

68、></p><p>  SUBB A,52H</p><p><b>  MOV 35H,A</b></p><p><b>  MOV A,34H</b></p><p>  SUBB A,51H</p><p><b>  MOV 34H,A</b&

69、gt;</p><p>  MOV 33H,#16</p><p>  MOV R0,#33H ;格式化</p><p>  LCALL NORM</p><p>  MOV 30H,#07H ;100</p><p>  MOV 31H,#0C8H</p><p>  MOV 32H

70、,#00H</p><p>  MOV R0,#30H</p><p>  MOV R1,#33H</p><p>  LCALL FDIV</p><p>  MOV 53H,R4</p><p>  MOV 54H,R2</p><p>  MOV 55H,R3</p><

71、;p>  MWE: CLR 04H</p><p>  MOV R5,#100</p><p>  MW3: ACALL DIR</p><p>  JNB P1.4,CHEC1</p><p>  DJNZ R5,MW3</p><p><b>  AJMP MW0</b><

72、;/p><p>  CHEC1: AJMP CHECK</p><p>  FUL1: AJMP FULL</p><p>  ZER1: AJMP ZERO</p><p>  START: MOV R0,#0</p><p>  MOV R1,#10H</p><p>  MOV R

73、2,#0A2H ;24LCO4控制字10100010</p><p><b>  LCALL DRD</b></p><p>  MOV R0,#0F0H</p><p>  MOV R1,#46H</p><p>  MOV R2,#0A2H</p><p><b>  LC

74、ALL DRD</b></p><p>  MOV 56H,#1 ;料</p><p>  MOV 57H,10H ;千位設定值</p><p>  MOV 58H,11H ;百位</p><p>  MOV 59H,12H ;十位</p><p>  MO

75、V 5AH,13H ;個位</p><p>  MOV 5BH,#0 ;配方</p><p>  MOV 5CH,#0 ;千位測量值</p><p>  MOV 5DH,#0 ;百位</p><p>  MOV 5EH,#0 ;十位</p><p> 

76、 MOV 5FH,#0 ;個位</p><p>  CLR 04H ;BIT(04H)=0,閃亮位亮,BIT(04H)=1,閃亮位滅</p><p>  MW4: ACALL DIR</p><p>  JNB P1.4,MW4</p><p><b>  CLR 05H</b><

77、;/p><p><b>  CLR 06H</b></p><p>  MOV TMOD,#15H ;T0計數,T1定時,16位定時/計數器</p><p>  MOV TL0,#0</p><p>  MOV TH0,#0</p><p>  MOV TL1,#0B0H ;定時100

78、ms</p><p>  MOV TH1,#3CH</p><p>  M1: ACALL DIR</p><p>  JNB P1.0,NEXT1 ;下一參數</p><p>  JNB P1.1,PGDW1 ;上一配方</p><p>  JNB P1.2,PGUP1 ;下一配方</p>

79、;<p>  JNB P1.3,RUN1 ;運行</p><p><b>  SJMP M1</b></p><p>  NEXT1: AJMP NEXT</p><p>  PGUP1: AJMP PGUP</p><p>  PGDW1: AJMP PGDW</p><p&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