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錄</b></p><p><b> 第1章 緒論 </b></p><p> 1.1 失效分析的發(fā)展簡況…………………………………………(1)</p><p> 1.2 失效分析的意義………………………………………………(2)</p><p> 1.3 本
2、論文的主要工作內容……………………………………(3)</p><p> 1.4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 …………………………………………(3)</p><p> 第2章 失效分析的方法</p><p> 2.1 失效分析概況……………………………………………… (4)</p><p> 2.1.1 失效分析的基本概念………………………………
3、……(4)</p><p> 2.1.2 失效的主要來源及模式……………………………… (4)</p><p> 2.2 常用失效分析方法及技術………………………………… (5)</p><p> 2.2.1失效分析的思路………………………………………… (5)</p><p> 2.2.2常用失效分析技術 ……………………………
4、…… (6)</p><p> 2.3系統(tǒng)分析方法……………………………………………… (9)</p><p> 2.4 本章小結…………………………………………………… (10)</p><p> 第3章 MWM-V6型柴油機曲軸斷裂原因分析</p><p> 3.1 實驗結果與分析……………………………………………(11)
5、</p><p> 3.1.1 斷裂宏觀檢查…………………………………………(11)</p><p> 3.1.2 軸頸表面殘余應力測定……………………………… (11)</p><p> 3.2 討論…………………………………………………………(12)</p><p> 3.3 對改進柴油機曲軸質量的意見……………………………(13
6、)</p><p> 3.4 本章小結……………………………………………………(13)</p><p> 第4章 軸類零件失效的系統(tǒng)分析</p><p> 4.1故障樹分析法…………………………………………………(14)</p><p> 4.1.1 FTA的背景和基本概念………………………………(14)</p>
7、<p> 4.1.2 FTA的表示法…………………………………………(14)4.1.3FTA舉例…………………………………………………(14)</p><p> 4.2 軸件失效地系統(tǒng)分析………………………………………(16)</p><p> 4.3 討論……………………………………………………… (28)</p><p> 4.4 小結…
8、………………………………………………………(28)</p><p> 結束語………………………………………………………………(30)</p><p> 參考文獻……………………………………………………………(31)</p><p> 致謝信………………………………………………………………(32)</p><p><b> 摘
9、 要</b></p><p> 本論文首先簡要介紹了失效分析的基本概念、失效的主要來源及模式、常用的失效分析方法及技術和失效的系統(tǒng)分析方法。失效分析技術有感官檢查診斷技術、痕跡發(fā)現(xiàn)技術、斷口和裂紋分析技術、化學成分分析技術、性能測試技術、無損檢驗技術、宏觀殘余應力測試。本論文對河南柴油機廠生產MWM_ V1型柴油機曲軸斷裂進行了失效分析,MWM_ V12型柴油機曲軸斷裂原因分析結果表明該曲軸材料的
10、冶金缺陷是導致疲勞裂紋在正常工作應力下過早形成的原因。同時軸頸表面硬度不均勻,淬硬層分布不甚合理;工作過程中潤滑條件較差,促進了曲軸的早期斷裂。</p><p> 本文還利用系統(tǒng)分析方法中的故障樹分析法描述了軸類零件斷裂的各種可能原因,在工作過程中所受到的載荷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 為曲軸斷裂診斷知識的獲取提供了實際知識庫基礎。</p><p> 關鍵詞:曲軸;過熱:過燒:斷裂;故障樹分析法
11、; 知識庫; 失較分析; 專家系統(tǒng); 系統(tǒng)分析方法</p><p><b> 第一章 緒論</b></p><p> 1.1 失效分析的發(fā)展簡況</p><p> 長期以來,人類在生產實踐中不斷與產品失效作斗爭,但失效分析僅作為零星、分散、宏觀的經(jīng)驗世代相傳。失效分析作為一種學科分支還是近半個世紀的事情。材料科學的興起、先進測試技術的
12、應用以及近代物理、化學等的全面發(fā)展,使得人們能夠從微觀方面闡明產品失效的本質、規(guī)律和原因。在此基礎上,失效分析走上系統(tǒng)、綜合、理論化的新階段。近半個世紀所積累的失效分析知識與技術千百倍于人類前期有關知識的總和。但這種知識必然隨著人類生產實踐和科技進步而不斷發(fā)展.雖然由于科技的發(fā)展,產品在設計、生產、使用與維修上的技術改進,使得產品的可靠性日益提高,然而,失效事件并不會最終消失。而且,產品的自動化程度愈高、技術愈密集,一旦出現(xiàn)失效,造成的
13、損失就愈嚴重。因此失效分析將隨著科技的高速發(fā)展顯得更為重要。</p><p> 遠在 1862年英國建立世界第一個蒸氣鍋爐監(jiān)察局時,失效分析就被作為法律仲裁產品質量事故的技術判斷手段。在1938-1945年間,美國質量管理學會發(fā)起 “失效廢品檢驗規(guī)劃”,號召生產企業(yè)把失效分析作為重要環(huán)節(jié)納入質量管理系統(tǒng)。在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為解決電子產品失效問題而發(fā)展起來的可靠性理論使失效分析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到六十年
14、代,人們更開始了機械設備系統(tǒng)可靠性理論的研究。近年來,失效物理和失效分析在這種認識推動下,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視和發(fā)展。失效分析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促進國民經(jīng)濟健康發(fā)展,提高機械產品質量,在國民經(jīng)濟中有重要作用和意義。</p><p>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對產況,失效就有了宏觀認識。產品失效真正給人類帶來嚴重的危害,則是從 100多年前的工業(yè)革命開始的。當蒸汽動力和大機器生產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進步的同時,產品失效也給
15、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性事故。因而1862年,英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蒸汽鍋爐監(jiān)察局,把失效分析作為法律仲裁事故和提高產品質量的技術手段。隨后,在工業(yè)化國家中,對失效產品進行分析的各種機構相繼出現(xiàn)。</p><p> 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系統(tǒng)和設備日益復雜,功能不斷提高,其不可靠和不安全因素增多,導致故障的原因也增多,因而對故障的分析研究工作亦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工業(yè)的發(fā)展、技術的進步正是人們不斷與產品失
16、效做斗爭的結果,這在航空和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史中表現(xiàn)尤為突出。因為即使航天飛機這么先進的運載工具也可能發(fā)生故障,如美國的價值 12億美元的“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在1986年1月28日第11次升空時突然爆炸,使七名宇航員遭難,這一慘痛悲劇再次告誡人們忽視產品失效問題將帶來災難性的惡果。任何一次失效都可以看成是產品在服役條件下所做的一次最真實最可靠的科學試驗的結果;通過失效分析判斷失效模式,找出失效的原因和影響因素 (相關因素),也就找到了薄弱
17、環(huán)節(jié)所在,從而可以改進有一關部門的工作,提高產品質量。</p><p> 1.2 失效分析的意義</p><p> 失效分析是可靠性工程的技術基礎之一,是安全工程的重要技術保證之一;是維修工程的理論基礎和指導依據(jù);可產生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而開展失效分析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其重要性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p><p> 1. 可以保證產品的可靠性,減
18、少由于設備失效造成的人身傷亡和直接經(jīng)濟損失;</p><p> 2. 可以從中吸取大量經(jīng)驗教訓以利制定和完善產品質量管理的有關文件、標準和規(guī)程,是產品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p><p> 3. 有助于及時 “吃透”國外先進技術,提高引進速度、質量和效率;</p><p> 4. 通過對進口設備的失效分析可以為向外商索賠提供依據(jù)或技術仲裁: <
19、/p><p> 5. 可以使設備維修工作建立在失效分析的基礎上,從而取得良好的事故預防;</p><p> 6. 失效分析的結果也是現(xiàn)行技術規(guī)范、規(guī)程和標準的適用性的實地檢驗,可作為修訂和制訂文件的依據(jù);</p><p> 7. 失效分析的統(tǒng)計資料是制訂科技開發(fā)規(guī)劃和經(jīng)濟發(fā)展規(guī)劃的重要依據(jù),失效分析可以為各級人員正確處理現(xiàn)場技術問題提供科學的依據(jù)。</p&g
20、t;<p> 在我國,由于長期的歷史原因,現(xiàn)有設備超期服役帶病運行相當普遍,有相當一部分設備存在著各種結構缺陷、工藝缺陷、加工缺陷、制造缺陷、材料缺陷和使用不當產生的裂紋或損傷腐蝕介質影響或長期超載運行等。若盲目使用這些設備而不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監(jiān)控和防預,必將發(fā)生事故。因而,為了盡量減少事故的發(fā)生,需要進行失效分析研究。目前國內關于失效分析方面的研究比較多,他們大多采用傳統(tǒng)的宏觀、微觀分析法對失效原因進行分析。本文首先也
21、將采用宏觀、微觀分析法分析兩根曲軸的斷裂原因,另外,本文還將嘗試利用FTA這一系統(tǒng)分析法進行失效分析。</p><p> 某廠從德國引進了 MWM 柴油機生產技術。近幾年,該廠生產的MWM柴油機曲軸陸續(xù)發(fā)生斷裂事故,先后有20來根MWM柴油機曲軸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斷裂。這是一個重大的產品質量問題,不僅給該廠造成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還對該廠的市場銷售、質量信譽產生不良影響,因而需要盡快解決這一問題。本課題就是在這個工
22、程背景下,受該廠委托,試圖對其中兩根斷軸進行失效分析,以期找到失效的真正原因。本課題的主要工作內容和研究方法。</p><p> 1.3 本論文的主要工作內容</p><p> 1.某廠生產的一根MWM-V6型柴油機曲軸發(fā)生斷裂,本文運用宏、微觀方法對之進行失效分析,給出其斷裂的原因。</p><p> 2.另一根MWM V-12型柴油機曲軸也發(fā)生了斷裂,本
23、文運用宏、微觀方法對之進行失效分析,給出其斷裂的原因。</p><p> 3.本文還利用故障樹分析法對軸類零件的斷裂原因進行系統(tǒng)分析,并給出軸類零件斷裂原因的故障樹,為其專家系統(tǒng)的建立提供故障樹基礎。</p><p> 1.4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p><p> 本論文首先對MWM-V6及MWM-V12型柴油機曲軸的斷口進行宏觀觀察,進而利用掃描電鏡進行微觀斷
24、口分析,并采用金相方法分析斷口附近的夾雜物,然后利用掃描電鏡所帶的能譜儀測量夾雜物的成分,確證曲軸斷裂的原因。通過各方面的學習,對曲軸工作過程中的受力情況和工作環(huán)境對曲軸失較的影響.本文還利用FTA這一系統(tǒng)分析法對軸類零件斷裂的原因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p><p> 第2章 失效分析的方法</p><p> 2.1 失效分析概況</p><p> 2.1.1
25、失效分析的基本概念</p><p> 所謂失效,按照國家標準 GB3187-A2《可靠性基本詞術語及定義》,就是:“產品喪失規(guī)定的功能,對可恢復產品通常也稱故障11μm。為了研究失效的原因,確定失效的模式或機理,并采取補救或預防措施以防止失效再度發(fā)生的技術活動與管理活動,叫作 “失效分析”。因此失效分析是可靠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產品可靠性而需建立的反饋系統(tǒ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p><p
26、> 失效分析是一門涉及系統(tǒng)分析、系統(tǒng)安全生產、設計、材料力學、斷裂力學、斷裂物理、斷口學、材料學、測試技術、金屬學、金屬工藝、強度計算、產品質量全面管理等眾多領域的綜合學科,它包括三個方面: </p><p> 1.事前故障的預測技術,如可靠度計算、故障率評價和可靠性分析法(故障樹分析FTA,故障模式和影響分析FMEA,事件樹分析ETA等);</p><p> 2.事中故障診斷
27、技術 (應力定量化技術、故障檢測及故障征兆診斷技術、設備或系統(tǒng)強度、故障性能定量化及劣化定量化技術等);</p><p> 3.事后失效分析 (壽命預測技術、故障機理、失效模式的測定技術、失效評定的標準、維修技術等)。</p><p> 上述事后失效分析也即是失效分析或故障分析,是指事故或故障發(fā)生后的檢測和分析,以便找到失效的部位、原因和機理;掌握產品的改進線索或</p>
28、<p> 修復方法,防止問題重復發(fā)生。近年來,失效分析工作還注意了反饋與發(fā)展,在工況與質量上做了不少工作,從事前分析、事后預防發(fā)展到事中監(jiān)控。</p><p> 2.1.2 失效的主要來源及模式</p><p> 失效經(jīng)常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主要來源包括設計、選材、材料缺陷、制造工藝、再加工、組裝、檢查、試驗、質量控制、貯運、工作條件、維修和工作中預先未暴露的過載以
29、及機械的或化學的損傷等。</p><p> 1.設計上的缺點:機械缺口、改變設計、零件的升級使用.</p><p> 2.金屬部件的各種失效模式 </p><p><b> ?。?)過量變形:</b></p><p> 力和溫度或者力或溫度引起彈性變形;屈服;壓痕:蠕變:沖擊變形</p><p&
30、gt;<b> ?。?)表面損傷:</b></p><p> ?。幔持p;b.磨粒磨損:c.腐蝕磨損:d形變磨損:e.沖擊磨損:f. 微振磨損;g.陣接觸疲勞磨損:h.剝落;</p><p><b> ?。?)腐蝕:</b></p><p> a.均勻腐蝕:b.縫隙腐蝕:c.電池作用腐蝕:d點腐蝕;</p>
31、;<p> e.品間腐蝕:f.選擇浸出:g.沖蝕:h.氣蝕:i.氫損傷:</p><p> I.生物腐蝕;k.應力腐蝕;L微振腐蝕</p><p><b> 3.斷裂</b></p><p><b> ?。?)延性斷裂</b></p><p><b> (2)脆性斷裂
32、</b></p><p><b> ?。?)沖擊斷裂</b></p><p><b> 4.疲勞斷裂 </b></p><p> ?。幔邷仄?;b.高周疲勞;。低周疲勞;d.熱疲勞;e.接觸疲勞;f.沖擊疲勞:陣腐蝕疲勞;h.微振疲勞</p><p><b> 5.應力持
33、久斷R</b></p><p> 6.蠕變一疲勞復合斷裂</p><p> 2.2 常用失效分析方法及技術</p><p> 2.2.1失效分析的思路</p><p> 失效分析思路是對于己經(jīng)發(fā)生的事故考慮從什么地方開始,沿著什么樣的程序去分析研究故障現(xiàn)象的因果關系,確定事故原因,完成分析任務。斷裂失效分析思路一般是:斷裂
34、失效事故一故障件裂紋或斷口分析 ̄力學性能分析 ̄顯微組織分析 ̄結構受力分析 ̄使用維護分析。必要時可進行工藝分析、材料成分分析、環(huán)境分析、相結構分析和殘余應力分析。</p><p> 1.失效分析的具體過程</p><p><b> ?。?)調查研究</b></p><p> ?、?向機器操作者調查破壞過程,觀察破壞現(xiàn)場,了解破壞構件在機器的部位
35、和工作情況。</p><p> ?、?向生產工人和技術人員調查構件的生產工藝歷史和工藝參數(shù)。</p><p> ?、?向設計人員調查構件的設計過程和設計計算。</p><p> ④ 外觀檢查,觀察破壞構件的外形特征。</p><p> ?、?服役條件、工作環(huán)境等的綜合分析。</p><p> ?。?) 斷口分析、破面
36、分析、變形量測定</p><p> ?、?斷裂試樣的正確選擇及切取。</p><p> ② 斷口的宏觀分析。</p><p> ?、?斷口的微觀分析。</p><p> (3) 內在質量的檢驗</p><p> ?、?低倍檢驗:主要檢查夾雜、氣孔等低倍檢查項目。</p><p> ?、?金相
37、組織分析:檢查破斷零件的裂紋分布及走向,金相組織是否正常。</p><p> ③ 材料的化學成分分析:主要復驗材料的化學成分是否合乎零件的要求,以及雜質、偏析和可能引起問題的微量元素在材料中的含量及大致分布。</p><p> ④機械性能測定:主要復驗材料的常規(guī)機械性能是否合格,據(jù)構件破壞部位的幾何形狀、應力分布情況、負載的變化等情況與該類情況下的靜/動機械性能比較。</p>
38、;<p> ?。?) 判明失效的原因:據(jù)上面的調查研究及實驗檢查結果,綜合分析造成構件失效的原因。</p><p> ?。?) 提出改進措施</p><p> ?。?) 實際運行考驗</p><p> 2.2.2常用失效分析技術</p><p> 失效分析技術是指在各種失效分析方法中具體所采用的分析技術和手段。對失效分析對象
39、而言,失效分析技術從總體上可分為非破壞性和破壞性失效分析技術,具體可分為?。泄贆z查診斷技術、痕跡發(fā)現(xiàn)技術、斷口和裂紋分析技術、化學成分分析技術、性能測試技術、無損檢驗技術、宏觀殘余應力測試等.</p><p> 1.感官檢查診斷技術</p><p> 失效分析與醫(yī)生看病或偵察案件相似,對信息資料既要單獨和分類推敲,又要綜合分析,通盤考慮,然后提出疑問、假設,進一步有針對性地補充信息資
40、料,多方考核,驗證假設,從眾多原因中,逐步確定取舍,從而得出可靠結論,并提出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最后在實踐中進一步驗證。</p><p> 感官檢查是一種直觀、簡潔、使用方便、可靠性好的應用技術。主要依靠人體感官功能和智力、經(jīng)驗的結合來獲取、存儲、加工處理信息,達到分析目的。它主要包括視覺檢查、觸覺檢查、嗅覺檢查等。</p><p><b> 2.痕跡發(fā)現(xiàn)技術</b&g
41、t;</p><p> 失效分析中進行宏觀、微觀分析時都離不開痕跡分析。通過痕跡分析,不僅可對事故和失效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作出判斷,并可為事故和失效分析結論提供可靠的佐證和依據(jù)。所謂痕跡分析就是對表面形貌 (花樣)的變化、成分的變化 (或材料的遷移)、顏色的變化、表層組織、性能的變化、殘余應力的變化、以及表面污染狀態(tài)的變化等變化特征進行診斷鑒別,找出變化的原因,為事故和機械失效分析提供線索和證據(jù)。其主要研究內容是
42、:</p><p> ?、?研究機械表面上形成痕跡的物理、化學過程 (即機制);</p><p> ② 研究痕跡對機械結構及其功能的影響;</p><p> ?、?研究不同材料表面性能與痕跡的關系及其在機械失效分析中的應用;</p><p> ?、?痕跡的理化檢驗方法;</p><p> 在一般情況下,痕跡分析程序
43、是;</p><p> ?、賹ふ?、發(fā)現(xiàn)和顯現(xiàn)痕跡;</p><p> ?、诤圹E的提取、固定、顯現(xiàn)、清洗、記錄和保存;</p><p> ③鑒定痕跡 (這是痕跡分析的重點工作)一般原則是由表及里,由簡而繁,先宏觀后微觀,先定性后定量。遵循形貌一成分 ̄組織結構、性能的分析順序;</p><p> ?、?痕跡的模擬再現(xiàn)試驗:</p>
44、<p><b> ⑤綜合性分析:</b></p><p> ?、?做分析結論并寫出有建設性意見的報告。</p><p> 3.斷口和裂紋分析技術</p><p> 斷口和裂紋分析一般包括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兩個方面。前者指用肉眼或 40倍以下的放大鏡、實休顯微鏡對斷口或裂紋進行觀察分析,可有效地確定斷裂起源和擴展方向:后者指用光
45、學顯微鏡、透射電鏡、掃描電鏡等對斷口或裂紋進行觀察、鑒別與分析,可以有效地確定斷裂類型與機理。宏觀分析和微觀分析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二者不可互相取代,只能互相補充、互相促進。過分依賴微觀分析而不重視宏觀分析,只根據(jù)幾個微觀視場的特征就作出判斷,往往會導致全局性的判斷失誤;反之,忽視微觀分析只進行宏觀分析,則可能得出膚淺乃至錯誤的結論。斷口和裂紋分析技術一般包括:</p><p> 分析對象的確定與顯示技術、觀察與
46、照相記錄技術、識別與診斷技術、定性與定量分析技術及儀器與設備的使用技術等。</p><p> 4.化學成分分析技術</p><p> 在失效分析中,常常需要對失效零件的材料成分 (包括定牌號、全成分或部分成分)、外來物 (如擦痕或濺射附著物)、表面沉積物、腐蝕生成物及氧化物等進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以便為最終的失效分析結論提供依據(jù)。</p><p><b&g
47、t; a.常規(guī)分析技術</b></p><p> 該技術主要用于分析失效零件名義或宏觀區(qū)域的材料成分,其主要方法有:</p><p> ?、?濕法化學分析:可準確分析含量較大的金屬,陰離子的有無及其濃度;</p><p> ② 半定量發(fā)射光譜和原子吸收光譜:用于分析合金成分;</p><p> ③ 燃燒法:用于測定金屬中的
48、碳、硫、氫、氮、氧的含量;</p><p> ?、?點滴法:可簡單地定性分析金屬中的合金元素、沉淀物、腐蝕產物、土壤等;</p><p> ?、?紅外、紫外光譜:用于檢測有機物質。</p><p> ?。猓砻婕拔^(qū)分析技術</p><p> 在失效分析中,相對于名義或宏觀區(qū)域的成分分析,失效零件的材料的表面成分及失效源區(qū)的微區(qū)成分分析更為
49、重要,尤其是對表面損傷或者由于諸如夾雜、成分偏析等造成的失效。目前主要的分析儀器有:俄歇電子譜儀、離子探針、電子探針、x射線能譜儀、x射線波長譜儀等。在掃描電鏡上可裝置俄歇電子譜儀、x射線能譜儀、x射線波長譜儀等,以滿足微區(qū)成分分析的需要。</p><p><b> 5.性能測試技術</b></p><p> 對于一些重大的、復雜的斷裂或變形失效,往往必須作力學性
50、能方面的試驗分析工作,優(yōu)先考慮的試驗有硬度試驗、沖擊試驗等,若上述試驗不足以說明結論意見時,可進一步取樣作其它性能試驗,如拉伸試驗、KIC,da/dN、耐磨性及腐蝕敏感性試驗等。</p><p><b> 6.無損檢驗技術</b></p><p> 無損檢驗就是應用一些物理現(xiàn)象,在不改變材料或零件形狀和性能 (包括機械性能和化學性質)條件下,迅速可靠地確定其表面或
51、內部裂縫和其他缺陷的大小、數(shù)量和位置的方法。在失效分析中應用無損檢測技術的目的在于:</p><p> ① 檢查失效件的同批服役件、庫存件,防止同類事故的發(fā)生,若能查出第二件、第三件,則更有利于失效性質及失效原因的分析判斷;</p><p> ?、?某些容器、管道、殼體,甚至一些復雜形狀的系統(tǒng)裝置出現(xiàn)裂紋或泄露時,常需要借助于無損檢測技術來確定其確切部位,以便取樣分析或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52、;</p><p> ③ 在脆性破壞中,利用無損檢驗技術來檢測監(jiān)視臨界裂紋長度,防止發(fā)生脆斷。</p><p> 無損檢驗是一門系統(tǒng)而復雜的新興學科,其檢驗方法己有十多類,有的正在不斷完善,并向著自動化,提高性能及靈敏度,使用電視裝置等方面發(fā)展 (如 x射線探傷、磁力探傷、超聲波探傷等),有的還在發(fā)展中。根據(jù)無損探傷的原理,其檢驗方法大致可分為五類:放射性探傷、電磁探傷、聲試驗法探傷、
53、滲透法探傷和熱試驗法探傷。</p><p> 7.宏觀殘余應力測試</p><p> 金屬零件經(jīng)各種冷熱加工 (如切削、磨削加工、裝配、冷拔、熱處理等)之后,其內部或多或少都存在殘余應力。殘余應力的存在對材料的疲勞、耐腐蝕、尺寸穩(wěn)定性都有影響,甚至在服役過程中引起相變。據(jù)最近的調查分析,由于殘余應力影響或導致的機械零件失效達 80%以上。因此在失效分析中,常需對機械零部件的殘余應力進行
54、測定。宏觀殘余應力測定方法很多,如電阻應變片法、光彈性復膜法、脆性涂料法、x射線法及聲學法等。</p><p> 面對如此繁多的失效分析實驗檢測技術,在進行某項具體的失效分析時該選用哪些檢測技術,應根據(jù)失效現(xiàn)象的復雜程度,同時考慮失效分析的深度、時間性和經(jīng)濟性;即要依據(jù)失效分析的實際需要,檢測技術的適用性和經(jīng)濟性選用實驗檢測技術。</p><p><b> ?。玻诚到y(tǒng)分析方法
55、</b></p><p>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設備日益復雜龐大,其失效因素除物的因素外,還包括人的許多因素 (如管理不善、判斷失誤、操作過失、責任心不強等)和軟件方面的因素 (如計算機程序錯誤)。龐大復雜的設備可能的失效原因常常不止一個或幾個,而是IL十個、甚至更多;若僅用物理失效方法難于解決復雜系統(tǒng)的失效分析任務。而且目前一般的失效分析都是 “手工”操作,分析耗時長,對核電站泄漏之類需在較短時間
56、作出判斷和處理的情況很難勝任。因此,對復雜而緊迫的設備失效分析,必須應用系統(tǒng)工程的思想和方法。</p><p> 失效分析的系統(tǒng)工程方法有許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有:故障樹分析法(FTA)、特征一因素圖分析法、失效模式與后果分析法 (FMEA)、事件時序樹分析法 (ETA)等。</p><p> 此外,日本石川發(fā)明的特征一因素圖分析法是將己表現(xiàn)出來的失效或異?,F(xiàn)象 (即表現(xiàn)出的結果稱作特征
57、)和引起這些現(xiàn)象的那些因素,用“魚骨”結構聯(lián)系起來,通過分析找出這些現(xiàn)象的直接原因。事件時序樹分析法從認為是失效原因的初始事件出發(fā),按時間順序追蹤,到設備或系統(tǒng)失效的最終事件為止 (相當 FTA的頂端事件),按零件的功能和應用的順序,把在阻止事件發(fā)生上是成功的或失敗的事件展開成樹形圖。ETA 是從原因到結果,正好與FTA相反。</p><p><b> ?。?4 本章小結</b></p
58、><p> 本章主要介紹了失效分析的基本概念、失效的主要來源及模式、常用的失效分析方法及技術和失效的系統(tǒng)分析方法。失效分析技術中主要介紹了感官檢查診斷技術、痕跡發(fā)現(xiàn)技術、斷口和裂紋分析技術、化學成分分析技術、性能測試技術、無損檢驗技術、宏觀殘余應力測試。失效的系統(tǒng)分析方法則主要介紹了FTA及FMEA兩種方法。</p><p> 第三章 MWM-V6型柴油機曲軸斷裂原因分析</p&g
59、t;<p> 本章分析了MWM-V6型柴油機曲軸斷裂原因,結果表明鍛件過熱過燒是導致斷裂的直接原因;曲軸熱處理工藝不規(guī)范、不完善,曲軸工作潤滑條件不良加速了曲軸斷裂。本章還對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和失效分析工作提出了意見.</p><p> 該MWM-V6型柴油機曲軸,作為某漁船主機,于1997年11月裝船作業(yè),至 1998年 1月發(fā)生曲軸斷裂事故。斷裂發(fā)生于B1缸連桿軸頸,屬典型的早期斷裂。
60、</p><p> 該曲軸采用42CrMo電渣重熔鋼制造,其主要工藝流程為:</p><p> 下料-模鍛-調質-冷加工-中頻感應淬火-回火-精磨。大約同期出廠的一批柴油機發(fā)生多起類似的斷軸事故。</p><p> 其模鍛件由模鍛件廠供貨,其他工序在柴油機生產廠完成。中頻淬火只對軸頸平直段進行,軸頸與曲柄連接的過渡圓角部位,因后續(xù)磨削工藝裝備尚未完善而不進行中
61、頻淬火處理。按技術條件規(guī)定軸頸經(jīng)表面淬火后,其硬度達586HRC。</p><p> MWM 機型是我國近年來引進的柴油機系列產品,目前正處于技術消化和應用推廣階段,其生產過程中,因某些工藝環(huán)節(jié)尚存在不盡完善或不太合理的地方而影響產品質量,導致個別零件早期失效,是在所難免的,屬于發(fā)展中的問題,需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日臻完善,完成國產化進程。但該MWM-V6機因曲軸斷裂,使整機壽命只有幾十個小時,當屬嚴重的質量事故
62、。對此類事故,若不查明原因,采取改進措施,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fā)生,該產品將喪失其機械產品信譽和競爭能力。</p><p> 3.1 實驗結果與分析</p><p> 3.1.1 斷裂宏觀檢查</p><p> 該連桿軸頸靠近斷口一端嚴重磨損,表面粗糙,呈焦油色,該區(qū)域內的斷口表面也呈焦油色。整個斷口表面較粗糙,部分呈粗糙的貝紋花樣,貝紋間隔為3-5mm,屬疲勞
63、斷裂區(qū);部分為靜段區(qū),呈暗灰色,其中兩處有石狀斷口特征。疲勞區(qū)約占斷口總面積62%。</p><p> 3.1.2 軸頸表面殘余應力測定</p><p> 軸頸表面殘余應力測定利用 x射線方法測(211)衍射譜線半高寬ß確定軸頸表面殘余應力,測試結果表明,在過渡圓角未淬火部位出現(xiàn)殘余拉應力約 35MPa,己淬火表面均為殘余壓應力,軸頸中段殘余壓應力平均為800MPa,如圖3.
64、8。</p><p> 圖3.8 連桿軸頸表面淬火后沿長度分布殘余應力</p><p><b> ?。?2 討論</b></p><p> 上述結果表明,該曲軸鍛造過燒,導致晶界氧化物和晶界開裂等不可消除的缺陷,是構成石狀斷口的本質原因。又因終鍛溫度過高導致大量非金屬夾雜物質點沿晶界析出,嚴重地削弱了晶界結合力,造成材料疲勞強度的嚴重損傷。
65、裂紋源于曲柄/連桿軸頸的過渡圓角處,此處存在應力集中:測得圓角半徑,6.5mm,根據(jù)應力集中手冊t,該處彎曲應力集中系數(shù)為Kr(b)=1.93,扭轉應力集中系數(shù)K=1.58。顯然,這里應該進行強化。</p><p> 洛氏硬度的測試結果表明,該軸的表面淬火硬度較技術要求低約 25%,導致材料的疲勞極限也損失約25%;同時熱處理工藝中對曲柄/軸頸圓角處沒有進行淬火處理。從抗疲勞失效的角度考慮,圓角部位是最應該強化
66、的地方,但在本曲軸上卻成為最削弱的地方。冶金因素造成的材料損傷與軸頸結構強度特點的迭加,必然在圓角部位首先形成裂紋?! ?lt;/p><p> 前己述及,該曲軸工作過程中潤滑不良,軸頸磨損嚴重,這也必然導致軸頸所受扭矩增大,對于扭轉載荷來說,連桿軸頸成為最薄弱環(huán)節(jié),裂紋形成后向軸頸內部擴展并表現(xiàn)出剪應力起主導作用的裂紋特征,形成斜斷口 。</p><p> 當裂紋擴展到接近最終裂紋尺寸
67、時,將會引起過量變形,從而影響運動精度,隨之而來的是震動和噪音加大,磨損加劇,局部溫升,抱軸等,以致殘留的軸頸截面被扭斷。軸頸上和斷口上的局部焦油色就是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p><p> ?。?3 對改進柴油機曲軸質量的意見</p><p> 目前國產柴油機曲軸斷裂 (尤其早期斷裂)仍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導致斷軸的原因主要是冷、熱加工以及配件質量和使用維護等方面的問題。除這些直接原因外
68、,在生產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如對影響產品質量的各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充分發(fā)揮質檢部門的作用,強化失效分析及信息反饋工作等,對實現(xiàn)產品斷裂控制有更重要的影響。以本文的曲軸斷裂為例,熱加工缺陷固然是失效的直接原因,但存在如此缺陷的斷件又是如何從鑄鍛廠流入到柴油機廠的?本應報廢的鍛件又是如何跟隨正品鍛件走完全部工藝流程,并通過檢驗出廠的?同批進廠鍛坯的曲軸連續(xù)發(fā)生的數(shù)起類似早期斷裂事故,想到我們需要消化吸收新技術以趕超先進水平,看來充分發(fā)揮質量管理部
69、門的職能,強化生產各環(huán)節(jié)和管理部門的質量意識是何等重要。</p><p><b> 3.4 本章小結</b></p><p> 1.該曲軸因鍛造過燒造成晶界氧化物和晶界開裂等不可消除的缺陷,這也是造成石狀斷口的原因;終鍛溫度過高導致大量非金屬夾雜物質點沿晶界析出,嚴重削弱了晶界結合力,損傷了材料的疲勞強度;這是該曲軸早期斷裂的直接原因。</p>&
70、lt;p> 2.該曲軸熱處理工藝不規(guī)范,非淬火帶超差,淬火帶硬度不足;熱處理工藝不完善,在曲柄/軸頸過渡圓角處存在應力集中的地方,也就是在未淬火帶上,造成拉應力。</p><p> 3.該曲軸工作過程中潤滑條件不良。</p><p> 第4章 軸類零件失效的系統(tǒng)分析</p><p> 本章簡要介紹了系統(tǒng)分析方法中的故障樹分析法,并采用故障樹分析法對軸
71、類零件的斷裂原因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列出了軸類零件斷裂的各種可能原因。本章也討論了故障樹和專家系統(tǒng)的關系。</p><p> 軸類零件幾乎是任何機械設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核心零件,其主要功能是支承旋轉零件或通過旋轉運動傳遞動力或運動。軸類零件失效將導致機械設備不能正常運行,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甚至危及人的生命。</p><p> 軸類零件均要經(jīng)歷設計、選材、各種冷熱加工和裝配等工藝過程,其失
72、效可能是由其中任一工藝的某個環(huán)節(jié)失誤引起,因而軸類零件可能的失效原因往往不止一個或幾個,而是幾十個甚至更多;失效也經(jīng)常不是由某一種原因引起,而是多種原因復合作用的結果;這就要求對軸類零件的失效作系統(tǒng)分析。</p><p> 4.1 故障樹分析法</p><p> 4.1.1 FTA的背景和基本概念</p><p> FTA來自數(shù)學圖論中樹的概念和電子計算機的
73、算法符號,是將系統(tǒng)、子系統(tǒng)、零部件、工藝因素、人為因素和零件結構、性能等內因、外因聯(lián)系起來作成的分層次因果樹形關系圖。</p><p> 4.1.2 FTA的表示法</p><p> 在FTA中,可以把一個準備分析的設備稱為一個系統(tǒng),把組成該設備的零部件稱作系統(tǒng)的組元;也可以將一個零件所經(jīng)歷的加工工藝過程和服役過程作為一個系統(tǒng).FTA用于分析各種組元狀態(tài) (即事件)間的邏輯關系。表示
74、狀態(tài)正常變化的事件是正常事件:反之,狀態(tài)變化未能實現(xiàn)組元的預定功能,或出現(xiàn)非預期的狀態(tài)變化的事件就是異常事件,也稱故障事件,簡稱事件 (Event)。本文將以軸類零件的工藝過程作為一個系統(tǒng)。</p><p> 故障樹分析法所用符號分兩類:事件符號,邏輯符號。其主要符號說明</p><p> 4.1.3 FTA舉例</p><p> 以焊接件為例解釋FTA的意義
75、如下。焊接構件破裂原因的分類;</p><p> 圖4-1 焊接構件破裂原因的部分FTA圖</p><p> 上圖為焊接構件破裂故障樹的一部分,其意義為:“材料問題”或 “施焊問題”是焊接構件破裂的可能原因;“材質不良”,“焊接性不良”或 “材料管理不善”導致 “材料問題”:“技術不成熟”,“焊接條件錯誤”,“過大約束”,“焊接工藝對材料不適當”或 “預熱,后熱不當”導致 “施焊問題
76、”</p><p> 顯然,該部分故障樹可以采用上面的描述方式轉化為計算機可利用的形式,為進一步建立焊接件破裂原因診斷專家系統(tǒng)提供知識庫基礎。</p><p> 4.2 軸件失效地系統(tǒng)分析</p><p><b> 4.3 討論</b></p><p> 系統(tǒng)分析的首要任務是獲取信息,而不是建立系統(tǒng)模型。如果獲
77、取的知識不準確、不完善,建立的相應的系統(tǒng)模型不會很有效;因而知識獲取是專家系統(tǒng)開發(fā)的一道關鍵工序X23, M7.在失效分析中,利用故障樹法建造的故障樹可為專家系統(tǒng)的知識庫提供基礎。在以后工作中不斷收集各種失效原因的概率,就可進行可靠性定量分析,然后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降低故障發(fā)生的概率。這樣建立的專家系統(tǒng)可為生產廠家提供加工前的可靠性分析,采用合理的工藝過程,減少事故的發(fā)生。</p><p> 由于軸類零件在各
78、種機械設備中的重要地位,對其進行徹底、全面的分析是十分有意義的;本文進行了軸類零件失效原因的系統(tǒng)分析,由于缺乏各種可能原因的概率,文中沒有進行定量分析;相信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新情況、新問題的不斷出現(xiàn),軸類零件失效系統(tǒng)必將逐步完善并得到更多的應用。</p><p><b> 4.4 小結</b></p><p> 由于軸類零件加工工序較復雜,失效原因也較復雜,本
79、文采用故障樹分析法給出了軸件失效的各種可能原因。軸類零件失效的系統(tǒng)分析為其工業(yè)生產提供了可靠性分析的依據(jù)。另外,故障樹也為專家系統(tǒng)的建立提供了知識庫基礎。</p><p> 本論文得到的主要結論:</p><p> 1. MWM-V6型柴油機曲軸斷裂的直接原因是鍛件過熱過燒造成的晶界氧化物和晶界開裂;斷口為石狀斷口。曲軸熱處理工藝不規(guī)范、不完善,曲軸工作潤滑條件不良加速了曲軸斷裂。&l
80、t;/p><p> 2. 由于軸類零件加工工序較復雜,失效原因也較復雜,本文采用故障樹分析法給出了軸類零件失效的各種可能原因。軸類零件失效的系統(tǒng)分析為其工業(yè)生產提供了可靠性分析的依據(jù)。另外,故障樹也為專家系統(tǒng)的建立提供了知識庫基礎。</p><p> 關于今后工作的建議:</p><p> 本文所做的故障樹分析為專家系統(tǒng)的知識庫提供了基礎,但由于缺乏各種失效原因的
81、概率,暫時無法進行故障樹的定量分析,因此,建議今后收集積累各種失效原因的出現(xiàn)幾率,并利用此故障樹進一步建立軸類零件失效分析的專家系統(tǒng)。同時建議建造軸類零件各類失效原因的改進措施的知識庫,編制出專家系統(tǒng)的計算機程序,并利用該程序實現(xiàn)判斷軸類零件失效原因及給出相應的改進措施。</p><p><b> 結束語</b></p><p> 畢業(yè)設計是我第一次系統(tǒng)的、全面、
82、獨立地進行設計工作。在設計過程中,不但鞏固了專業(yè)知識,加深了對知識的融會貫通,更為重要是是,培養(yǎng)了我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鍛煉了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我畢業(yè)后調整自我,盡快勝任工作將產生很大的作用。</p><p> 在畢業(yè)設計過程中,充分體會到搜集資料的重要性。一時不經(jīng)意中發(fā)現(xiàn)的一段話,可我解開心中的迷惑,豁然開朗。有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頗為得意的觀點早已成為昨日黃花。</p><p>
83、; 通過本次畢業(yè)設計,也暴露出很多不足。在畢業(yè)設計的初期,在構思方案的過程中,表現(xiàn)的有些急功近利,方案的提出帶有明顯的主觀性。在方案確定后,具體的設計過程中,暴露出知識面不夠寬,考慮不夠全面,有些因素沒有考慮到,有些問題無法解決</p><p><b> 參考文獻</b></p><p> [1]孫桓,陳作模.機械原理(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
84、4:34-67</p><p> [2]朱孝錄.齒輪的實驗技術與設備[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8:67-78</p><p> ?。?]黃華梁.機械零件實驗機與實驗臺[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5:56-76</p><p> [4]機電一體化手冊編委會,機電一體化技術手冊,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4:46-56</p><p
85、> ?。?]何芹生.電封閉齒輪實驗臺的運行特點及性能分析[M].北京:齒輪傳動試驗技術學術討論會論文,1984:56-58</p><p> ?。?]黃華梁譯.機械零件實驗機與實驗臺[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1985:123-135</p><p> ?。?]何芹生.電封閉齒輪實驗臺的運行特點及性能分析[M].北京:齒輪傳動試驗技術學術討論會論,1984:247-149</p&
86、gt;<p> ?。?]閻東清.功率封閉機械式變速器齒輪壽命實驗臺.北京理工大學學報[J].1999, 18(3):302-306</p><p> ?。?]溫松明.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0:167-169</p><p> ?。?0]龔港藝.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1-132</p
87、><p> ?。?1]機械工程手冊編輯委員會編.機械工程手冊 (25、27、28、29、31、32、33篇)[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2: 5-267</p><p> ?。?2]機械設計手冊聯(lián)合編寫組編.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M]. 北京:化學出版社,1983:59-64</p><p> ?。?3]沈陽工大,大連鐵道學院, 吉林工學院.組合機床設計[M
88、].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1985:167-184</p><p> [14]機械原理電算程序編寫組,機械原理電算程序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90-107</p><p><b> 致 謝</b></p><p> 本次論文是在指導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幫助下完成的。楊老師以其嚴謹求實的治學態(tài)度、高度的敬業(yè)精神、兢兢業(yè)業(yè)、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風
89、對我產生重要影響。她淵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和敏銳的思維給了我深深的啟迪。她嚴謹?shù)墓ぷ髯黠L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為我將來的工作學習樹立了榜樣。感謝任課老師來給我悉心的指導、關心和幫助。其次,我要感謝同組同學,對我的無私幫助,使我得以順利完成論文。最后,我還要感謝我的家人對我的培養(yǎng)和給我來這里學習的機會,我的成長離不開他們的支持。</p><p> 09/20 11:46 102機體齒飛面孔雙臥多軸組
90、合機床及CAD設計</p><p> 09/08 20:02 3kN微型裝載機設計</p><p> 09/20 15:09 45T旋挖鉆機變幅機構液壓缸設計</p><p> 08/30 15:32 5噸卷揚機設計</p><p> 10/30 17:12 C620軸撥桿的工藝規(guī)程及鉆
91、2-Φ16孔的鉆床夾具設計</p><p> 09/21 13:39 CA6140車床撥叉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夾具設計831003</p><p> 08/30 15:37 CPU風扇后蓋的注塑模具設計</p><p> 09/20 16:19 GDC956160工業(yè)對輥成型機設計</p><p>
92、; 08/30 15:45 LS型螺旋輸送機的設計</p><p> 10/07 23:43 LS型螺旋輸送機設計</p><p> 09/20 16:23 P-90B型耙斗式裝載機設計</p><p> 09/08 20:17 PE10自行車無級變速器設計</p><p> 10/0
93、7 09:23 話機機座下殼模具的設計與制造</p><p> 09/08 20:20 T108噸自卸車拐軸的斷裂原因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p><p> 09/21 13:39 X-Y型數(shù)控銑床工作臺的設計</p><p> 09/08 20:25 YD5141SYZ后壓縮式垃圾車的上裝箱體設計</p>
94、<p> 10/07 09:20 ZH1115W柴油機氣缸體三面粗鏜組合機床總體及左主軸箱設計</p><p> 09/21 15:34 ZXT-06型多臂機凸輪軸加工工藝及工裝設計</p><p> 10/30 16:04 三孔連桿零件的工藝規(guī)程及鉆Φ35H6孔的夾具設計</p><p> 08/30 17
95、:57 三層貨運電梯曳引機及傳動系統(tǒng)設計</p><p> 10/29 14:08 上蓋的工工藝規(guī)程及鉆6-Ф4.5孔的夾具設計</p><p> 10/04 13:45 五噸單頭液壓放料機的設計</p><p> 10/04 13:44 五噸單頭液壓放料機設計</p><p> 09/0
96、9 23:40 儀表外殼塑料模設計</p><p> 09/08 20:57 傳動蓋沖壓工藝制定及沖孔模具設計</p><p> 09/08 21:00 傳動系統(tǒng)測繪與分析設計</p><p> 10/07 23:46 保護罩模具結構設計</p><p> 09/20 15:30
97、 保鮮膜機設計</p><p> 10/04 14:35 減速箱體數(shù)控加工工藝設計</p><p> 10/04 13:20 鑿巖釬具釬尾的熱處理工藝探索設計</p><p> 09/08 21:33 分離爪工藝規(guī)程和工藝裝備設計</p><p> 10/30 15:26 制定左擺動
98、杠桿的工工藝規(guī)程及鉆Ф12孔的夾具設計</p><p> 10/29 14:03 前蓋板零件的工藝規(guī)程及鉆8-M16深29孔的工裝夾具設計</p><p> 10/07 08:44 加油機油槍手柄護套模具設計</p><p> 09/20 15:17 加熱缸體注塑模設計</p><p> 10/07
99、 09:17 動模底板零件的工藝規(guī)程及鉆Φ52孔的工裝夾具設計</p><p> 10/08 20:23 包縫機機體鉆孔組合機床總體及夾具設計</p><p> 09/21 15:19 升板機前后輔機的設計</p><p> 09/09 22:17 升降式止回閥的設計</p><p>
100、09/22 18:52 升降桿軸承座的夾具工藝規(guī)程及夾具設計</p><p> 09/09 16:41 升降杠桿軸承座零件的工藝規(guī)程及夾具設計</p><p> 08/30 15:59 半自動鎖蓋機的設計(包裝機機械設計)</p><p> 08/30 15:57 半軸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p&g
101、t;<p> 10/29 13:31 半軸零件鉆6-Φ14孔的工裝夾具設計圖紙</p><p> 09/26 13:53 單吊桿式鍍板系統(tǒng)設計</p><p> 08/30 16:20 單級齒輪減速器模型優(yōu)化設計</p><p> 08/30 16:24 單繩纏繞式提升機的設計</p>
102、<p> 09/09 23:08 臥式加工中心自動換刀機械手設計</p><p> 09/08 22:10 厚板扎機軸承系統(tǒng)設計</p><p> 09/18 20:56 叉桿零件的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加工孔Φ20的專用夾具設計</p><p> 08/30 19:32 雙臥軸混凝土攪拌機機械部分設計&
103、lt;/p><p> 09/09 22:33 雙模輪胎硫化機機械手控制系統(tǒng)設計</p><p> 09/09 22:32 雙輥驅動五輥冷軋機設計</p><p> 09/08 20:36 變位器工裝設計--0.1t普通座式焊接變位機</p><p> 09/28 16:50 疊層式物體制造快
104、速成型機機械系統(tǒng)設計</p><p> 09/08 22:41 可急回抽油機速度分析及機械系統(tǒng)設計</p><p> 09/08 22:42 可移動的墻設計及三維建模</p><p> 10/04 13:25 右出線軸鉆2-Ф8夾具設計</p><p> 10/04 13:23 右出線軸
105、鉆6-Ф6夾具設計</p><p> 09/08 22:36 咖啡杯蓋注塑模具設計</p><p> 10/07 08:33 咖啡粉枕式包裝機總體設計及橫封切斷裝置設計</p><p> 09/09 16:15 啤酒貼標機的設計(總體和后標部分的設計)</p><p> 10/29 13:58
106、 噴油泵體零件的工藝規(guī)程及鉆Φ14通孔的工裝夾具設計</p><p> 08/30 19:39 四工位的臥式組合機床設計及其控制系統(tǒng)設計</p><p> 09/21 13:39 四方罩模具設計</p><p> 08/30 19:42 四組調料盒注塑模具設計</p><p> 10/07
107、23:55 固定座的注塑模具設計</p><p> 09/09 23:52 圓柱坐標型工業(yè)機器人設計</p><p> 09/09 23:48 圓珠筆管注塑模工藝及模具設計</p><p> 10/13 16:36 圓盤剪切機設計</p><p> 09/21 13:25 基于
108、PLC變頻調速技術的供暖鍋爐控制系統(tǒng)設計</p><p> 09/08 22:20 基于pro-E的減速器箱體造型和數(shù)控加工自動編程設計</p><p> 08/30 18:00 基于PROE的果蔬籃注塑模具設計</p><p> 08/30 19:37 基于UG的TGSS-50型水平刮板輸送機---機頭段設計</p&
109、gt;<p> 09/21 15:16 塑料油壺蓋模具設計</p><p> 09/09 22:41 塑料膠卷盒注射模設計</p><p> 10/07 09:25 多功能推車梯子的設計</p><p> 09/08 21:25 多功能齒輪實驗臺的設計</p><p>
110、08/30 16:32 多層板連續(xù)排版方法及基于PLC控制系統(tǒng)設計</p><p> 08/30 16:30 多層板連續(xù)排版方法畢業(yè)設計</p><p> 08/30 16:42 多用角架擱板的注塑模具設計及其仿真加工設計</p><p> 08/30 16:39 多繩摩擦式提升機的設計</p>&
111、lt;p> 09/08 21:05 大型礦用自卸車靜液壓傳動系統(tǒng)設計</p><p> 09/20 16:27 大型耙斗裝巖機設計</p><p> 09/08 21:01 大批生產的汽車變速器左側蓋加工工藝及指定工序夾具設計</p><p> 10/30 15:42 套筒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攻6-M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柴油機曲軸失較分析論文
- 柴油機曲軸失較分析論文.doc
- 柴油機曲軸失較分析論文.doc
- 柴油機曲軸斷裂分析畢業(yè)設計
- 柴油機曲軸斷裂分析畢業(yè)設計 (2)
- mwm-v6型柴油機曲軸失較分析【2張cad圖紙+畢業(yè)論文】
- mwm-v6型柴油機曲軸失較分析【2張cad圖紙+畢業(yè)論文】
- 柴油機曲軸機械加工工藝畢業(yè)設計
- 畢業(yè)設計---柴油機曲軸的加工工藝的分析與設計
- 柴油機曲軸
- 柴油機畢業(yè)設計
- 柴油機曲軸斷裂分析
- 柴油機曲軸
- 柴油機曲軸
- 柴油機曲軸斷裂分析.doc
- 柴油機曲軸斷裂分析.doc
- 柴油機曲軸機械加工工藝畢業(yè)設計--柴油機曲軸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斜油孔回轉鉆模設計
- 柴油機曲軸的加工工藝畢業(yè)設計18號改
- 畢業(yè)設計--柴油機的設計
- 畢業(yè)設計---175ⅱ型柴油機曲軸加工工藝規(guī)程的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