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設計(論文)-2t裝、出料機的研制--旋轉部件設計(全套圖紙)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2T裝、出料機的研制——旋轉部件設計</p><p>  專業(yè)班級:06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14班 學生姓名: </p><p>  CAD圖紙,聯系153893706</p><p>  摘要 根據設計任務書中給出的技術參數,詳細分析了裝、出料機的旋轉部件的原理和機構,參考懸臂式起重機和各種裝卸機械旋轉部件的原理并根據鍛造車間的

2、特點,通過方案論證以及設計計算最終完成設計任務。</p><p>  裝、出料機旋轉部件的設計有:回轉支承的選型計算、齒輪嚙合傳動的設計計算、機械臂支座的選用計算、電氣控制設計等四部分。回轉支承固定在y方向直線運動的小車上選用三排滾柱式回轉支承(13)系列,型號為:外齒式132.32.1200.002;固定在臺架上的液壓馬達控制一個小齒輪按行星軌跡繞回轉支承運行,回轉支承驅動臺架360度旋轉,轉速3r/min;機

3、械臂支座選用軸直徑d=50mm的四螺柱滾動軸承座;部分用來控制油泵,大車行走、小車行走的電機電氣控制。旋轉部件重量2756kg.</p><p>  本設計所遇到的難點有:回轉支承選型計算和由于工作臺旋轉,而引起的控制線路的布線設計問題。經過查閱資料、認真計算最終采用結構牢固的三排滾柱式回轉支承(13)系列;為使工作臺旋轉范圍大于360度,在回轉支承中間設計一個滑環(huán)機械,使來自大車、小車的電源線路通過滑環(huán)機械引入

4、電氣柜;控制線路也通過滑環(huán)機械到達小車和大車的驅動電機,為保證裝、出料機的運行安全,在控制電路中還設計了大車、小車、旋轉等部件運動的電氣互鎖電路。</p><p>  經設計小組全體人員共同努力,精心設計,本設計達到了設計任務書的要求。</p><p>  關鍵詞:鍛造 裝、出料機 旋轉部件 設計</p><p>  Development of feed a

5、nd exports material </p><p>  machine with 2T——revolving part design</p><p>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tasks are given in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feed and export

6、s material machine revolving part of the principles and institutions, reference cantilever cranes and mechanical handling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rotation principl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ging

7、 workshop,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 programme And the Design of the final design task.</p><p>  Feed and exports material machine revolving part design are: Rotary supports the selection, the design of trans

8、mission gear meshing, bearing the selection, design, electrical control of four parts. Y slewing bearings in the direction of fixed line movement on the car of choice of three rows of rotating roller bearing (13) series,

9、 the model: the tooth-132.32.1200.002; bench fixed in the hydraulic motor control gear on a small planet trajectory Running around the rotary bearing, rotating drive pla</p><p>  The design of the difficulti

10、es encountered by: Rotating Bearing Selection calculation and due to table rotation, caused by the control circuit wiring design problems. after inspection, carefully calculated using the final structure of a solid three

11、 rows of rotating Roller Bearing (13) series for the rotation of more than 360 workstations, in the rotary bearing the middle of a slip ring mechanical design, from the large carts, vehicles of power lines through the in

12、troduction of electrical machine</p><p>  The joint efforts of all the staff of the design team, well-designed, the design of the tasks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p><p>  Key words forging

13、 feed and exports material machine revolving parts design</p><p><b>  引 言</b></p><p>  裝、出料機是鍛造生產中為室式加熱爐裝出鍛件坯料用的常用設備。由于裝、出料機的動作靈活、操作簡單,不僅可以縮短大量輔助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能大大減輕繁重的體力勞動,改善勞動條件

14、,節(jié)省人力,因而受到了廣大鍛造工人的歡迎。</p><p>  本設計的任務是設計一臺額定裝載量為2噸的裝、出料機的旋轉部件,用于鍛造生產過程中。其功能為:在大車、小車的配合下,使置于旋轉臺架上的機械臂部件完成從料場取料,送入加熱爐;從加熱爐取料,送至鍛錘前料臺;從鍛錘前料臺取料,送至成品堆放區(qū)的功能。 </p><p>  在進行調研,了解鍛造生產過程、鍛造生產設備及其工作環(huán)境等的基礎上

15、,結合畢業(yè)設計任務書中的設計依據及要求,對旋轉部件方案進行論證,經分析、討論和設計計算選出了最佳的設計方案。然后分為:回轉支承設計、齒輪嚙合傳動設計、機械臂支座設計、電氣控制設計等四部分,分別進行設計、計算,繪制了旋轉部件裝配圖及部分關鍵零件圖,最終完成了旋轉部件設計。</p><p>  本設計說明書介紹了旋轉部件論證、分析、計算等過程。</p><p>  第一章 裝、出料機的整體論

16、證</p><p><b>  1.1 鍛造車間</b></p><p><b>  1.1.1車間特點</b></p><p>  1、鍛造生產是在金屬灼熱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如低碳鋼鍛造溫度范圍在1250~750℃之間),由于有大量的手工勞動,稍不小心就可能發(fā)生灼傷。 2、鍛造車間里的加熱爐和灼熱的鋼錠、毛坯及鍛

17、件不斷地發(fā)散出大量的輻射熱,鍛件在鍛壓終了時仍然具有相當高的溫度,工人經常受到的侵害。 3、鍛造車間的加熱爐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煙塵排入車間的空氣中,不但影響作業(yè)環(huán)境,還降低了車間內的能見度,對于燃燒固體燃料的加熱爐,情況就更為嚴重,因而也可能會引起工傷事故。 4、鍛造生產中所使用的設備如空氣錘、蒸汽錘、摩擦壓力機等,工作時發(fā)出的都是沖擊力;設備在承受這種沖擊載荷時,本身容易突然損壞,如鍛錘活塞桿的突然折斷,而造成嚴重的傷

18、害事故。 5、鍛工的工具和輔助工具,特別是手鍛和自由鍛的工具、夾鉗等名目繁多,這些工具都是一起放在工作地點的。在工作中,工具的更換非常頻繁,存放往往又是雜亂的,這就必然增加對這些工具檢查的困難。當鍛造中需用某一工具而又不能迅速找到時,有時會“湊合”使用類似的工具,為此往往會造成工傷事故。 6、由于鍛造車間設備在運行中發(fā)生的噪聲和振動,使工作地點嘈雜刺耳.</p><p>  總之,車間的工作環(huán)境相

19、對來說及其的惡劣。</p><p><b>  1.1.2車間布局</b></p><p>  由設計任務書中所述:裝、出料機的覆蓋范圍為:25M×10M。及長邊對加熱爐,另一邊對成品堆放區(qū);其左端對料場,右端對鍛錘前臺。由此繪制車間布局圖1-1如下:</p><p><b>  圖1-1 車間布局</b><

20、;/p><p>  1.2 裝、出料機旋轉部件論證</p><p>  1.2.1 裝、出料機旋轉論證</p><p>  裝、出料機旋轉部件在此工作環(huán)境中要在機械臂伸縮、大車行走、小車行走的協作下共同完成從料場取料,送入加熱爐;從加熱爐取料,送至鍛錘前料臺;從鍛錘前料臺取料,送至成品堆放區(qū)等一系列動作。同時還肩負著旋轉臺架上各部件的防止傾倒的任務。除了保證正常的工作運

21、行,更要保證操作人員人身安全。</p><p>  由于料場、爐子、鍛錘、成品堆放區(qū)在車間的四個方向,這就需要裝、出料機的鉗爪能夠移動到車間的每一個位置,顯然結合塔式起重機的構造,在小車上就必須安放一個旋轉平臺,將鉗爪安放在平臺上,在平臺旋轉的工作中,鉗爪就會觸到車間的各個角落。設計任務書上要求:加熱爐口底沿距地面高度1200mm,鍛錘前料臺高度800mm。基于車間條件的考慮,回轉工作臺整個回轉角度范圍為大于36

22、0度,這就要求機械臂,工作臺,小車,以及大車的高度協調,來滿足設計需要。</p><p>  1.2.2 z軸運動機構方案設計</p><p>  考慮到料場、加熱爐、鍛錘、成品堆放區(qū)位于四個方向,機構需要繞z軸旋轉360度才能完成工作。如圖1-2</p><p>  圖1-2 Z軸旋轉示意圖</p><p>  由機構論證z軸旋轉采用工作臺

23、在小車上旋轉完成,我們考察調研了車載起重機、塔式起重機等設備,決定采用回轉支承。將回轉支承安放于小車平板和工作臺平板之間。如圖1-3</p><p>  圖1-3 回轉支承安放示意圖</p><p>  1-小車平板 2-工作臺平板 3-回轉支承</p><p>  完成z方向的運動采用杠桿。我們在杠桿的轉動中心及支點的選擇提出了兩種方案。方案一:運動中心位于臂筒支

24、腳的頂端,如圖1-4 a所示;方案二:運動中心位于臂筒支腳的末端,如圖1-4 b所示。方案一中,機械臂完全俯下后機械臂前端所能覆蓋到的區(qū)域減小L;而方案二中,機械臂完全俯下后機械臂前端所能覆蓋到的區(qū)域并沒有減小。</p><p>  臂筒的支腳設計也有兩種。結合方案一支腳如圖1-5 a所示,方案二支腳如圖1-5 b所示。在兩個方案中支腳的跨距與相比,方案二中的支腳可以有更多的增加空間,而方案一中的支腳跨距如進一步

25、的增加則會增大運動中心軸的載荷。如圖1-6 所示,支腳的安裝點跨距越大,支腳就越靠近工作臺中心,這樣就會減小支腳對工作平臺的載荷。在方案二中支腳的斜向受力還可以保證工作臺在旋轉的過程中機械臂的穩(wěn)定性。</p><p>  通過上述討論,我們采用方案二。</p><p>  關于機械臂的俯仰的原動力,經過調研考察并結合起重機等設備的結構方式,我們采用在機械臂后端安放液壓缸來實現。</p

26、><p>  圖1-4 機械臂俯仰運動機構圖 圖1-5 支腳</p><p>  圖1-6 支腳安放圖</p><p>  工作臺要支撐起機械臂,為了機械臂在工作中穩(wěn)定,其機械臂前端的支撐可分為左右兩個,加上后邊液壓缸的一個支點構成一個三角形,工作起來是相當平穩(wěn)的。為了更容易操作機器,操作間安放在機械臂的右后側。油箱安放在機械臂的左后

27、側。由于工作臺要旋轉,下面安放回轉支撐來完成轉動。經過調研,我們選用三排滾柱式回轉支承,型號為外齒式132.32.1200.002回轉支承,在工作臺上安放齒輪,將回轉支承帶有齒輪的外圈固定于小車平板,內圈固定與工作臺底面。工作臺上有液壓馬達控制的齒輪旋轉帶動回轉支承旋轉,整個工作臺就會旋轉。由于工作臺上安放的部件比較多,考慮到使用電動機驅動還需要減速、抱閘等附件,占地面積大。所以采用液壓馬達,體積小且運動靈活。</p>&

28、lt;p>  由于工作臺轉動會對控制線路的布線造成影響,在機械臂的下方,回轉支撐的中心部位安放一個滑環(huán),來連接大車、小車通向配電箱的電線。工作臺旋轉速度為3r/min。</p><p>  第二章 裝、出料機回轉平臺設計</p><p>  2.1 回轉支承的選型</p><p>  從節(jié)約成本到提高工作效率的觀點出發(fā),根據回轉支承的結構特點、性能、和適用

29、范圍,我們選定三排滾柱式回轉支承。</p><p>  三排滾柱式回轉支承具有三個座圈上下及徑向滾道各自分開,使得每一排滾柱的負載都能確切地加以確定,能夠同時承受各種載荷,是四種產品樣本中承載能力最大的一種,結構牢固,特別適用于要求較大直徑的重型機械,如斗輪式挖掘機、輪式起重機、船用起重機、鋼包回轉及大噸位汽車起重機等機械上。</p><p>  圖2-1三排滾柱式回轉支承剖物圖 <

30、/p><p>  2.2 回轉支承的計算</p><p>  回轉支承所承受的作用力包括:總軸向力 Fa(),總傾翻力矩M(),在力矩作用平面的總徑向力。選型計算時,靜態(tài)工況下回轉支承所承受的作用力、、和動態(tài)工況所承受的作用力、、應分別計算。如果主機做提升動作,則提升載荷應乘以提升慣性系數K,K=1.25。</p><p>  2.2.1為求總軸向力Fa(),我們先來

31、計算是有那幾個力共同匯成總軸向力的。</p><p><b>  平板質量</b></p><p>  ==1300×1800×60×7.85×=1099kg</p><p>  2)小車后焊接板質量</p><p>  ==1500×2100×30+350&#

32、215;800×30</p><p>  =0.1×7.85×=785kg</p><p><b>  3)加強筋的質量</b></p><p>  ==(4×110×10×1100+2×500×10×110)×7.85×</p&

33、gt;<p>  =( 4.84×+1.1×)×7.85×kg</p><p><b>  =47kg</b></p><p><b>  4)液油壓的質量</b></p><p>  ==700×1500×800×0.85×&l

34、t;/p><p><b>  =700kg</b></p><p>  5)估算油箱上電機、操作室和電氣柜的重量</p><p><b>  =125kg</b></p><p>  所以旋轉部分的質量:</p><p>  =1099+785+47+700+125</p&

35、gt;<p><b>  =2756kg</b></p><p>  由機械臂的設計者計算,得出機械臂部件的重量約為6500kg</p><p>  以至于回轉支承所要承受的總軸向力來自機械臂部件和旋轉平臺以上的部件,</p><p><b>  所以</b></p><p>  =6

36、500+2756=9256kg</p><p><b>  那么總軸向力</b></p><p>  ==9256×9.8≈9(N)</p><p>  為求總傾翻力矩,我們首要就是分析它受的所有力矩。</p><p>  在回轉支承中心左側:</p><p>  在靜態(tài)工況下,最大載荷

37、2噸時,</p><p>  =2000×9.8×4.8=94.08</p><p>  當機器正常工作時,兩個前支架所給的力矩</p><p>  =217×0.5=108.5</p><p>  在回轉支承中心右側:</p><p>  1)當機器正常工作時,后油缸腳架所給的力矩<

38、;/p><p>  =153×0.5=76.5</p><p>  2)油箱里面的液壓油所給的力矩</p><p>  =6.86×1.820=12.5</p><p>  3)回轉后焊接板和加長筋所給的力矩</p><p>  =8.2×0.925=7.6</p><p&

39、gt;<b>  得出總的傾翻力矩</b></p><p>  =94.8+108.5-76.5-12.5-7.6</p><p><b>  =5.98</b></p><p><b>  ≈11()</b></p><p>  2.2.3 三排滾柱式選型計算(徑向力由徑向滾

40、柱承受)</p><p><b>  按靜態(tài)工況選型:</b></p><p>  得出 </p><p>  =9×1.1≈10(N)</p><p>  得出

41、 </p><p>  =11×1.1=12.1()</p><p>  按動態(tài)工況校核壽命:</p><p>  得出 </p><p><b>  =9×1=9(N)</b></p>

42、<p>  得出 </p><p>  =11×1=11()</p><p>  式中:——回轉支承當量中心軸向力,;</p><p>  ——回轉支承當量傾翻力矩,;</p><p>  ——回轉支承靜態(tài)工況下安全系數(見表2-1);</p><p>  ——回轉

43、支承動態(tài)工況下安全系數(見表2-1)。</p><p>  表2-1 回轉支承安全系數</p><p>  2.3 安裝螺栓的強度校核</p><p>  在承載曲線圖中,按靜態(tài)工況計算出來的總軸向力和總傾翻力矩M的交點,應落在所選的8.8級、10.9級、12.9級螺栓承載曲線的下方 ?;剞D支承與主機安裝時,安裝螺栓的預緊力應達到螺栓材料屈服強度的0.7倍。<

44、;/p><p>  選用符合靜態(tài)工況選型計算的工作載荷:</p><p>  =9×1.1≈10(N)</p><p>  =11×1.1=12.1()</p><p>  而螺栓的計算載荷為:</p><p><b>  =9(N)</b></p><p>

45、;<b>  =11()</b></p><p>  按上述計算結果,在承載能力曲線中選擇,可確定選用 132.32.1200.002 回轉支承。</p><p><b>  圖2-2承載曲線 </b></p><p>  1 線為靜態(tài)承載能力曲線</p><p>  8.8、10.9為螺栓承載曲線

46、</p><p><b>  1'-靜態(tài)載荷點</b></p><p><b>  2'-螺栓載荷點</b></p><p>  1' 點在滾道靜態(tài)載荷曲線 1 下方,因此滿足要求</p><p>  2' 點在10.9級螺栓承載曲線下方,因此選擇0.9級螺栓可以滿足

47、要求。</p><p>  第三章 齒輪嚙合傳動的設計</p><p>  3.1 齒輪外嚙合設計</p><p>  3.1.1 齒輪設計主要參數</p><p>  由于工作平臺的旋轉,則需要齒輪和回轉支承進行外嚙合傳動,標準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p><p><b>  1)傳動比i</b&

48、gt;</p><p><b>  采用一級齒輪傳動。</b></p><p><b>  2)齒數Z</b></p><p>  一般設計中取Z>Zmin。齒數多則重合度大、傳動平穩(wěn)、且能改善傳動質量、減少磨損。</p><p>  若分度圓直徑不變,增加齒數使模數減小,從而減少了切齒的加工

49、量且減少了工時。但模數減小會導致輪齒的彎曲強度降低。具體設計時,在保證彎曲強度的前提下,應取較多的齒數為宜。</p><p><b>  3)模數</b></p><p>  模數的大小影響齒輪的彎曲強度。設計時在保證彎曲強度的條件下取較小模數,齒輪保證m≥1.5~2mm。</p><p><b>  4)齒寬系數</b>

50、</p><p><b>  取=0.6</b></p><p><b>  5)螺旋角</b></p><p><b>  設計時取=</b></p><p>  3.1.2 齒輪主要計算</p><p> ?。?)選擇齒輪材料及精度等級</p&

51、gt;<p>  小齒輪選用45鋼調質,硬度為220~250HBS;大齒輪選用45鋼正火,硬度為170~210HBS,由表3-1 :</p><p>  表3-1 常見機器中齒輪的精度等級</p><p>  選8級精度,要求齒面粗糙度Ra≤3.2~6.3um。</p><p>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p><p>

52、  因兩齒輪均為鋼質齒輪,可應用</p><p><b>  d1≥76.43 </b></p><p><b>  求出d1值。</b></p><p>  確定有關參數與系數:</p><p><b>  轉矩T1</b></p><p>  T1=

53、9.55×=9.55×</p><p><b>  =</b></p><p>  2) 載荷系數K</p><p><b>  查表3-2 :</b></p><p>  表3-2 載 荷 系 數</p><p>  注:斜齒、圓周速度低、精度高、齒

54、寬系數小、齒輪在兩軸承間對稱布置時取最小值。直齒、圓周速度高、精度低、齒寬系數大,齒輪在兩軸承間不對稱布置時取大值。</p><p><b>  取K=1.8</b></p><p><b>  3)齒數和齒寬系數</b></p><p>  小齒輪的齒數取為27,則大齒輪齒數=109,因單極齒輪傳動為對稱布置,而齒輪齒面

55、又為軟齒面,由表3-3 :</p><p><b>  表3-3 齒寬系數</b></p><p><b>  選取=1。</b></p><p>  4) 許用接觸應力[]</p><p><b>  由圖查得:</b></p><p><b&

56、gt;  由表3-4 :</b></p><p><b>  表3-4 安全系數</b></p><p><b>  可得=1。</b></p><p><b>  查圖得:</b></p><p><b>  =1,=1.06</b><

57、/p><p><b>  由式</b></p><p><b>  可得:</b></p><p>  故 </p><p>  ≥76.43=76.3</p><p><b>  =58.3mm</b></p><

58、p><b>  ==2.16</b></p><p>  由標準模數表,取標準模數m=2.25mm</p><p><b>  主要尺寸計算</b></p><p>  =m=2.25×27mm=60.75mm</p><p>  =m=12×109mm=1308mm<

59、;/p><p>  =1×60.75mm=60.75mm</p><p>  經圓整后取=65mm.</p><p>  =+5mm=70mm</p><p>  a=m()=×12(27+109)=816mm</p><p>  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p><p><

60、;b>  由式</b></p><p><b>  得出,</b></p><p><b>  如≤則校核合格.</b></p><p> ?。?) 驗算齒輪的圓周速度V</p><p><b>  3m/s</b></p><p>

61、  根據經驗選8級精度是合適的。</p><p>  3.2 液壓馬達轉矩計算</p><p>  計算校核后:由大齒圈=109,模數m=12,小齒輪=27</p><p><b>  平板回轉轉速</b></p><p><b>  n=3r/min</b></p><p&g

62、t;<b>  馬達輸出轉速</b></p><p>  =3~60r/min</p><p><b>  馬達輸出轉速</b></p><p>  =3×=3×≈12r/min</p><p>  =60×=60×≈240r/min</p>&

63、lt;p><b>  排量Q</b></p><p>  =1900mL/r×12r/min=23L/min</p><p>  =1900Ml/r×240r/min=456L/min</p><p><b>  馬達轉矩M</b></p><p>  ×0.85

64、=×0.85=38×0.85=32KW</p><p>  M=9549×=9549×= </p><p>  第四章 機械臂支座設計</p><p>  4.1 機械臂支座選取直徑計算</p><p>  通過前兩支承單腳108.5KN所施加力通過機械臂支座,為避免軸不被壓彎,對機械臂支座進行設計。

65、</p><p>  對機械臂支座進行計算,先分析它所承受的力,我們來設計并確定它的軸直徑。</p><p>  根據軸承受力情況分析,因軸承受單剪力,故剪切面上的剪力,剪切面積,由軸的材料得知:,,軸承座的底板厚度t=8mm。</p><p> ?。?)根據剪切強度條件設計軸直徑</p><p>  由式

66、 </p><p><b>  可得</b></p><p><b>  有 </b></p><p><b>  =48mm</b></p><p><b>  取d=50mm</b></p><p> ?。?)根據

67、擠壓強度條件設計軸的直徑</p><p>  軸上、下部擠壓面上的擠壓力,擠壓面積,</p><p><b>  由式: </b></p><p><b>  得</b></p><p><b>  有</b></p><p><b>  =3

68、3mm</b></p><p>  選d=50mm,可同時滿足擠壓和剪切強度的要求。</p><p>  4.2 機械臂支座的安裝</p><p>  計算出機械臂支座軸的直徑后,我們選定用帶緊定套軸承的四螺柱滾動支座,因為平板可以提供一定面積的接觸面供支座安裝,減少了因接觸面少而引起的支撐彎曲。</p><p>  機械臂支座

69、安裝前,也應進全面清洗檢查。將支座內腔用刮刀將臟物刮去,用布蘸汽油或溶劑將臟物擦凈,觀看有無裂紋及砂眼,以防止在運行中出現滲油。</p><p>  軸承蓋與支座接合面,支座與軸承擋油圈結合面應進行研刮配合,并用塞尺檢查,其間隙不得大于0.03毫米。</p><p>  放置支座的底板表面也要清理干凈,不應有碰傷、銹蝕和毛刺。緊固支座的螺釘及座板螺紋均要他細檢查,并試擰螺釘檢查是否過緊或禿

70、扣。</p><p>  軸承和底板之間必須墊以絕緣墊板或金屬墊片,金屬墊片用來調整座水平位置。以調整該單支承和相聯結的平板的相對位置。金屬墊片是由0.08~3毫米的金屬薄板制成。絕緣墊板是由布質層壓板或玻璃絲層壓板制成。放置絕緣墊板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軸電流的危害。絕緣墊板應比軸承座每邊寬出5~10毫米,厚度為3~10毫米。</p><p>  除在軸承和底板之間放置絕緣墊板之外,同時將螺釘

71、和穩(wěn)釘也應加以絕緣。絕緣墊圈用厚度2~5毫米玻璃絲布板制成,其外徑比鐵墊圈外徑大4~5毫米。與支座相接的油管接盤絕緣墊可用厚度為1~2毫米橡膠板制成。</p><p>  調整軸在機械臂支座的位置,是從最邊上的軸承座開始,用水平尺放在支座面上來檢查這些平面的水平度。用經緯儀或水平儀檢查幾個支座的平面是否在同一水平面內,及用線錘等方法找正各軸承中心是否在同一軸線上</p><p>  按上述

72、方法進行軸承座的調整工作,消除偏差的過程中,應用于千斤頂式的工具來移動支座,切勿采有撞擊、錘打的方法。用此法調整支座的精度誤差約在0.5~1.0毫米之內。</p><p>  應當指出:此次支座的安裝調整僅僅是預調,在定心時還要調整以達到軸心線一致的要求。支座預調好后,只是將螺釘均勻地擰緊(按對角循環(huán)擰緊),而絕緣套管和穩(wěn)釘可暫時不放,等定心工作最后完成或試車前再放。</p><p>  

73、裝、出料機電氣原理設計</p><p>  5.1電氣控制線路設計</p><p>  考慮電路各種保護與聯鎖,有必要設置如下環(huán)節(jié):</p><p><b>  SB1――總開關;</b></p><p>  FU1――熔斷器作短路保護作用;</p><p>  FR1――熱繼電器對電動機起過載保

74、護作用;</p><p>  KM1的常開觸點,在線圈得電時構成自鎖;</p><p>  KM5 和KM6的常閉觸點――大車正轉與反轉的電氣互鎖;</p><p>  KM7 和KM8的常閉觸點――小車正轉與反轉的電氣互鎖;</p><p>  HA――電鈴,在造作錯誤時起到報警作用。</p><p>  工作原理:

75、用倒順開關控制大車電動機和小車電動機的正反轉</p><p>  在主電路中,采用兩個接觸器,即正轉用接觸器KM5和反轉用接觸器KM6,當接觸器KM5的主觸點閉合,三相電源的相序按L1、L2、L3接入大車電動機,大車電動機將正轉。而當KM6的主觸點閉合,則三相電源按L3、L2、L1接入電動機,電動機將反轉。</p><p>  由主電路知,若KM5和KM6的主觸點同時閉合時,將會造成L1和

76、L3兩相電源短路,這是絕對不容許發(fā)生的。因此,要使電路安全可靠地工作,最多只允許一個接觸器工作,要實現這樣的控制要求,我在控制電路中,將KM5和KM6的動斷輔助觸點分別串接在KM6和KM5的工作線圈電路里,構成互鎖電路。起到了保護作用,從而保證了電路可靠的工作。類似,制成圖5-1、5-2:</p><p>  圖5—1 電氣原理 </p><p><b>  圖5—2 電氣原理&

77、lt;/b></p><p><b>  設計小結</b></p><p>  通過小組討論,方案論證,以及指導老師的指導,裝、出料機旋轉部件設計完成。當2T裝、出料機正常運行時,工作臺可完成大于360度自由旋轉,電氣控制可完成操作大車、小車的自由行走,完成從料場取料,送入加熱爐;從加熱爐取料,送至鍛錘前料臺;從鍛錘前料臺取料,送至成品堆放區(qū)等一系列動作。不僅可

78、以提高機械化程度,縮短輔助工作時間,提高生產效率;還可減輕繁重的體力勞動,改善勞動條件,節(jié)省人力;節(jié)約燃料與金屬消耗;還可用于裝出毛坯料,還可用來搬運胎具和堆放工件。</p><p><b>  致 謝</b></p><p>  本畢業(yè)設計雖然凝聚著自己的汗水,但這和導師的指引以及張陽、白俊凱、王超、張怡鑫等同學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這次畢業(yè)設計中遇到了很多的難題

79、,最終還是被一一的攻破了。當我打完畢業(yè)論文的最后一個字符,涌上心頭的不是長途跋涉后抵達終點的欣喜,而是源自心底的誠摯謝意。我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路留生高級工程師,對我的構思以及設計的內容不厭其煩的指導和悉心指點,使我在完成論文的同時也深受啟發(fā)和教育。在今后的路途中,定會將這種求真、務實、嚴謹的態(tài)度融入到生活、工作中!</p><p>  在設計結束的時候,向所有關心和支持過本設計的人表示最誠摯的祝福和感謝。<

80、/p><p>  在設計中由于自己所學有限,還有很多不理解的東西,因此,設計之中的不足之處,敬請老師給予批評指正。</p><p><b>  參考文獻:</b></p><p>  [1].成大仙.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軸承.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p><p>  [2].趙韓、黃康、陳科.機械系統設計. 高等教育出

81、版社.2005 </p><p>  [3].欒學鋼.機械基礎機械設計基礎實訓指導.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p><p>  [4].張雪梅.電機設備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p><p>  [5].東北工學院機械設計教研室.機械零件設計手冊.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1974 </p><p>  [6].

82、劉鴻文.材料力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p><p>  [7].姜繼海、宋錦春、高常識.液壓與氣壓傳動.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 </p><p>  [8].工程力學學科組.工程力學.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3</p><p>  [9].王春燕、陸鳳儀.機械原理.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2</p><p> 

83、 [10].吳宗澤.機械設計.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2001 </p><p>  [11].藍汝銘.機械制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p><p>  [12].張質文、虞和謙、王金諾.起重機設計手冊. 中國鐵道出版社. 2001 </p><p>  [13].《機械設計手冊》聯合編寫組.機械設計手冊 上冊(第一分冊).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84、 1979 </p><p>  [14].《機械設計手冊》聯合編寫組編.機械設計手冊 上冊(第二分冊).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1979 </p><p>  [15].《機械設計手冊》聯合編寫組編.機械設計手冊.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1979 </p><p>  [16].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液壓控制.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p><p>

85、;  [17].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液壓傳動.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p><p>  [18].M·舍費爾 G·帕耶爾 F·庫爾茨.范祖堯 倪慶興 馬圣哲 .譯起重運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88</p><p>  [19].陳位宮.工程力學·多學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p><p>  [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