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博物館陳列形式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川菜博物館陳列形式設計</p><p><b>  摘要: </b></p><p>  川菜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歷史文化現(xiàn)象和技藝傳承方式。那么,怎樣通過博物館陳列來全面展示川菜的技藝、經驗和精神?內容、主題和形式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本文只對形式問題進行解讀。首先對川菜博物館陳列形式設計中的原則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以地域文化符號構

2、建陳列空間、以川菜主題特色塑造展示環(huán)境和以情景化、體驗性營造動態(tài)場景”三條設計原則。然后通過“內容理解、空間規(guī)劃、氛圍營造和陳列布置”四種關聯(lián)性設計方式,對川菜博物館陳列形式設計中的方式問題進行論述。最后,運用“原則和方式”開展成都川菜博物館《典藏館》陳列形式設計實踐。 </p><p><b>  關鍵詞: </b></p><p>  川菜 博物館陳列 原則 方式

3、 成都川菜博物館 </p><p>  川菜作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淵源。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文化的復蘇驅使著我們更加關注這種技藝、經驗和精神。博物館的存在為這些內容的留存和發(fā)揚提供了重要的場所和方法。川菜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歷史文化現(xiàn)象和技藝傳承方式。那么,怎樣通過博物館陳列來全面展示川菜的技藝、經驗和精神?內容、主題和形式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本文只對形式問題進行解讀。博物館陳列形式

4、設計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通過對空間的合理規(guī)劃裝飾和對展品本身的解讀性呈現(xiàn),讓觀眾獲得良好的參觀氛圍和興趣。川萊博物館陳列設計同樣要遵循這一客觀規(guī)律。 </p><p><b>  一、設計原則 </b></p><p>  1.以地域文化符號構建陳列空間 </p><p>  川菜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風格,這種獨特風格的

5、形成離不開巴蜀大地的地理環(huán)境、文化歷史的熏陶和孕育。川菜既是巴蜀文化的產物,又是這―文化最為形象和生動的承載者、傳遞者。在川菜博物館陳列形式設計中,對地域文化的有效運用可以塑造陳列空間的個性特征和文化內涵。地域文化需要通過視覺符號予以表達,這些視覺符號可以從當?shù)刈罹叽硇缘淖匀?、人文景觀中提煉形象、結構、材料、色彩、肌理、材料、圖像等物質載體進行再創(chuàng)作,獲得全新的視覺語言來構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陳列空間。例如,川菜飲食活動主要場所是在民居建

6、筑內,在博物館內借用四川傳統(tǒng)建筑特有的空間結構和建筑材料,如天井、挑檐、院落、木材、青磚、石灰、青瓦等,有助于構建獨特的空間尺度和形態(tài)。 </p><p>  2.以川菜主題特色塑造展示環(huán)境 </p><p>  陳列形式設計的目的在于根據陳列內容,創(chuàng)造完美藝術形式來表現(xiàn)和強化主題。在川菜博物館陳列形式設計中,應該為川菜展示內容尋找相應的表現(xiàn)形式,在形式結構和藝術氛圍中傳遞出川菜主題特色,

7、使川菜文化得到廣泛傳播、深入人心。主題特色展示環(huán)境的塑造,應該繼承和發(fā)揚川菜民俗文化傳統(tǒng),在展示環(huán)境中抽象化、符號化地提煉川菜民俗文化,最終通過色彩、形態(tài)、材質等視覺語言來表達。例如,在局部空間可以運用紅色、灰色來表達川菜麻辣特點,也可以從餐飲用具提煉形、色、意來裝飾空間等。 </p><p>  3.以情景化、體驗性營造動態(tài)場景 </p><p>  相對于文物類展館中的精美展品,餐飲用

8、具就略顯平庸。這種客觀條件使得單一的展柜式陳列就顯得呆板和無趣,情景化、體驗性營造動態(tài)場景可以解決這種缺憾。動態(tài)場景可以使展覽從單純的看文物轉變?yōu)橛形奈?、有故事、有情?jié)、有參與的沉浸式、體驗式觀看。川萊博物館中“川菜技藝”內容特別適合以情景化、體驗性營造動態(tài)場景來表現(xiàn):一種川菜從原材料到出鍋盛盤,需要經過選料、刀工、搭配、烹調四大工序,但是在博物館內,不可能出現(xiàn)真實的廚師在制作真實的菜肴。這種情況下,可以在空間中搭建真實的廚房、客堂等場

9、地,配合雕塑、展柜、展板、多媒體互動裝置、燈光等,營造出亦真亦幻的情景化空間。觀眾置身其中,既受到環(huán)境的引導融入展示情景中,又可以參與多媒體互動,或選材、或切萊、或煎、或炒……制作出一道道色香味美的川菜。 </p><p><b>  二、設計方式 </b></p><p><b>  1.內容理解 </b></p><p&g

10、t;  內容決定形式是博物館陳列設計的特殊準則。在川菜博物館陳列設計開始之前,應該充分理解川菜展覽大綱中的每一個部分、每個單元以及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此基礎上才能開始設計工作。例如,通過理解展覽大綱,可以知道每一個部分、單元中餐飲用具的數(shù)量、級別、年代等數(shù)據,從而根據這一數(shù)據,在空間規(guī)劃時,餐飲用具的數(shù)量多、級別高的單元,以展柜、文物為主,反之以展墻、圖文為主。 </p><p><b>

11、;  2.空間規(guī)劃 </b></p><p>  陳列藝術離不開空間形態(tài),是對空間重新進行規(guī)劃分布、組織利用的視覺藝術。川菜博物館空間規(guī)劃應服從建筑本身的形態(tài)和結構,以空間功能和川菜展示內容為主導,劃分各展區(qū)空間形態(tài)和大小,通過形態(tài)大小、材質色彩等視覺元素將展示信息傳達給觀眾。川菜陳列的空間規(guī)劃有以下幾點原則:一是展示功能完備。從宏觀來說,川萊博物館功能空間可分為公共空間、陳列空間、輔助空間等。從微觀

12、來說,公共空間要考慮詢問、休息、指示等功能。陳列空間要考慮展柜展臺、道具設備等功能。二是覽線合理暢通。合理暢通的覽線能夠引導游客適時參觀,提高觀看效率和緩解觀看疲勞。三是空間動靜結合。川菜博物館既有展品又有圖文,在以展品為主的單元,空間應該安靜純粹,突出展品的重要性;在以圖文為主的單元,空間應該靜中有變,從形式上來吸引參觀者。 </p><p><b>  3.氛圍營造 </b></p

13、><p>  氛圍營造是表現(xiàn)主題的最佳手段,恰當?shù)姆諊梢杂行У囊龑в^眾進入角色,較快的進入參觀狀態(tài)。川菜博物館陳列空間的氛圍營造不可過于花哨以博人眼球,造型、色彩、材質方面的運用應該符合歷史人文類博物館陳列特點。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做以下考慮:一是對四川傳統(tǒng)建筑的借用,空間結構、建筑材料、形態(tài)色彩在川菜博物館空間中重復使用,可以獲得地域氛圍。二是對餐飲器皿的借用,對碗、筷、壇等器皿或放大、或陣列、或解構重組,可以獲得雕

14、塑感極強的裝置造型。三是餐飲空間環(huán)境的原狀復制,真實的人物、事件、物品等可以創(chuàng)造出真實氛圍。 </p><p><b>  4.陳列布置 </b></p><p>  博物館陳列的本質還是把展示內容布置在空間中,這一過程是集文化性、藝術性和技術性于一體的設計活動。陳列布置主要包含實物布置和圖文設計。   1)實物布置 </p><p>  川

15、菜博物館內的實物布置是對餐飲器皿和仿真菜品的組合擺放,根據展覽大綱所列餐飲器皿的年代、級別、數(shù)量、大小,在展柜內進行科學、藝術的布置,形成重點突出、高低錯落、疏密有序的視覺效果,使毫無生氣的實物傳達出內涵信息,產生新的意味。 </p><p><b>  2)圖文設計 </b></p><p>  博物館圖文設計包含展墻畫面設計、展品說明牌設計、多媒體界面設計等。川菜

16、博物館屬于歷史人文類博物館,而歷史人文類博物館圖文設計,構圖應該穩(wěn)重,大氣,突出歷史人文的沉淀;色彩多選用中性雅致的顏色。所以,在川菜博物館中,圖文設計應該既有傳統(tǒng)意味,又有現(xiàn)代形式感。版面構圖簡潔大氣、圖文編排精致儒雅,色彩可以選用暗紅、褐色、棕黃等中性暖色。 </p><p>  三、成都川菜博物館《典藏館》陳列形式設計 </p><p>  成都川萊博物館是以菜系文化為陳列內容的主題

17、博物館,位于成都市郫縣古城鎮(zhèn),博物館內分典藏館、互動演示館、品茗休閑館、灶王祠、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區(qū)等,占地約40畝,藏品6000余件。筆者以《典藏館》為實踐對象,進行陳列設計。 </p><p><b> ?。ㄒ唬┑洳仞^現(xiàn)狀 </b></p><p>  典藏館面積12000平方米,陳列展出3000多件各個時代川菜飲食器皿。整個展廳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內容設計比較薄

18、弱和散亂。對川萊歷史文化展示不夠,展品太多太雜,應該選擇品相和級別相對高一點的展品進行展示。此處可以參考筆者撰寫的《川菜展示資源調查報告》。二是陳列形式設計陳舊,制作粗糙,不具備現(xiàn)代博物館的審美要求。1、典藏館陳列采用全通柜形式。室內展區(qū)整體采用全通柜的優(yōu)勢在于能擺放更多的實物,但是它的弊端卻遠大于優(yōu)勢。首先是主次不分、游線不暢,游客在觀看的時候難于顧忌前后左右。其次,形式單一,展示手段貧乏。2、在展品擺放、圖文設計上層次不明、凌亂不堪

19、。3、在制作工藝上材料單一老舊,作工粗糙。(圖1) </p><p><b> ?。ǘ└脑旆桨?</b></p><p>  《典藏館》的陳列形式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性工作,由于篇幅有限,筆者選取部分節(jié)點方案進行解讀。 </p><p><b>  1.空間營造 </b></p><p>  川菜博物館

20、所在地域成都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悠久,歷史燦爛。兩千多年的的建城歷史中,留下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寬窄巷子等遺跡,形成了獨特的川西民居建筑。在《典藏館》空間營造中,可以提取“青磚、白墻、灰瓦、門頭、石板、天井、老樹”等建筑元素。(圖2) </p><p><b>  2.復原場景 </b></p><p>  博物館陳列中的“場景”是通過實物與場景的組合,

21、塑造一個特定的情節(jié)場面,表現(xiàn)陳列主體活動的環(huán)境,及主體與環(huán)境中各種客體的相互關系。在《典藏館》中,復原場景可以打破單一展柜陳列的呆板和無趣。在設計中,選擇清末明初的“名館名菜、前堂后廚、小吃攤點、壩壩宴”等有史可查的節(jié)點進行場景復原,并將清末及民國時期的文物和川菜制作多媒體互動與場景結合展示。例如,在《前堂后廚》場景復原中,設計民國某一“隨堂便飯類紅鍋館子”內景,前為就餐客堂,后為廚房,來展現(xiàn)民國時期川菜飯館基本格局和川菜制作過程。場景

22、中,石板地面、剝蝕的木柱、斑駁的白墻和青磚、褪色朱漆的雕花門窗……,無不滲透著民國時代的原汁原味。前堂桌面擺放的碗筷、仿真菜,食客和堂倌仿真雕塑,后廚物架、灶臺和柵板上的文物、圖片、文字,廚師仿真雕塑,無不傳遞著川菜的相關信息。(圖3) </p><p><b>  3.多媒體 </b></p><p>  多媒體設計是通過計算機或其他硬件設施模擬真實世界,如4D影院

23、、360度幻影成像、多媒體互動裝置等。川菜博物館中的多媒體既是為了更好的展示川菜的技藝、經驗和精神,也是觀眾參與互動的重要平臺,一些重要的、有趣的、可動的內容節(jié)點可以選擇多媒體展示。例如,在《前堂后廚》場景復原中,可以設置一個多媒體虛擬灶臺,模擬廚房互動參與系統(tǒng)。虛擬灶臺精選三大獨具特色的川菜名肴――回鍋肉、麻婆豆腐和開水白菜供觀眾進行烹飪制作,以展示川菜“博采眾長”的多樣性。游客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篩選、組合配料,把握火候,“十指不沾陽春

24、水”,便“料理”出這三道川菜名肴,并有大廚為其打分。(圖4) </p><p><b>  結語 </b></p><p>  博物館內的川菜展示,不是臨時、單一的展示川萊的某一方面,而是固定、綜合的展示川菜的歷史文化、技藝傳承、發(fā)展趨勢等多方面內容。有意識的圍繞巴蜀地域特色和展示內容特色,開展空間規(guī)劃、氛圍營造、陳列布置等工作,有助于提高陳列水平,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