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風格建筑論文1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洛可可風格建筑論文洛可可藝術概念從詞源來看,rococo一詞與法語rocaille(巖狀飾物)相關。早在17世紀,法語rocaille一詞常用以稱謂巖洞,(也有一說即文藝復興時代傳到意大利的中國假山設計),和庭園中的貝殼細工,travailderocaille(巖狀工藝)為travail的同意語。洛可可即由「巖狀工藝」和「貝殼工藝」引伸而來,指室內裝飾、建筑到繪畫、雕刻以至家具、陶瓷、染織、服裝等各方面的一種流行藝術風格。洛可可的另一種

2、解釋初見于《法蘭西大學院詞典》,指為「路易十四至路易十五早期奇異的裝飾﹑風格和設計」。有人將「洛可可」與意大利「巴洛克」相關連,把這種「奇異的」洛可可風格看作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和頹廢階段。。1、意義與背景洛可可藝術(Rococoart)是法國十八世紀的藝術樣式,發(fā)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時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時代,風格纖巧、精美、浮華、繁瑣,又稱「路易十五式」。洛可可是相對于路易十四時代

3、那種盛大﹑莊嚴的古典主義藝術的,這種變化和法國貴族階層的衰落,與啟蒙運動的自由探索精神(幾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產階級的日漸興盛有關洛可可風格反映了法國路易十五時代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纖巧、精美又浮華、繁瑣,別稱為「路易十五式」,一度風靡歐洲。洛可可風格的裝飾多用自然題材作曲線,如卷渦、波狀和渾圓體;色彩嬌艷、光澤閃爍,象牙白和金黃是其流行色;經常使用玻璃鏡、水晶燈強化效果?,F了沒落貴族階層頹喪、浮華的審美理想和思想情緒。他們受不了

4、古典主義的嚴肅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囂放肆,追求華美和閑適。洛可可一詞由法語rocaille演化而來,原意為建筑裝飾中一種貝殼形圖案。1699年建筑師、裝飾藝術家馬爾列在金氏府邸的裝飾設計中大量采用這種曲線形的貝殼紋樣,由此而得名。洛可可風格最初出現于建筑的室內裝飾,以后擴展到繪畫、雕刻、工藝品和文學領域。洛可可建筑風格的特點是:室內應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瑣,不像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艷。德國南部和奧地利洛

5、可可建筑的內部空間顯得非常復雜。洛可可裝飾的特點是:洛可可建筑風格的特點是:室內應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瑣,不像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艷。德國南部和奧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內部空間顯得非常復雜。細膩柔媚,常常采用不對稱手法,喜歡用弧線和S形線,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為裝飾題材,卷草舒花,纏綿盤曲,連成一體。天花和墻面有時以弧面相連,轉角處布置壁畫造型的比例關系偏重于高聳和纖細,以不對稱代替對稱,頻繁地使用

6、形態(tài)與方向多變的曲線和弧線,排斥了以往那種端莊和嚴肅的表現手法。在室內常用大鏡子作裝飾。在裝飾紋樣中,大量運用花環(huán)和花束、弓箭和箭壺以及各種貝殼圖案。色彩明快,愛用白色和金色組合色調。在室內裝飾和家具配置上,造型的結構線條具有婉轉、柔和、造型優(yōu)雅和安逸等特點。。為了模仿自然形態(tài),室內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變化萬千,但有時流于矯揉造作。室內墻面粉刷,愛用嫩綠、粉紅、玫瑰紅等鮮艷的淺色調,線腳大多用金色。室內護壁板有時用木板,有時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