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ā穇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前言卷:在中國小說史上,《孽?;ā肥且徊慨斨疅o愧的文學名著。它的出版,曾于20世紀初期的文壇引起轟動,在不長的時間里,先后再版10余次,“行銷10萬部左右,獨創(chuàng)記錄”(范煙橋《孽?;▊扔洝罚?。專家的評論亦頗為熱烈,著名小說研究專家蔣瑞藻在《小說枝談》中,轉引《負暄瑣語》的評論說:“近年新撰小說風起云涌,無慮千百種,固自不乏佳構。而才情縱逸,寓意深遠者,以《孽?;ā窞榫揠?。”一代古文大師、著名外國文學翻譯家林琴南,對之推崇備至,“嘆為奇絕

2、”。魯迅對此書亦多有褒揚。然而,不同的聲音亦復有所聞:胡適以為:“《孽?;ā芬粫删拥诙鳌?。一部小說不僅引起一般讀者的廣泛興趣,以至一版再版,并且招來諸多文化名人評頭品足,這確乎是一件極有趣的現象。我們今天的讀者,盡可以放開自己的眼光去鑒賞,去評判。為了有助于朋友們閱讀,不妨對作者的經歷,成書的過程,以及小說諸般特征略作評介如下:作者曾樸,初字太樸,后改字孟樸,筆名東亞病夫,病夫國之病夫等。江蘇常熟人。生于1872年,卒于193

3、5年。他生活的年代,恰是中國社會充滿了動蕩與變革的時代。而曾樸又是一個生性敏感、熱心國事之人,因此而隨時代大潮的激蕩而沉浮。他19歲即考中秀才,次年中舉,可謂少年得志,名震鄉(xiāng)里。轉年即赴京應試,卻因試卷墨污而名落孫山。隨即捐官內閣中書,留京供職。越2年,爆發(fā)了甲午海戰(zhàn),中國一敗涂地,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消息傳來,國人震驚。曾樸懷抱憂國憂民之志,難耐內閣中書的閑散空曠,立志進入外交界,以實現“為國宣勞”的人生理想。為此

4、,而入同文館學習法文。至1896年,負責外交事務的總理衙門招考章京,曾樸雖以“異才”而聞名京師,卻因不為內閣衙門保舉而不得應試資格。其壯志難酬,悲憤至極,拂袖出京而去。次年,至上海創(chuàng)辦實業(yè),適逢譚嗣同、林旭等維新志士聚集滬上,謀劃變法革新。曾樸為之所動,與譚、林諸君朝夕相聚,籌謀新政。1808年,應康有為、梁啟超相召,譚、林等北上京師。曾樸則因父親喪葬瑣事尚未料理清楚而滯留滬上。不久,變法失敗,譚、林諸君殉難。曾樸聞訊不勝驚恐,迅即由瀘

5、返鄉(xiāng)。鄉(xiāng)居期間,與開明士紳丁祖蔭、徐念慈、張鴻等人,倡導新式教育,雖遭頑固勢力百般阻撓,但最終還是沖決各種阻力,創(chuàng)辦了常熟第一所小學。又自辦日文講習班,聘日籍教師任課。1903年再赴上海,經營繭絲業(yè),因受外絲傾銷的沖擊,折本而罷。次年,轉入出版業(yè),創(chuàng)辦“小說林社”,出版中外小說。1907年又創(chuàng)辦《小說林》月刊。1908年因資金周轉不靈,出版社被迫關閉。即在曾樸從事出版業(yè)的同時,亦未曾中斷政治活動,他曾參加張謇、孟昭常等人為中心的預備立憲

6、公會,積極倡導君主立憲制。到1909年,清政府已處四面楚歌的境地,曾樸卻應大官僚端方之聘,進入兩江總督衙門,做了幕僚。次年,又因端方保薦,以候補知府身份,先后在杭州、寧波任職。辛亥革命后,被選為江蘇省議員,又歷任官產處處長、財政廳廳長、政務廳廳長等職。直至國民革命軍北伐至江蘇,才終止了官場生涯。1927年重操舊業(yè),創(chuàng)辦“真善美”書店,并出版發(fā)行《真善美》雜志。至1931年,復以資金不能流轉而歇業(yè)。隨即由瀘返鄉(xiāng),4年后結束了他坎坷曲折的人

7、生歷程。這里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終其一生,始終熱衷于學術研究與文學創(chuàng)作,著述達數10種之多,而尤以《孽?;ā夫懵曋型?,藝術魅力歷久而不衰?!赌鹾;ā返某蓵^程,亦如同它的作者人生歷程那樣,復雜而又曲折。第一、二回發(fā)表于1904年留日青年在東京創(chuàng)辦的《江蘇》雜志第8期,而作者并不是曾樸而是金松岑。金氏以愛自由者為筆名刊發(fā)兩回之后,又寫成4回,遂以6回書稿寄送好友曾樸商酌。曾樸以為題材尚好,只是格局過于狹隘,建議作大的修改,使之“盡量容納30

8、年來的歷史”。金氏以為寫小說非己所長,則順水推舟,任由曾樸去修改、續(xù)寫。曾樸遂埋首案頭3月余,得20回(含對金氏6回徹底改寫)。1905年由日本翔鸞社分兩集出版發(fā)行。至1那才算得個經濟……”一番話足以振聾發(fā)聵,直令狀元郎茅塞頓開。隨后,金雯青又應邀赴一品香會客,席間聽薛淑云(影射薛福成)、王子度(影射黃遵憲)等人“議論風生,都是說著西國政治學藝”,不由暗自慚愧,想道:“我雖中個狀元,自以為名滿天下,哪曉得到了此地,聽著許多海外學問,真是

9、夢想沒有到哩!從今看來,那科名鼎甲是靠不住的,總要學些西法,識些洋務,派入總理衙門當一個差,才能夠有出息哩!”由此意味深長的心理剖白,可見在上海這等開放的城市,學西法、識洋務在知識界已成為時尚。時代畢竟前進了,傳統(tǒng)的詞章考據之學,已遠遠不足以敷用,洋務思想應運而生,盛行于世,思想文化演變之跡甚明。然而,洋務思想自有其先天的不足,它只承認西方各國的船堅炮利及科技的進步,而無視其政治體制較之封建專制亦同樣具有的進步性和優(yōu)越性。這種輕本而重末

10、的致命弱點,隨著時代的推移而愈益為人們所認識。代之而起的則是以政治體制變革為實質內容的維新變法的思潮。到18回有關“談瀛會”的描敘,就十分清晰地表現了這一思想文化變遷的足跡。從第2回寫金雯青衣錦還鄉(xiāng)、途經上海聆聽薛淑云、王子度的洋務高論,到18回敘及金雯青由俄返國途經上海參加“談瀛會”,其間經歷了20余年的時間,這期間思想文化界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康有為的維新變法思想開始在社會傳播,同時,從洋務派中亦分化出一批具有變法思想的改良派?!罢勫?/p>

11、會”上,依然是薛淑云、王子度一班人,而其政治見解較20年前大有進步?!罢勫瓡钡闹行脑掝}是:“吾今自強之道,究以何者為先?”圍繞此論題,各抒高見?;蛞詾榱幫饨粰酁榧眲眨换蛞詾楫斠跃毐鵀槭滓?;或以為發(fā)展經濟為基礎;而最具說服力的論辯,則是以為必以政體變革為第一。而此論實際上最終成為諸名士的共識。毫無疑問,它屬于改良主義的新思潮。小說寫到第29回,所反映的時代背景,已是19世紀末期甲午海戰(zhàn)之后的情狀。北洋海軍乃洋務運動的產物,海上一場惡戰(zhàn)

12、,竟不抵島國日本,幾至全軍覆沒。這沉痛的教訓給思想文化界以極大的震動,通達之士為之猛醒,他們清醒地意識到:政體不變革,單是辦辦洋務,終究是難以拯救衰敝的祖國。這種以變革政體為核心內容的維新思想,在甲午海戰(zhàn)之后頗為盛行一時。與此同時,更有一些思想激進的知識分子,他們以為清朝政府已經腐敗透頂,頑固派勢力在朝廷占居絕對優(yōu)勢,以和平的方式去變革政體,只不過是浪漫的幻想,最終難以付諸實踐。那么,他們的政治主張又當如何呢?第29回敘及革命派領袖人物

13、楊云衢(影射楊鴻飛)的演講辭,從而明確揭示了革命派政治主張的本質內容:“現在的中國少不得革命的了!但是不能用著從前野蠻的革命,無知識的革命。以前的革命,撲了專制政府,又添一個專制政府,現在的革命,要組織我黃帝子孫民族共和的政府?!焙茱@然,這種以“推翻專制,建立共和”為核心的政治主張,比之于維新思想來得更為激烈,亦更為切實!但是,在小說所描寫的那個特定時代,革命派思潮尚未風靡社會。第29回敘及革命中堅人物陳千秋只身赴滬,試圖聯絡同志,發(fā)展

14、革命力量,而結果卻令他大為失望。偌大一個上海,竟難覓知音。且不論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浪子以及惟知買進賣出、膽小怕死的商販,即使“大家推崇的維新外交家王子度,也只是主張廢科舉,興學堂;眾人驚詫的改制新教王唐猷輝(影射康有為),不過說到開國會,定憲法。都是扶墻摸壁的政論,沒一個揮戈回日的奇才”。陳千秋的憂憤,既表達了對維新派切中肯棨的批判,又反映了革命派思想尚缺乏知音的時代特征。革命派思潮風行于世,那是戊戌變法失敗之后的事情,然而,《孽?;?/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