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1,2,3,4,,,,,,21世紀高等院校管理學主干課程,,◎學習目的與要求,,,,第 14 章 質量管理,2,,,,生 產 運 營 管 理,掌握質量管理的相關理論與方法掌握工序能力的概念、指標及其工序能力指數的確定方法掌握工序質量控制的概念與原理,控制圖的設計與統(tǒng)計分析了解 ISO9000 系列標準主要內容及質量認證的基本步驟,第一節(jié) 質量管理概述,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2、 14 章 質量管理,,,3,,,,,1.1 質量的概念,1.1 質量的概念,,1.2 質量管理與質量體系,1.2 質量管理與質量體系,,1.3 質量管理的演變,1.3 質量管理的演變,,第一節(jié) 質量管理概述,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4,1,2,3,1.1 質量的概念,1.什么是質量◇質量的概念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F代質量管理認為,應該以用戶的觀點對質量下定義,也就是要從滿足用戶需要出發(fā)來
3、理解質量概念。,◇ISO9000:2000的質量定義為:產品、體系或過程的一組固有特性滿足顧客和其他相關方面要求的能力。◇這一質量定義比較寬泛,既包括對產品的質量要求,也包括對產品過程、體系等的質量要求。,,,,第一節(jié) 質量管理概述,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5,,,,1.1 質量的概念,2.質量管理大師的解說 ⑴質量管理大師朱蘭對質量的定義: “質量就是適用性”。 所謂適用性,就是產品或服務滿足用戶
4、要求的程度。,⑵質量管理專家戴維將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內涵分為八個方面:性能、附加功能、可靠性、一致性、耐久性、維護性、美學性、感覺性。,,第一節(jié) 質量管理概述,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6,,,,1.1 質量的概念,3.提高產品質量的意義◇產品質量是企業(yè)賴以生存的基礎,提高產品質量對于提高企業(yè)競爭力、促進企業(yè)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⑴質量是企業(yè)的生命線,是企業(yè)實現發(fā)展的杠桿; ⑵質量是提高企業(yè)競爭能力的重要支
5、柱; ⑶質量是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的重要條件; ⑷產品質量是保持競爭優(yōu)勢和促進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礎。,,第一節(jié) 質量管理概述,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7,1,2,3,1.2 質量管理與質量體系,1.什么是質量管理◇ISO9000:2000定義質量管理是:指導和控制組織的與質量有關的相互協(xié)調的活動。這個定義把質量管理視為企業(yè)管理的系統(tǒng)工程來看待,與質量有關的企業(yè)內部和外部的活動都屬于質量管理的范疇。,2.什
6、么是質量體系◇ISO9000:2000定義質量體系是: 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管理體系是建立方針和目標,并實現這些目標的體系,包括管理職責、資源管理、產品實現和測量分析改進。,,,第一節(jié) 質量管理概述,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8,,,,1.2 質量管理與質量體系,3.質量形成與質量職能◇產品質量存在一個產生、形成、實現、使用和衰亡的過程。質量專家朱蘭稱之為“質量螺旋”,即指產品質量從市場
7、調查開始到形成、實現后交付使用,在使用中又產生新的想法,構成動力開始新的質量過程。,◇ISO9001 (1994) 《質量管理和質量體系要素第一部分指南》采用了“質量環(huán)”來描述質量的形成,質量環(huán)包括12個環(huán)節(jié)。這種質量循環(huán)不是簡單的重復循環(huán)它與質量螺旋有相同的意義。,,第一節(jié) 質量管理概述,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9,,,,1.2 質量管理與質量體系,3.質量形成與質量職能◇質量職能,是指為使產品或服務
8、具有滿足顧客需要的質量而需要進行的全部活動,是對產品質量產生、形成和實現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的活動所發(fā)揮的作用或承擔的任務的概括。質量管理就是要將廣泛分散的各種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確保質量目標的實現。,◇企業(yè)的質量職能應由各職能部門分別承擔,但質量職能不等于部門職能。為使各部門的活動相互配合、協(xié)調一致,則必須做到:,,第一節(jié) 質量管理概述,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10,,,,1.2 質量管理與質量體系,3.質
9、量形成與質量職能,⑴明確實現質量目標必須進行的各項活動,將這些活動委派給企業(yè)相應的部門;,⑵向各部門提供完成任務所必需的技術上和管理上的工具和設施;?、谴_保個項活動在各部門、各環(huán)節(jié)的實施; ⑷協(xié)調各部門之間的活動使之相互配合,指向共同的目標,以綜合的、系統(tǒng)的方式解決質量問題,使企業(yè)的活動及其成果達到最佳水平。,第一節(jié) 質量管理概述,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11,1,2,3,1.3 質量管理的演變,1.
10、產品質量檢驗階段◇工業(yè)化生產中,制造企業(yè)出現了由專職的質量檢驗人員組成的質量檢驗部門負責產品檢驗工作。這一階段產品檢驗工作是質量管理的主要內容,其主導思想是對產品質量“嚴格把關”。,◇這一時期企業(yè)將產品設計、制造、檢驗分屬三個部門,由不同的人(部門)專職負責質量標準的制定、質量標準的執(zhí)行和產品質量的檢驗,有利于產品質量標準的嚴肅性,各部門的質量責任也得到嚴格的劃分。,,,,第一節(jié) 質量管理概述,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11、質量管理,,,,12,,,,1.3 質量管理的演變,1.產品質量檢驗階段◇質量檢驗是一種事后把關的做法,不能從根本上杜絕質量問題的產生,是質量管理的初級階段。它存在著明顯的缺陷:①解決質量問題缺乏系統(tǒng)的觀念;②只注意結果,缺乏預防,“事后檢驗”只能起到把關作用,而無法在生產過程中“預防”和“控制”不合格品的產生,一旦出現廢品一般難以補救;③要求對產品進行全數檢驗,對于檢驗批量大的產品或破壞性檢驗,這種方式既不經濟,也不實用(不允許)。
12、,第一節(jié) 質量管理概述,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13,,,,1.3 質量管理的演變,2.統(tǒng)計質量管理階段◇統(tǒng)計質量管理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利用數理統(tǒng)計原理和方法預防不合格品的產生并檢驗產品的質量。這一時期質量管理在管理方式上從事后把關轉變?yōu)轭A防為主,并由專職檢驗人員轉由專業(yè)的質量控制工程師與技術人員承擔。雖然,數理統(tǒng)計方法在質量控制中為預防質量問題的發(fā)生提供一種科學的方法,但未能從系統(tǒng)的角度消除質量問題的
13、根源,而且缺乏連續(xù)質量改進的手段。,第一節(jié) 質量管理概述,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14,,,,1.3 質量管理的演變,2.統(tǒng)計質量管理階段◇統(tǒng)計質量管理階段在宣傳、介紹和推廣統(tǒng)計質量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中,過分強調質量控制的數理統(tǒng)計方法,搬用大量的數學原理和復雜的計算,未注意數理統(tǒng)計方法的通俗化和普及化工作,以及忽視組織管理工作,影響和妨礙了統(tǒng)計質量管理方法的普及和推廣,使統(tǒng)計質量管理方法未能充分地發(fā)揮應有
14、的作用。,第一節(jié) 質量管理概述,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15,,,,1.3 質量管理的演變,3.全面質量管理階段◇全面質量管理是在社會生產力迅速發(fā)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社會經濟與文化高度發(fā)展的背景下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①人們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②應用系統(tǒng)分析的觀點看待質量管理活動;③管理理論新的發(fā)展和突破,重視人的因素;④保護消費者利益運動的興起,迫使企業(yè)進一步完善質量管理的方法;⑤市場競爭的加劇,
15、企業(yè)更加重視“產品責任”和質量保證問題。,第一節(jié) 質量管理概述,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16,,,,1.3 質量管理的演變,3.全面質量管理階段◇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復雜多變,單靠統(tǒng)計檢驗或依靠數理統(tǒng)計方法已無法適應工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需要系統(tǒng)的方法,全面控制質量問題形成的各個方面與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企業(yè)全體員工的能動性,依靠工人、技術人員、各級管理人員的協(xié)作,全體人員參加質量管理。,◇質量管理發(fā)展的各個階段不是
16、孤立的、相互排斥的,前一個階段是后一個階段的基礎,后一個階段是前一個階段的繼承和發(fā)展。,,第二節(jié) 全面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17,,,,,2.1 全面質量管理的特點,2.1 全面質量管理的特點,,2.2 全面質量管理的內容,2.2 全面質量管理的內容,,2.3 全面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法,2.3 全面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法,,第二節(jié) 全面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
17、管理,,,,18,1,2,3,2.1 全面質量管理的特點,◇全面質量管理是指在全社會的推動下,組織的所有部門和全體員工都以產品質量為核心,把專業(yè)技術、管理技術和數理統(tǒng)計結合起來,建立起一套科學、嚴密、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控制生產全過程影響質量的因素,以優(yōu)質的工作、經濟的方法,提供滿足用戶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全部活動。,◇所以全面質量管理就是全社會推動下的、企業(yè)全體員工參加的、用全面質量保證生產全過程的質量活動,其核心就在“全面”二字上
18、。,,,,,第二節(jié) 全面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19,,,,2.1 全面質量管理的特點,1.TQM是全面質量的管理 全面質量是指產品質量、過程質量和工作質量。全面質量管理認為應從抓好產品質量的保證入手,用優(yōu)質的工作質量保證產品質量,有效地改善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TQM是全過程質量的管理 全過程是要求將質量管理活動貫穿于產品質量產生、形成和實現的全過程,全面落實預防為
19、主的方針。逐步形成一個包括全過程所有環(huán)節(jié)的質量保證體系,把質量問題消滅在質量形成過程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二節(jié) 全面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20,,,,2.1 全面質量管理的特點,3.TQM是全員參加的質量管理 產品質量取決于企業(yè)全體員工的工作質量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必須依靠企業(yè)全體員工的努力。全面質量管理要求企業(yè)全體員工都要具有質量意識,都要承擔具體的質量職能,積極關心產品質量。,4.T
20、QM是全社會推動的質量管理 全面質量管理的深入持久地開展和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全社會的重視,需要全社會的推動。,,第二節(jié) 全面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21,1,2,3,2.2 全面質量管理的內容,1.設計過程質量管理◇設計質量對產品質量的影響十分重要,約占70%質量問題屬于設計問題。提高產品設計過程的質量應注意:,⑴做好市場調查,分析用戶質量需求;,,⑵采用雙向逼近的產品設計方法;,⑶認真做好
21、設計評審工作;,⑷新產品的試制與鑒定。,,,,第二節(jié) 全面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22,,,,2.2 全面質量管理的內容,2.制造過程質量管理◇制造過程質量管理的任務:建立一個能穩(wěn)定生產合格產品的生產系統(tǒng),搞好每一個生產環(huán)節(jié)的質量管理,嚴格執(zhí)行技術標準,保證產品質量和減少不合格產品的發(fā)生。,◇制造過程質量管理的核心是實施工序質量控制,利用現代數理統(tǒng)計方法對制造過程進行現場監(jiān)督與控制。,,第二節(jié)
22、 全面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23,,,,2.2 全面質量管理的內容,3.銷售服務過程質量管理◇現代企業(yè)質量管理不僅僅局限于企業(yè)內部,而是要延伸到產品使用的過程,重視售后服務質量。服務質量管理的主要目標是用戶滿意度。通過提高用戶的滿意度來贏得消費者。,◇服務質量管理內容包括服務的態(tài)度、服務的工作完好度、顧客投訴處理與顧客訪問等。,,第二節(jié) 全面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23、質量管理,,,,24,1,2,3,2.3 全面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法,1.實施全面質量管理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①持續(xù)改進; ②樹立榜樣; ③授權給職工; ④發(fā)揚團隊的協(xié)作精神; ⑤依據事實判斷問題; ⑥掌握質量管理的現代工具; ⑦供應商的質量保證。,,,第二節(jié) 全面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25,,,,2.3 全面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法,2. PDCA 循環(huán)◇PDCA循
24、環(huán)的基本思想:把質量管理看作是一個循環(huán)上升的過程,每個循環(huán)按照計劃(P)、計劃的實施(D)、檢查實施效果(C)、處置檢查結果并采取相應行動(A)四個過程進行循環(huán)往復。每經過一次循環(huán),質量獲得一次提高,朝著“零缺陷”質量的方向螺旋上升。,第二節(jié) 全面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25,,,,2.3 全面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法,2. PDCA 循環(huán)◇PDCA循環(huán)的基本思想:把質量管理看作是一個循環(huán)上升的過程
25、,每個循環(huán)按照計劃(P)、計劃的實施(D)、檢查實施效果(C)、處置檢查結果并采取相應行動(A)四個過程進行循環(huán)往復。每經過一次循環(huán),質量獲得一次提高,朝著“零缺陷”質量的方向螺旋上升。,第二節(jié) 全面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26,,,,2.3 全面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法,3. QC 小組活動◇QC 小組是一種解決質量管理問題的群眾性組織, 其作用是充分發(fā)揮群眾的智慧和集體的力量,解決質量難題。QC
26、 小組活動是全面質量管理的一項很重要的內容, 是改善質量的有效措施。,◇QC小組的主要活動內容:①根據工廠的質量方針確定小組的工作目標;②學習質量管理的知識和教育培訓;③選擇質量攻關的課題;④制定活動的計劃與步驟;⑤質量攻關;⑥交流經驗與成果展示。,,第二節(jié) 全面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27,,,,2.3 全面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法,3. QC 小組活動◇QC小組的工作步驟: ①說明選題的理由
27、; ⑥組織實施; ?、谡莆宅F狀; ?、邫z查實施結果; ③進行問題原因分析; ⑧鞏固成果; ?、懿檎以?; ?、岢晒偨Y。 ?、萏岢龈倪M措施;,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28,,,,,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3.2 工序能力分析,3.2 工序能力分析,,3.3 工序質量控制,3.3 工序質量控制,,第三節(jié)
28、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29,2,3,4,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1.質量的特性值及其變異性◇任何產品為滿足用戶的需要,都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特性(質量特性)。質量特性值就是反映質量特性的數值。,◇質量特性值按其特點可分為兩類:,,⑴計量值,是可用量儀測定,具有連續(xù)性質的數值;?、朴嫈抵担怯谩皞€數”表示,具有離散性質的數值。,◇計數值可進一步分為:,,①計件值,只能用件數表示的合格或不合格
29、;?、谟孅c值,只能用點數來表示的質量特性值。,,,,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30,,,,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1.質量的特性值及其變異性◇在生產中任一工序所加工出的一批產品的質量特性值總是存在著差異。這種產品質量特性值客觀存在的差異,稱為產品質量的變異性(或波動性)。,◇質量特性的變異值稱為誤差,加工中設零件尺寸的目標值為X0,測量值為X,則誤差值ε可用下式表示:
30、 ε=X-X0,,◇按誤差在一批加工對象中表現出的規(guī)律,分為偶然性誤差(誤差的大小和方向的變化是隨機的)和系統(tǒng)性誤差(誤差的大小和方向或者保持不變或按一定規(guī)律變化)。,,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31,,,,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1.質量的特性值及其變異性◇在工序控制中,通常采用加工精度的概念來反映質量的變異(或波動)程度。精度與誤差相反,誤差大則精度低,誤差小則精度高。,◇
31、精度的概念包括三個方面:,,①準確度,反映系統(tǒng)誤差的影響程度;?、诰芏龋从撑既徽`差的影響程度; ③精確度,反映系統(tǒng)誤差和偶然誤差綜合影響程度。,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32,,,,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2.質量特性變異的原因◇導致質量變異的原因很多,可概括為“5 M 1E”:,,,⑴材料(Material); ⑵設備(Machine); ⑶方法(Method);
32、 ⑷操作者(Man); ⑸測量(Measurement); ⑹環(huán)境(Environment)。,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33,,,,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2.質量特性變異的原因◇按作用的性質可把影響質量變異的原因分為:偶然性因素和系統(tǒng)性因素。,◇偶然性因素的特點是數量很多,加工中經常起作用,由于這些因素的來源和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大小和方向是隨機的,并且各自對產品質量
33、的影響都比較小。,,◇偶然性因素在加工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在加工中只存在偶然性因素的影響,產品質量所表現出的偶然性波動稱為產品質量的正常波動(處于統(tǒng)計控制狀態(tài))。,,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34,,,,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2.質量特性變異的原因◇系統(tǒng)性因素的特點是因素的數目不多,但對產品質量的影響卻很大,在一定的條件下是能夠發(fā)現并加以消除的。系統(tǒng)性因素可分為兩類:大小和方
34、向保持不變;大小和方向按著一定的規(guī)律而變化。,◇系統(tǒng)因素會引起產品質量的較大波動,稱為產品質量的異常波動。這種異常波動會顯著地偏離產品的技術要求,預示將會大量產生廢品,應當極力避免。通常將這種工序狀態(tài)稱為非穩(wěn)定狀態(tài)或非統(tǒng)計控制狀態(tài)。,,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35,,,,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2.質量特性變異的原因◇加工過程中,雖然同時存在兩類不同的影響因素,亦即存在兩種相互交
35、織在一起的不同的產品質量波動,但完全可以根據它們不同的特征和變化規(guī)律,利用與之相應的統(tǒng)計方法予以區(qū)別,分而治之。,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36,,,,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3.產品質量變異的規(guī)律◇考察ε=│X-X0│可知,目標值X0 是一個確定值,而測定值 X 則是一個隨機變量。所以產品質量的變異值ε(誤差)亦是一個隨機變量, 是工序中兩類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任一隨機變量都
36、有其相應的分布,在不同性質因素的作用下,ε的概率分布卻不完全相同。這是工序控制中區(qū)分兩類影響因素的基礎。一批零件的誤差遵循一定的統(tǒng)計規(guī)律,其規(guī)律性可用數理統(tǒng)計的方法定量描述,并估算誤差的大小和范圍,作為判斷加工精度的依據。,,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37,,,,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3.產品質量變異的規(guī)律◇在偶然因素作用下,工序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時,產品質量的波動服從正態(tài)分布。這樣就
37、可以利用正態(tài)分布的性質描述偶然誤差的大小和范圍。加工過程中一旦上述分布所依存的條件受到破壞,即某個因素的作用變大起來,則產品質量特性便會偏離原有的分布,而這個顯著變大的因素就是系統(tǒng)因素。,◇只要找出工序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下的波動規(guī)律,就可以區(qū)分出兩類不同性質的影響因素,消除其中的系統(tǒng)因素以保持工序狀態(tài)的穩(wěn)定。,,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38,,,,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3.產品質量變異
38、的規(guī)律◇隨機變量所遵循的概率分布一般都存在一個集中的位置和分散的趨勢,并可以定量地反映分布的這些特征。,⑴分布曲線的集中位置可用以下特征數描述:,,總體的平均值μ:綜合總體的特征,從總的方面反映整個總體的水平,而不顧及構成總體的個別個體。 中位數:位于數列中間位置,對波動較小的總體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常用其反映分布的集中位置。 眾數:是指構成總體的個體中出現頻率最多的數值,在一定意義上反映分布的集中位置。,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
39、,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39,,,,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3.產品質量變異的規(guī)律 ⑵反映總體分散的趨勢或離散程度的特征數:,標準偏差σ,是構成總體的所有個體和某一標準(總體的均值μ)的差異程度。標準偏差反映了個體間以平均值為中心的密集程度,其值越小,說明密集程度越高,總體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其值越大,說明密集程度越低,離散程度越大,總體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差。 極差 R,是構成總體的所有個體中最大的
40、偏離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平均值的代表性。,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40,,,,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3.產品質量變異的規(guī)律◇在質量管理中,平均值則反映質量特性值集中位置與目標值的偏移大小,表明加工的“準確度”如何;標準偏差反映質量特性值的分散程度及工序的加工狀態(tài),表明加工的“精密度”如何。μ與σ共同描述加工質量的精確度的高低。,◇綜上所述,可得出這樣的因果關系:產品質量的變異
41、性形成一定的概率分布,對于確定的概率分布可以通過其數字特征μ和σ描述,μ和σ的大小是由生產過程的狀態(tài)決定的,并反映出加工的精度狀況。,,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41,,,,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4.工序質量統(tǒng)計分析◇工序控制的實質,就是一個統(tǒng)計推斷過程,所依據的統(tǒng)計量的形式,根據統(tǒng)計推斷的目的和應用的條件不同而有所不同。從實用和簡化計算出發(fā),通常是利用樣本的平均值和極差推斷總體
42、狀態(tài)。,,,利用樣本的平均值和極差推斷總體的μ和σ時,由于總體構成的不均勻性以及存在抽樣誤差,平均值和極差的變化與μ和σ的變化并不完全一樣,即使工序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抽取樣本的平均值和極差也會有所變化。,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42,,,,3.1 統(tǒng)計質量控制方法,4.工序質量統(tǒng)計分析◇樣本的平均值和極差都是隨機變量,它們各自的概率分布與總體分布既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又不完全相同。在工序
43、控制過程中,通常依據一次抽樣的結果,進行一次統(tǒng)計推斷。但由此得出的結論,卻是建立在大量觀測結果所遵循的統(tǒng)計規(guī)律的基礎上的,是依據樣本統(tǒng)計量的概率分布來描述總體概率分布過程。,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43,2,2,3,3.2 工序能力分析,1.頻數直方圖的繪制◇頻數直方圖是用來整理有關質量的統(tǒng)計數據,從中找出質量波動的分布規(guī)律,預測工序質量狀況的統(tǒng)計工具,是反映工序質量狀況的分布圖。
44、利用頻數直方圖可以觀察、分析工序質量的分布規(guī)律。,◇繪制頻數直方圖的步驟:?、攀占Y料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從工序加工的零件中隨機抽取含量為的 n 樣本,n 一般不低于100。,,,,,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44,,,,3.2 工序能力分析,1.頻數直方圖的繪制?、茢祿纸M 數據分組需要確定組數、組距和組界。,①確定分組數 K 必須合理確定組數,分組太少會掩蓋組內數據變化
45、情況;分組太多則看不出頻數分布的規(guī)律。,,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45,,,,3.2 工序能力分析,1.頻數直方圖的繪制?、诖_定組距(h) 組距即組與組之間的間隔,一般用下式確定:,③確定組界 組界是指各組的上、下界限值,確定組界就是確定各直方形的具體位置。第一組的上、下界限值:,,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46,,,,3.2
46、 工序能力分析,1.頻數直方圖的繪制 第二組的下限值等于第一組的上界值,第二組的上限值等于其下限值加上組距;其它各組依次類推。,⑶統(tǒng)計各組內所含數據頻數( fi ),整理頻數分布表,,⑷根據頻數繪制直方圖 在以頻數為縱坐標,零件加工尺寸為橫坐標的坐標圖上,以各組頻數 fi 為高、組距 h 為底,依次畫出各組的直方形,該圖即為頻數直方圖。,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47,,,,3.2
47、 工序能力分析,2.計算平均值與標準偏差◇要定量評價工序質量分布特征,必須計算樣本的平均值 X 和標準偏差 S ,以此作為對總體的分布特征的估計,并為分析工序能力提供依據。,◇樣本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可以采用坐標變換法的方法來計算:,,⑴計算各組的中心值 ⑵計算各組的簡化中心值 ui=( xi-x0 )/h,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48,,,,3.2 工序能力分析,2.計算
48、平均值與標準偏差?、怯嬎闫骄蹬c標準偏差 X = x0 + h×(∑fi ui )/∑fi S = h×{∑fi ui 2/∑fi -(∑fi ui /∑fi )2}1/2,◇下面以一個例題來演示頻數直方圖的繪制方法和樣本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的計算方法。,,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49,,,,3.2 工序能力分析(直方圖例),,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
49、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50,,,,3.2 工序能力分析(直方圖例),1,2,3,4,5,6,7,8,9,∑,11.5~14.5,14.5~17.5,17.5~20.5,20.5~23.5,23.5~26.5,26.5~29.5,29.5~32.5,32.5~35.5,35.5~38.5,13,16,19,22,25 ( =x0 ),28,31,34,37,,,,,,,,,,,,,,,,,,,,,,,
50、,,,,,,,,,,,,,,,,,,,,,,,,,,,,,,,,,,,,,,,,,,,,,,,,,,,,,,,,,,,,,,,,,,,,,,,,,,,,,,2,2,16,18,23,17,15,3,4,100,-4,-3,-2,-1,0,1,2,3,4,-8,-6,-32,-18,0,17,30,9,16,8,32,18,64,18,0,17,60,27,64,300,選擇適當分組數,本例K=10最終的計算結果為 9 組。,◆確定組距
51、和組界: 組距 h≥( La-Sm )/K =( 38-13 )/10 = 2.5 ≈ 3 第1組上、下界限值 Sm ± h /2=13± 3 /2= 14.5~11.5 其余各組上、下界可在前一組上、下界限值上依次加上一個組距 h 求得。,◆計算組中心值: 組中心值=( 組上限+組下限 )/2 第1組中心值 (14.5+11.5 )/2=13 其
52、余各組中心值可在前一組中心值上依次加上一個組距 h 求得。,◆計算各組簡化中心值 ui :ui =( xi -x0 )/h 例如第 1 組簡化中心值:u1 =( 13-25 )/ 3=-4,,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51,,,,3.2 工序能力分析(直方圖例),,,,,5,,10,,15,,20,,25,11.5,,14.5,,17.5,,20.5,,23.5,,26.5,,2
53、9.5,,32.5,,35.5,,38.5,,◆平均值與標準偏差計算 X =x0+h×∑fi ui /∑fi =25+3×8/100=25.24(7.92524) s =h×[∑fi ui2 /∑fi -(∑fi ui /∑fi )2]1/2 =3×[300/100-(8/100)2]1/2=5.19,X=7.92524(mm) s=
54、0.00519(mm),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52,,,,3.2 工序能力分析,3.直方圖的觀察分析?、胖狈綀D分布形狀分析,①對稱形:直方圖在中間形成峰頂,向兩邊展開逐漸下降,且左右呈現一定的對稱性,在正常狀況下的直方圖大多數呈現這種分布。,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53,,,,3.2 工序能力分析,3.直方圖的觀察分析?、胖?/p>
55、方圖分布形狀分析,②鋸齒形:直方圖呈現鋸齒形狀高低錯落,這種情況多因測量方法或讀取數據不當,也可能是數據分組不當所引起的。,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54,,,,3.2 工序能力分析,3.直方圖的觀察分析?、胖狈綀D分布形狀分析,③偏峰形:直方圖的頂峰偏向一側,有些特殊形位公差是這種分布(如圓跳動或全跳動等),有時也可能是因加工習慣造成這樣的分布。,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56、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55,,,,3.2 工序能力分析,3.直方圖的觀察分析?、胖狈綀D分布形狀分析,④孤島形:直方圖中在遠離主分布中心的地方,又出現了一孤立的小分布,表示有某種異常,可能是加工條件有所變化。,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56,,,,3.2 工序能力分析,3.直方圖的觀察分析?、胖狈綀D分布形狀分析,⑤雙峰形:是指直方圖存在有兩個頂峰,這有可能是兩個不
57、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所致,應對數據及其取得過程進行檢查。,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57,,,,3.2 工序能力分析,3.直方圖的觀察分析?、胖狈綀D分布形狀分析,⑥平頂形:即直方圖的頂部呈平頂形狀,往往是由于生產過程中某種緩慢變化的傾向在起作用所造成的,如工具的磨損或操作者疲勞等。,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58,,,,3.2 工序能力
58、分析,3.直方圖的觀察分析?、乒ば虻馁|量狀況,用直方圖與公差進行對比,看直方圖是否在公差要求之內?!、僦狈綀D在公差范圍內,兩側留有一定余地,平均值與公差中心重合。,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59,,,,3.2 工序能力分析,3.直方圖的觀察分析 ⑵工序的質量狀況,②右圖所示分布雖然仍落在公差界限之內,但因偏向一側有超差的可能,應采取措施將分布調整到中間位置。,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
59、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60,,,,3.2 工序能力分析,3.直方圖的觀察分析?、乒ば虻馁|量狀況,③右圖所示分布雖然落在公差界限之內,但兩側沒有余地很容易超差。,④右圖所示公差界限大大超過分布,考慮到加工的經濟性,應改變工藝。,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61,,,,3.2 工序能力分析,3.直方圖的觀察分析?、乒ば虻馁|量狀況,⑤該圖所示分布的中心過
60、分偏離公差中心而超出了公差的界限。,⑥該圖所示分布兩側均超出了公差界限,因而將大量產生廢品。,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63,,,,3.2 工序能力分析,Cp<1,意味著工序一般不能滿足加工的技術要求,應極力避免這種情況;,Cp=1,似乎最為理想,但當加工過程稍有波動,就可能出現較多的不合格品,所以工序狀態(tài)應留有一定余地;,Cp>1,技術上能滿足加工的要求, 但如果Cp 值過大, 意味
61、著精度的浪費,經濟上不合理。,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62,,,,3.2 工序能力分析,4.工序能力指數◇工序能力分析是通過工序能力指數進行的。工序能力指數較客觀、定量地反映工序滿足技術要求的程度,可以根據其大小對工序進行分析評價。,◇工序能力評價,就是確定工序能力指數Cp的合理取值范圍,其基本準則是:在滿足技術要求的前提下,使加工成本盡可能降至最低水平。,,◇由Cp=T/6σ可知
62、, 在公差一定時, 過高的Cp 值, 意味著σ很小, 加工成本必然很高;但Cp 值太小,說明σ很大,工序質量波動大,難以滿足要求。,,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64,,,,3.2 工序能力分析,,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65,,,,3.2 工序能力分析,4.工序能力指數◇在實際工作中,可運用工序能力曲線對工序能力進行簡便的判斷。取
63、Cpk=1與Cpk=1.33,對于不同的Cp及 K 值,可畫出兩條曲線,每條曲線上的點,具有相等的工序能力指數。,◇曲線將圖形分為三個區(qū)域,各區(qū)域工序能力狀況: 區(qū)域A:Cpk≥1.33,工序能力充裕 區(qū)域B:1.33>Cpk≥1.0,能力充足 區(qū)域C:1.0>Cpk ,工序能力不足,,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66,,,,3.2 工序能力分析,4.工序能力指數,實際應
64、用時,對一定的Cp 及 K 值, 可利用工序能力曲線立即查出工序的實際能力狀況。另外,由該曲線也可查出機床的調整誤差。,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67,2,3,4,3.3 工序質量控制,1.控制圖設計原理◇控制圖(管理圖),是生產過程質量的一種記錄圖式?!】刂茍D中包含中心線、上下控制界限及按時間順序抽取的樣本統(tǒng)計量的數值。中心線是所控制的統(tǒng)計量的平均值,上、下控制界限與中心線相距數
65、倍標準偏差。,,,,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68,,,,3.3 工序質量控制,1.控制圖設計原理?、趴刂茍D的理論依據◇工序控制過程實際上就是利用樣本統(tǒng)計量檢驗總體的均值μ和標準偏差σ是否發(fā)生顯著性變化的過程。,◇根據 U 檢驗中,通過樣本,,判定總體均值μ 沒有異常變化的條件可得:,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69,,,,3.3
66、工序質量控制,1.控制圖設計原理 上式給出了總體均值沒有發(fā)生異常變化的樣本平均值的取值范圍:,顯然,上式中的兩個表達式是工序總體平均值μ是否發(fā)生異常變化的分界線,如圖所示。,,◇圖中的控制界限,對于不同的小概率值α,通過標準正態(tài)分布表查得Ua值,便可計算出相應的控制界限。,,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70,,,,3.3 工序質量控制,1.控制圖設計原理◇根據正態(tài)分布的性質可知, X
67、 落在μ±3σ/n ½ 范圍內的概率為99.73%,也就是說只要總體的平均值μ 和標準偏差σ沒有發(fā)生異常變化,則從總體中抽取的樣本的Xi基本上不會超出這一范圍,且超出這一范圍的概率僅為0.27%。通常取α=0.0027來確定控制界限,而此概率的臨界值恰好在μ±3σ的位置上。,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71,,,,3.3 工序質量控制,1.控制圖設計原理◇
68、所以,控制圖的控制界限為:,◇控制圖實際上是統(tǒng)計檢驗的圖上作業(yè)法,對總體的分布參數連續(xù)進行統(tǒng)計推斷,觀察其平均值μ和標準偏差σ的變化狀態(tài),進而區(qū)分出偶然因素與系統(tǒng)因素所造成的質量差異。,,第三節(jié) 統(tǒng)計質量管理,生 產 運 營 管 理,第 14 章 質量管理,,,,72,,,,3.3 工序質量控制,2.控制圖的兩類判斷錯誤◇利用控制圖進行工序控制的統(tǒng)計判斷的基本原則是,若點子落在控制界限μ±3σ之外時,表示生產過程發(fā)生了異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