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放桐《新編現代西方哲學》筆記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緒論第一章實證主義本章概述實證主義沿著經驗主義哲學的思想路線,將自然科學的方法移入哲學和社會學,反對傳統(tǒng)的思辨形而上學,開創(chuàng)了現代西方哲學的“科學主義”思潮,對以后的西方哲學發(fā)展發(fā)生了重大的影響。本章主要介紹實證主義的概況和其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和思想理論。第一節(jié)實證主義概況一、形而上學的困境與實證主義的形成實證主義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要以實證自然科學的精神來改造和超越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流派。它是在西方近代哲學陷入危機以及隨之在西方哲

2、學界興起的對它的批判浪潮中形成的。19世紀30年代最早出現于法國。主要代表有孔德、穆勒和斯賓塞。19世紀中期,隨著集近代理性主義大成的回歸熱派哲學的解體,盛極一時的近代德國古典哲學走向終結。休謨之后英國哲學的發(fā)展大體上走的是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持懷疑態(tài)度的休謨路線。法國18世紀大革命后,原來被理想化的理性的社會和國家在許多方面越來越暴露出它們的種種欺騙性,原來被視若神圣的理性觀念也顯示出它們的種種虛幻性。就其基本思想路線說,實證主義可以說是對

3、傳統(tǒng)形而上學提出懷疑的休謨經驗主義哲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續(xù),但又根據新的形勢對休謨等人的理論作了修改和補充。他們仍然把經驗當作全部哲學的基礎,否定認識(現象)經驗以外的實在(物質或精神)的可能性,明確提出要拋棄對世界的基礎、本質等本體論問題的研究。他們要求超越心物、主客、思有等二元對立,強調人類知識的力量,強調運用實證科學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可能性。在方法論上,他們接受19世紀以來的科學方法,反對與黑格爾主義相關的理性主義的辯證法。在社會

4、政治問題上,他們提倡科學、進步和改革,但不贊成革命。二、實證主義的流傳19世紀中期和下半期,在法、英兩國就已出現了一批實證主義的信奉者。在法國,較著名的實證主義追隨者有拉菲特、李特列、丹納、芮南等人。其中丹納的《藝術哲學》在現代西方美學史上有較大影響,芮南以《耶穌傳》稱著。在英國,19世紀下半期與穆勒和斯賓塞的實證主義接近的哲學家主要有培恩、西季威克,以傳播孔德的實證主義為己任的哲學家主要有康格累沃、布累杰斯等人。實證主義在其他西方國家

5、都有相當廣泛的流傳。實證主義不僅是19世紀的哲學流派,在以后的西方哲學發(fā)展中仍然發(fā)生了重大的影響。由于它最早強調哲學應當以自然科學為榜樣,因而被認為開創(chuàng)了西方哲學中的“科學主義”思潮。后來在西方各國流行很廣的馬赫主義、邏輯實證主義以及當代西方的某些科學哲學流派是實證主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續(xù),新康德主義、實用主義等流派與實證主義在一些基本觀點上也極為接近。第二節(jié)孔德的實證主義一、孔德的生平活動孔德(AugusteComte1798-18

6、57)是實證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實證主義在法國的最大代表。1814-816年就讀于巴黎綜合技術學校。1817-1824年擔任著名空想社會主義者圣西門的秘書。這時他的實證主義思想已開始形成,他在《為了重新組織社會所必需的科學研究的計劃》(1822)中就已勾畫出了實證主義思想的輪廓。1826年起他設堂講授實證哲學。1833年起他回到巴黎綜合技術學校任數學教師。由于他認為建立實證哲學體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故在人生不順的情況下仍不懈地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7、和宣傳??椎伦钪饕闹魇橇肀镜摹秾嵶C哲學教程》(1830-1842),此外重要的還有《論實證哲學的精神》(1844)、《實證主義概論》(1848)、《實證政治體系》(1851-1854)、《實證宗教教義問答》一、穆勒的生平活動約翰斯圖亞特穆勒(JohnStuartMill,1806-1873)是英國實證主義的最早代表,19世紀英國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沒有進過正規(guī)學校,在其父詹姆斯穆勒的指導和熏陶下自學成才。穆勒在哲學、政治、經濟、

8、宗教、道德等方面都有著述,其主要哲學著作有:《邏輯體系》(1843)、《論自由》(1859)、《功利主義》(1861)、《漢密爾頓爵士哲學研究》(1865)、《孔德和實證主義》(1865)、《論宗教》(1874)等。二、對物質和精神的解釋穆勒反對從一般概念出發(fā)的認識論,強調包括物理科學和道德科學在內的一切人類知識均起源于經驗,認為借經驗直觀所認知的真理是一切其他真理所由以出發(fā)的根本前提。哲學應當成為研究經驗事實和科學方法的理論。他提出了

9、兩個假設:1,假定心靈(自我、精神)是存在的,它能夠形成關于存在的東西以及一切可能的東西的概念;2,關于心里聯想的規(guī)律是可靠的。他認為根據這兩個假定,就可以得出關于外部世界存在的信念。他把物質定義為“感覺的恒久可能性”,感覺與物質的區(qū)別不過是現實的、具體的感覺與必將可能發(fā)生的感覺(感覺的恒久可能性)之間的區(qū)別。人的心靈無非就是人的某種固定的、恒久的、在各種情況下都將產生的精神狀態(tài),換言之,就是感受(精神狀態(tài))的恒久可能性。三、邏輯體系穆

10、勒認為,哲學應當成為以經驗為基礎的一切科學的普遍的方法論,其任務是從主體的經驗中去尋找相對穩(wěn)定和有秩序的東西,即經驗之間的因果關系,而這也正是邏輯的任務。穆勒要求他的邏輯方法成為一切科學的方法。穆勒把傳統(tǒng)的經驗歸納法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穆勒指出:由三段論所推出的結論不是新知識,而是已包含在其前提中的知識;并且作為三段論的大前提的全稱命題并不具有普遍和必然的意義,更無先天性和自明性,而不過是眾多特稱命題的匯集。因此,三段論的推理并不是由

11、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而是由特殊到特殊的、經驗范圍內的類比推理。在他看來,類比是歸納的一種形式,演繹法從屬于經驗歸納法,演繹的任務無非是對歸納所得出的命題作出解釋。穆勒認為簡單枚舉的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都不能推動知識和科學的進步,他把制定科學的歸納法當作自己的使命。他認為科學歸納法的基本特征即在于它能通過已知而推斷出未知,也就是由考察某個(或某些)事物具有某種屬性而推論出該類所有事物均具有這種特性。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首先假定各類事物均有齊

12、一性,也就是同一類事物和現象有共同的、一般的規(guī)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因果律;其次,歸納推理的目標也正是發(fā)現這一齊一性。因此,假定和發(fā)現自然的齊一性就成了歸納推理的基本原則。歸納科學的前提是假定每一事件均按因果律發(fā)生,它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科學實驗,發(fā)現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歸納法就是發(fā)現因果聯系的方法。穆勒對因果聯系的理解仍然是沿襲了休謨的心里聯想主義,把因果聯系看做是現象之間的前后相繼。至于數學的真理,他認為與因果律沒有聯系。穆勒提出了著名

13、的歸納四法,即求同法(契合法)、求異法(差異法)、剩余法、共變法,再加上求同求異并用就成了歸納五法。歸納五法是西方邏輯思想、特別是歸納邏輯發(fā)展的一個新階段。第四節(jié)斯賓塞的綜合哲學一、斯賓塞的生平活動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Spencer1820-1903)是19世紀下半期英國實證主義的最大代表。他少年時因病未能上學,除了最初從作為中學教師的父親那里獲得某些指導之外,他基本上靠自學成才。由于他的思想體現了當時歐洲思想的脈搏,加上他知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