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皮素脂質體的制備及其特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酮類化合物作為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類天然有機化合物,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如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抗骨質疏松等。此外,許多黃酮類化合物還被證明具有抗HIV病毒活性的作用。然而,由于許多黃酮類活性成分溶解度不高,穩(wěn)定性低,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等性質而限制了相關制劑的開發(fā)與臨床應用。柚皮素(Naringenin)是柚皮苷的苷元,隸屬于天然的黃酮類化合物。柚皮素在具有黃酮類活性成分多種多樣的藥理活性的同時,

2、也存在著黃酮類活性成分理化性質上的缺陷。本研究著眼于柚皮素新型納米給藥系統(tǒng)的構建,以脂質體作為藥物傳遞載體,采用薄層分散法制備了柚皮素脂質體,以期達到增加柚皮素的溶解度,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目的。同時,針對柚皮素在體內吸收過快的特點,采用麥角固醇(Ergo)對聚乙二醇(PEG)進行修飾,以修飾產物(Ergo–PEG)代替脂質體處方中的膽固醇,制備柚皮素長循環(huán)脂質體,以期延長藥物在體內的循環(huán)時間,為柚皮素制劑研究提供理論基礎。本論文共分

3、為以下五個部分:
  第一章綜述
  該章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根據納米制劑的分類,對近年來國內外關于黃酮類活性成分納米制劑的研究進行綜述,包括脂質體、聚合物膠束、納米粒、微乳/自微乳、納米混懸液以及納米囊和納米球等;第二部分對柚皮素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包括其理化性質、藥理活性、制劑研究現(xiàn)狀等,為本課題的實驗設計提供理論支持。
  第二章柚皮素納米脂質體的制備及其體外特性研究
  本部分實驗首先建立了高效液

4、相色譜法測定體外樣品中柚皮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并考察了柚皮素在不同 pH介質(1.2、4.5、6.8)和水中的平衡溶解度,結果顯示,柚皮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僅為37.64±0.66μg·mL-1,說明柚皮素為難溶性藥物。
  隨后,采用薄層分散法制備了柚皮素載藥脂質體,以包封率、載藥量為評價指標,利用單因素實驗和正交實驗設計對柚皮素脂質體的處方進行了優(yōu)化,柚皮素脂質體的最優(yōu)處方為:磷脂和膽固醇的總量為350 mg,磷脂和膽固醇的比例

5、為6:1,膽酸鈉和肉豆蔻酸異丙酯(IPM)的量分別為200 mg和150 mg,柚皮素投藥量為20 mg,水化介質為5 mL pH7.4的PBS溶液。所制得的柚皮素脂質體的包封率可達到72.2%,載藥量為2.44%。對最優(yōu)處方制備的柚皮素脂質體進行體外特性研究發(fā)現(xiàn),所制備的脂質體粒徑為70.53±1.3 nm,多分散性指數為0.259±0.078,粒徑分布結果與透射電鏡觀察到的粒子形態(tài)結果保持一致。Zeta電位為-37.4±3.2 mV

6、,初步穩(wěn)定性實驗結果表明柚皮素脂質體穩(wěn)定性較好。此外,體外釋藥結果表明柚皮素脂質體可以顯著提高柚皮素在不同介質中的釋放速度,說明柚皮素脂質體能夠達到增加柚皮素溶解度的目的。
  第三章柚皮素PEG化長循環(huán)脂質體的制備及其體外特性研究
  以麥角固醇(Ergo)和聚乙二醇(PEG)為原料合成了Ergo-PEG,并以其代替原處方中的膽固醇,制備柚皮素 PEG化長循環(huán)脂質體,以期延長藥物在體內的循環(huán)時間,從而可以更好的發(fā)揮藥效。采

7、用單因素實驗與正交實驗設計對柚皮素載藥長循環(huán)脂質體的處方進行優(yōu)化,最優(yōu)處方為:磷脂與Ergo-PEG的總含量為400 mg;磷脂與Ergo-PEG的質量比為1:1;膽酸鈉與IPM的質量均為200 mg;投藥量與磷脂的質量比為1:10;水化介質為10 mL pH7.4的PBS溶液。該處方所制備的脂質體包封率高達95.67%,相比于普通脂質體,包封率顯著提高。
  對按照最優(yōu)處方制備的柚皮素長循環(huán)脂質體的粒徑、電位、形態(tài)、穩(wěn)定性和體外

8、釋藥等體外特性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最優(yōu)處方制備的柚皮素長循環(huán)脂質體的平均粒徑為168.57±3.8 nm,多分散性指數為0.187±0.048, Zeta電位為-33.5±4.1 mV。初步穩(wěn)定性實驗結果表明長循環(huán)脂質體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體外釋藥的結果顯示,72 h內,長循環(huán)脂質體在三種介質中的累計釋藥率均超過90%,說明長循環(huán)脂質體增加柚皮素溶解度的效果更好。
  第四章柚皮素及其脂質體大鼠體內分析方法的建立
  本章建立

9、了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大鼠血漿中柚皮素含量的體內分析方法,以沉淀蛋白法和酶解法分別處理血漿樣品后,分別測定血漿中游離柚皮素的含量(C)和血漿中柚皮素總含量(C')。液相條件為:流動相30%乙腈磷酸二氫鉀緩沖溶液=30:70(以磷酸調pH至1.2),色譜柱Symmetry C18柱,檢測波長288nm,柱溫30 ℃,進樣量20μL,流速1.0 mL?min-1。在此液相條件下,對體內分析方法進行了方法學驗證,結果顯示該方法專屬性強,精密度高

10、,回收率高,穩(wěn)定性好,適用于大鼠血漿中柚皮素含量的測定。
  第五章柚皮素及其脂質體大鼠體內藥動學研究
  以90 mg·kg-1的劑量對SD大鼠進行口服灌胃等量的柚皮素混懸液、柚皮素納米脂質體和柚皮素 PEG化長循環(huán)脂質體以考察其在大鼠體內的藥動學特性。結果顯示,口服給藥柚皮素和兩種脂質體制劑后,Tmax分別為0.25 h、0.25h和0.25 h(未結合藥物),0.083 h、0.25 h和0.25 h(總藥物),說明柚

11、皮素在體內可以被快速的吸收而達到最大的血藥濃度。與柚皮素原料藥相比,柚皮素納米脂質體和柚皮素PEG化長循環(huán)脂質體給藥后大鼠體內未結合藥物的相對生物利用度分別為688.80%和1187.88%,柚皮素總藥物的相對生物利用度分別為1343.99%和2090.83%,表明柚皮素脂質體可顯著提高柚皮素的體內生物利用度,而且與納米脂質體相比,PEG化長循環(huán)脂質體的效果更佳。
  對比柚皮素納米脂質體和柚皮素PEG化長循環(huán)脂質體,體內未結合藥

12、物的MRT值由9.49±0.44 h增至14.58±0.99 h,t1/2由7.51±0.55 h延長為13.18±1.02 h;體內柚皮素總濃度的MRT′分別為值由9.34±0.50 h增長為15.35±1.17 h,t′1/2由7.51±0.55 h延長為13.18±1.02 h,且柚皮素PEG化長循環(huán)脂質體的藥時曲線下面積AUC′0-48值更大,說明與納米脂質體相比,柚皮素PEG化長循環(huán)脂質體在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同時,可明顯延長藥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