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痤瘡與中醫(yī)體質類型及月經的相關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痤瘡常反復發(fā)作,對愛美的女性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健康。中醫(yī)藥治療女性痤瘡具有獨特優(yōu)勢和較好臨床療效,但對部分女性痤瘡的治療尚存在一定的困難,可能是由于女性患者在月經、婦科疾病等方面的特殊性導致,且我們臨床中也發(fā)現(xiàn)女性痤瘡的西醫(yī)分型與中醫(yī)體質類型、月經等因素有關系。但目前尚缺乏有力證據證明女性的西醫(yī)痤瘡分型與上述因素之間的相關性。
  研究目的:
  觀察女性痤瘡患者西醫(yī)分型、中

2、醫(yī)證型、中醫(yī)體質類型、月經、婦科疾病等情況,調查分析女性痤瘡西醫(yī)分型與中醫(yī)證型、中醫(yī)體質類型、月經等因素的相關性,為女性痤瘡的臨床診療及科研提供參考。
  研究方法:
  1.根據研究目的設計“女性痤瘡病人臨床觀察調查表”。
  2.將符合診斷及納入標準的廣東省中醫(yī)院皮膚科門診的300例痤瘡患者納入觀察范圍。
  3.納入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員通過觀察及詢問患者得出所有相關數(shù)據并填寫在“女性痤瘡病人臨床觀察調

3、查表”上,同時指導患者自行填寫由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發(fā)布的標準化《中醫(yī)體質分類及判定表》。
  4.完成所有調查表后進行統(tǒng)計數(shù)據分析。
  結果:
  1.共納入300例女性痤瘡患者中,其中40例行血清性激素水平檢測。
  2.痤瘡西醫(yī)分型:丘疹型125例(41.67%),膿皰型109例(36.33%),結節(jié)型50例(16.67%),囊腫型6例(2.00%),聚合型10例(3.33%),萎縮型0例(0.00%)及惡病質

4、型0例(0.00%)。皮損程度等級:輕度Ⅰ級109例(36.33%),中度Ⅱ級129例(43.00%),較重Ⅲ級48例(16.00%),重度Ⅳ級14例(4.67%)。輕度Ⅰ級皮損在丘疹型比例中最高(占68.80%),中度Ⅱ級皮損分別在膿皰型(占60.55%)及結節(jié)型(占52.00%)中比例中最高,而囊腫型患者在較重Ⅲ級皮損及重度Ⅳ級均各占50.00%比例,重度Ⅳ級皮損則在聚合型比例中最高(占60.00%)。不同類型的皮損程度等級分布差異

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中醫(yī)證型:肺經風熱型45例(15.00%),濕熱蘊結型37例(12.33%),痰濕凝結型35例(11.67%),陰虛內熱型92例(30.67%),瘀熱痰結型43例(14.33%),沖任不調型48例(16.00%)。其中陰虛內熱型最為多見。肺經風熱型在丘疹型比例中最高(占34.40%),陰虛內熱型分別在膿皰型比例中最高(占40.37%),瘀熱痰結型分別在結節(jié)型(占50.00%),囊腫型(占6

6、6.67%),聚合型(占90.00%)中最高。不同中醫(yī)證型的痤瘡分型分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中醫(yī)體質類型:平和質30例(10.00%),氣虛質25例(8.33%),陽虛質54例(18.00%),陰虛質37例(12.33%),痰濕質5例(1.67%),濕熱質115例(38.33%),血瘀質10例(3.33%),氣郁質18例(6.00%),特稟質6例(2.00%)。其中濕熱質最為多見。主要體質得出后,按比率順

7、序同時兼有氣虛質130例(43.33%),陰虛質129例(43.00%),痰濕質123例(41.14%),濕熱質111例(37.00%),氣郁質97例(32.33%),陽虛質90例(30.00%),血瘀質77例(25.67%),特稟質36例(12.00%)。膿皰型在陰虛質比例中最高(占16.51%),結節(jié)型及囊腫型同時在平和質比例中占最高(均為14.00%),而聚合型與濕熱質互相在對應的比例中占最高70.00%比例。痤瘡分型在不同中醫(yī)體

8、質類型具有分布差異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5.月經情況:月經周期規(guī)律232例(77.33%),月經先期9例(3.00%),月經后期52例(17.33%),月經先后無定期7例(2.33%)。周期規(guī)律232例(77.33%),月經先期9例(3.00%),月經后期52例(17.33%),月經先后無定期7例(2.33%)。經量少110例(36.67%),經量中181例(60.33%),經量多9例(3.00%)。經色為鮮紅色12

9、6例(42.00%),暗紅色164例(54.67%),淡紅色10例(3.33%)。其中周期規(guī)律,量中,暗紅色占比例最多。周期規(guī)律表現(xiàn)在結節(jié)型中比例中最高(占82.00%),同時周期規(guī)律在聚合型比例中最高(占80.00%),而囊腫型在月經后期比例中最高(占33.33%)。沖任不調月經周期較為混亂。月經周期的痤瘡分型及中醫(yī)證型分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前痤瘡有加重占大比例達到246例(82.00%)。經前情況表現(xiàn)以心煩易怒1

10、16例,乳房脹痛149例及腹脹84例為主。提示經前不適較為常見。經行情況表現(xiàn)以乳房脹痛30例,頭痛4例,身痛8例,口瘡2例,泄瀉43例,浮腫2例,情志異常9例及腰酸106例為主。經行中,經量帶血塊213例,痛經113例,血塊情況占比例相當多,應加以關注。
  痤瘡類型中丘疹型在沒有經前腹脹比例中占96例(44.44%),結節(jié)型與經前腹脹比例較大占23例(27.38%);瘀熱痰結型容易出現(xiàn)經行情志異常,占5例(11.63%),兩者均

11、具有分布差異上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其中周期規(guī)律占比例最多。周期規(guī)律表現(xiàn)在結節(jié)型中比例中最高(占82.00%),同時周期規(guī)律在聚合型比例中最高(占80.00%),而囊腫型在月經后期比例中最高(占33.33%)。月經周期的痤瘡分型分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痤瘡類型中丘疹型在沒有經前腹脹比例中占96例(44.44%),結節(jié)型與經前腹脹比例較大占23例(27.38%);瘀熱痰結型容易出現(xiàn)經行情志異常,占5例(

12、11.63%),兩者均具有分布差異上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6.婦科疾病:婦科炎癥35例(宮頸炎12例,陰道炎19例,盆腔炎3例,子宮內膜炎1例);輸卵管性不孕1例;婦科腫瘤10例(子宮肌瘤6例,卵巢腫瘤4例);乳腺增生42例;多囊卵巢綜合征9例。女性痤瘡分型與各婦科疾病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7.相關性分析:與丘疹型相比,中醫(yī)證型為肺經風熱,更不容易出現(xiàn)膿皰型,其相對危險度為0.136;與

13、丘疹型相比,中醫(yī)證型為瘀熱痰結,更容易出現(xiàn)結節(jié)型,其相對危險度為34.236;與丘疹型相比,中醫(yī)體質類型為特稟質、中醫(yī)證型為瘀熱痰結和濕熱蘊結,更容易出現(xiàn)囊腫型,其相對危險度為120.646-589.724。
  8.300例中有40例在卵泡期進行血清性激素水平檢查,雌二醇(E2)平均指數(shù)160.67±91.64nmol/L有水平偏低的傾向。性激素6項對西醫(yī)分型丘疹型、膿皰型、結節(jié)型及囊腫型,或者中醫(yī)證型肺經風熱型、濕熱蘊結型、痰

14、濕凝結型、陰虛內熱型、瘀熱痰結型及沖任不調型,其FSH、LH、PRL、TSTO、PRG、E2之間均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結論:
  1.本次調查以丘疹型痤瘡所占比例最高,可能是女性對儀表形象的重視程度較高,在病情比較輕的時侯就開始就診治療。
  2.中醫(yī)證型以陰虛內熱型為主,符合女性痤瘡的發(fā)生主要與肝腎有關的理論。
  3.中醫(yī)體質類型以濕熱質為最常見,遠高于其他8種體質,大部分患者同時兼有兩種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