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1.高脂飲食構建單純性肥胖大鼠模型;
2.觀察空白對照組、高脂對照組、嗜酸乳桿菌干預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大鼠肥胖相關指標(體重、腹圍、身長、Lee's指數(shù))及胰島素相關指標(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島素、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的變化,探討肥胖、血脂、胰島素相關指標的關系及益生菌(嗜酸性乳桿菌、短雙歧桿菌)對肥胖大鼠血脂及胰島素相關指標的干預作用。
方法:
2、 3周齡,體質(zhì)量50±5gSD雄性大鼠50只,隨機分為2組:空白對照組(N組)10只給予普通飼料喂養(yǎng),高脂飲食組40只給予高脂飼料喂養(yǎng)。喂養(yǎng)4周,高脂飲食組中以超出空白對照組平均體重的20%作為試驗用肥胖大鼠,高脂飲食組4只未達標準,予以剔除,剩余36只肥胖大鼠隨即分為高脂對照組(A組)、嗜酸乳桿菌干預組(B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C組),每組12只。N組每天給予普通飼料+1 ml/100g體重生理鹽水灌胃;A組每天給予高脂飼料+1m
3、l/100g體重生理鹽水灌胃;B組每天給予高脂飼料+1ml/100g體重嗜酸乳桿菌菌液灌胃;C組每天給予高脂飼料+1ml/100g體重短雙歧桿菌菌液灌胃,飼養(yǎng)4周。每周稱量體重1次,根據(jù)體重變化調(diào)整灌胃量。實驗結束后測定大鼠體質(zhì)量、腹圍、體長,并計算Lee's肥胖指數(shù),檢測空腹血糖(FPG)、血清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清胰島素(Fins),并計算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IAI)、
4、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IS)、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IRI)。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
結果:
1.肥胖大鼠造模期間與空白對照組比較,給予高脂飲食組的大鼠體態(tài)明顯增大,活動量減少,飲水量、排尿量增多。給予益生菌灌胃干預4周后與高脂對照組比較,體態(tài)增長較慢,活動量略有增多,飲水量、排尿量減少。
2.肥胖相關指標的比較:空白對照組、高脂對照組、嗜酸性乳桿菌干預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體重
5、(g)分別為:208.60±20.97、341.60±24.57、324.80±14.78、320.20±20.60;腹圍(cm)分別為:13.84±0.80、17.14±0.56、14.96±0.79、15.00±1.13;身長(cm)分別為:23.96±0.33、24.16±0.44、24.14±0.56、23.86±0.37;Lee's指數(shù)(103)分別為:2904.12±310.65、4715.24±360.19、4486.21
6、±208.37、4474.68±301.61。各組大鼠體重、腹圍、Lee's指數(shù)比較,高脂對照組明顯高于空白對照組(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嗜酸性乳桿菌干預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明顯低于高脂對照組(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嗜酸性乳桿菌干預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各組大鼠身長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
3.血脂相關指標比較:空白對照組、
7、高脂對照組、嗜酸性乳桿菌干預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TC(mg/dl)分別為:48.40±7.87、69.42±6.09、53.21±10.17、56.19±9.22; TG(mg/dl)分別為:8.23±2.11、29.19±5.37、18.81±6.32、15.32±5.19;HDL(mg/dl)分別為:17.40±2.97、11.64±2.03、14.47±222、14.40±2.17; LDL(mg/dl)分別為:12.67±1.6
8、8、17.23±2.69、14.41±2.13、13.29±1.78。各組大鼠TC、TG、LDL比較,高脂對照組明顯高于空白對照組(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嗜酸性乳桿菌干預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明顯低于高脂對照組(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嗜酸性乳桿菌干預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各組大鼠HDL比較,高脂對照組明顯低于空白對照組(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嗜酸性乳桿菌干
9、預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明顯高于高脂對照組(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嗜酸性乳桿菌干預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
4.胰島素相關指標比較:空白對照組、高脂對照組、嗜酸性乳桿菌干預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FPG(mmol/L)分別為:7.89±1.71、12.43±1.27、10.08±0.93、9.40±1.34; Fins(mIU/L)分別為:5.03±0.99、13.28±
10、0.78、8.70±0.87、6.42±1.14;IAI分別為:-1.57±0.17、-2.21±0.03、-1.93±0.06、-1.77±0.12; IS分別為:0.66±0.12、1.08±0.17、0.87±0.12、0.69±0.11; IRI分別為:1.80±0.61、7.31±0.54、3.90±0.52、2.72±0.76。各組大鼠空腹血糖比較,高脂對照組明顯高于空白對照組(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嗜酸性乳桿菌
11、干預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明顯低于高脂對照組(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嗜酸性乳桿菌干預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血清胰島素、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比較,高脂對照組明顯高于空白對照組(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嗜酸性乳桿菌干預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明顯低于高脂對照組(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嗜酸性乳桿菌干預組、短雙歧桿菌干預組比較,短雙歧桿菌干預
12、組明顯低于嗜酸性乳桿菌干預組(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1.給予高脂飲食喂養(yǎng)4周后成功構建肥胖大鼠模型。
2.肥胖大鼠發(fā)生了血脂紊亂、空腹血糖升高、高胰島素血癥及胰島素抵抗。
3.嗜酸性乳桿菌與短雙歧桿菌均具有降低肥胖大鼠血脂、空腹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相關指標作用,且不影響大鼠的正常生長發(fā)育。
4.在減輕體重、改善血脂異常方面嗜酸性乳桿菌與短雙歧桿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鈣對肥胖大鼠體重、血脂、糖耐量和血胰島素的影響及其可能機制.pdf
- 矢車菊素-3-葡萄糖苷對肥胖大鼠體重、血脂、血清炎癥因子及胰島素抵抗的影響.pdf
- 雄激素對去勢大鼠胰島素敏感性及血脂的影響.pdf
- 針刺對單純性肥胖女性患者療效及胰島素抵抗指標的臨床觀察研究.pdf
- 針刺對營養(yǎng)性肥胖大鼠血清leptin及相關指標的影響.pdf
- 魚油飲食對肥胖模型大鼠血糖、血脂、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及其影響機制的實驗研究.pdf
- 糖腎膠囊對肥胖伴胰島素抵抗大鼠模型的影響.pdf
- 腹型肥胖與胰島素原及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研究.pdf
- 穴位埋線療法治療肥胖癥及對胰島素、血脂影響的臨床研究.pdf
- 胰島素抵抗與冠心病的關系及胰島素抵抗簡易指標的臨床意義.pdf
- 瘦素對大鼠胰島β細胞胰島素合成與分泌的影響.pdf
- 益生菌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胰島素抵抗的影響.pdf
- 電針改善肥胖大鼠胰島素抵抗及其機制研究.pdf
- 高脂肥胖大鼠胰島α細胞胰島素抵抗及其機理的研究.pdf
- 肥胖對胰島素抵抗、內(nèi)皮功能及β細胞功能的影響及其相關分析.pdf
- 蒼術山楂顆粒對幼齡營養(yǎng)性肥胖大鼠糖脂代謝及瘦素胰島素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長期酒精攝入對大鼠胰島素和胰島素受體底物-1基因表達的影響.pdf
- 苦瓜粉改善肥胖大鼠胰島素抵抗作用研究.pdf
- 電針與熱量控制對胰島素抵抗肥胖大鼠HPA軸功能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高胰島素水平導致肥胖相關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