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巴洛克時期是弦樂藝術走向成熟并高度發(fā)展的時期。亨德爾繼承并發(fā)揚了前人的器樂創(chuàng)作理念與方法,《亨德爾六首小提琴奏鳴曲》是巴洛克時期奏鳴曲這類體裁中的典范之作。一直以來,由于時代的久遠,也由于當時記譜法的局限:如力度記號的缺乏、表情記號的省略、數字低音的記法、即興演奏的方式等等,導致對于這套作品的理解、演奏、鑒賞、評價與借鑒基本處于百家爭鳴,各圓其說的局面。因此,本文通過對巴洛克時期小提琴作品的整體特點和亨德爾個人的器樂作品寫作特點的梳理與
2、研究,在仔細分析《亨德爾六首小提琴奏鳴曲》的基礎上,對其所反映的音樂內涵、表現手段、處理原則、演奏方法等方面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探索和研究,為理解和表現這套作品尋找一套合理的理論依據和處理原則。
本文的主要觀點有:
1、《亨德爾六首小提琴奏鳴曲》可謂應運而生,它的產生順應了巴洛克時期小提琴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器樂創(chuàng)作的進步及當時人們的審美需求。
2、《亨德爾六首小提琴奏鳴曲》全面體現了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美學
3、特點。動力充沛、氣勢恢弘、細節(jié)雕飾、情感夸張、崇尚理性等巴洛克音樂的一般特性在該套作品中均有體現。
3、在曲式結構上,《亨德爾六首小提琴奏鳴曲》沒有發(fā)展奏鳴曲式這種高級結構,而是退回了組曲的結構形式,但在結構均衡、比例協調、對比明確、邏輯清晰等方面有完美的表現,其音樂發(fā)展手法的主調化傾向開創(chuàng)了后來的古典時期音樂織體之先河。
4、演奏和處理《亨德爾六首小提琴奏鳴曲》應該在遵循巴洛克總體風格的基礎上體現亨德爾的個
4、人特征,在力度布局、樂句劃分、情感控制、協調伴奏等方面應在具體分析之基礎上具體表現,做到嚴格控制、細膩處理。
全文包括引論、正文、結語三個部分,引論闡述了本論文研究的動機和意義。正文共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述了小提琴奏鳴曲的歷史沿革,其中包括巴洛克時期小提琴的歷史概況、巴洛克時期小提琴奏鳴曲的發(fā)展概況、關于亨德爾和他的《六首小提琴奏鳴曲》等三個方面。第二部分是對《亨德爾六首小提琴奏鳴曲》的音樂分析,包括背景分析、曲式結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伊薩依《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研究.pdf
- 伊薩伊《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藝術創(chuàng)新研究.pdf
- 淺析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曲
- 格里格三首小提琴奏鳴曲和聲技法研究
- 四首小提琴奏鳴曲比較研究.pdf
- 弗蘭克《A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研究.pdf
- 肖斯塔科維奇小提琴奏鳴曲的創(chuàng)作研究
- 格里格三首小提琴奏鳴曲和聲技法研究_15511.pdf
- 試論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春天的藝術特征
- 從貝多芬三首小提琴奏鳴曲看其風格的演變.pdf
- 弗蘭克《a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教學探微
- 卡爾尼爾森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演奏分析_1517
- 論f.a.e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 用古典吉他演奏巴赫的三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
- 德彪西《g小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演奏研究.pdf
- 巴赫g小調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研究與教學
- 小提琴運弓技術運用之思考——以莫扎特g大調小提琴奏鳴曲為例
- 試論勃拉姆斯a大調小提琴鋼琴奏鳴曲的藝術特點
- 肖斯塔科維奇《小提琴奏鳴曲》的創(chuàng)作研究_4547.pdf
- 莫扎特小提琴奏鳴曲與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比較研究——以莫扎特kv.304和貝多芬op.24為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