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多層住宅樓設計</b></p><p><b> [摘要] </b></p><p> 本設計主要進行了結構方案承重墻的抗震設計。在確定磚混布局之后,先進行了層間荷載代表值的計算,接著利用頂點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進而按底部剪力法計算水平地震荷載作用下大小,進而求出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的結構內力(彎矩、剪力、軸力)。接
2、著計算豎向荷載(恒載及活荷載)作用下的結構內力。 是找出最不利的一組或幾組內力組合。 選取最安全的結果計算配筋并繪圖。此外還進行了結構方案中的室內樓梯的設計。完成了平臺板,梯段板,平臺梁等構件的內力和配筋計算及施工圖繪制。</p><p> [關鍵詞] 結構設計 抗震設計 </p><p> [Abstract]</p><p> The purpos
3、e of the design is to do the anti-seismic design in the longitudinal frames. When the directions of the frames is deter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
4、ing the peak-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making the amount of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can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
5、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p><p> [The keyword ] structural design, anti-seismic design</p><p><b> 目 錄</b></p><p><b> 引 言4</b
6、></p><p><b> 一、設計依據:5</b></p><p><b> 二、工程概況5</b></p><p> 1、建筑和結構特征5</p><p> 2、建設地點和環(huán)境特征5</p><p> 3、項目管理特點及總體要求5</p&
7、gt;<p><b> 三、結構計算書5</b></p><p><b> 四、施工部署19</b></p><p><b> 結論26</b></p><p><b> 引 言</b></p><p> 通過畢業(yè)設計,可以
8、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新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本專業(yè)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畢業(yè)設計涉及面廣,從建筑設計、施工、材料、交工全面的知識范籌,以至于具體的工序。能夠充分檢驗畢業(yè)生能否勝任土木建筑施工管理能力,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有機結合,在實踐中加深理解,鞏固新學的專業(yè)理論。認真地做好畢業(yè)設計,不但是對畢業(yè)生的考評,同時以交給辛勤指導我們的老師一份滿意的答卷。</p><p><b> 一、設計依據:</b>
9、;</p><p> 《建筑結構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J68-84</p><p>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J9-87</p><p>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1993年及1996年局部修訂)GBJ10-89</p><p>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1993年局部修訂)GBJ11-89</p><p>
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J7-89</p><p>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規(guī)程》JGJ3-91</p><p> 《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p><p> 現行國家有關規(guī)范,標準和規(guī)程。</p><p><b> 二、工程概況</b></p><p><b> 1、
11、建筑和結構特征</b></p><p> 本工程建筑面積:1717㎡,四層,結構形式為磚混,耐火等級為二級,抗震等級設防烈度為六度,設計使用年限為三類(50年).</p><p> 2、建設地點和環(huán)境特征</p><p> 該工程地點位于青島市,位置優(yōu)越,東側嶗山,風景秀麗,交通便利。</p><p> 3、項目管理特點及
12、總體要求</p><p> 在工程施工中,堅決慣徹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和預防為主的方針,組建一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項目部,集優(yōu)秀管理人才精良設備和有經驗的施工隊伍投入本工程,確保工程質量達標。采用先進的管理手段,信息化技術作為主要的管理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實行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在施工過程中對整個工程的工期、質量、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本工程用料、施工設備均提前7-15天提供使用計劃。合理安排各工序之間的穿插施
13、工。加強現場的管理及調度??傮w要求以優(yōu)良樣板工程,青島市安全文明示范工地為目標,以目標管理統(tǒng)攬全局,確保優(yōu)質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施工任務。</p><p><b> 三、結構計算書</b></p><p> 本工程墻體除內墻衛(wèi)生間為120厚,其他均為240厚粉煤灰蒸壓磚,所有墻身-0.6米處均設摻5%防水劑的水平防潮層,廚房及衛(wèi)生間變壓式排風道選用圖集《L05
14、J104》-PAGE6/PAGE7,其中廚房PG116斷面尺寸為320×240,預留洞口尺寸430×240,所有排風道出屋面詳見L05J104-20。</p><p> 地面工程,衛(wèi)生間地面低于相鄰地坪20㎜,地面1%坡向地漏,陽臺非封閉的,地面應低于相鄰地坪30;室外空調機板標高同相應結構板標高,底部作滴水。</p><p> 防水工程,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施工中
15、選用的防水材料應符合《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范》中相應的等級要求。屋面均為有組織排水,檐溝縱向坡度>10%,檐溝內加設一道防水層,落水管為φ110PVC及配套的雨水斗;衛(wèi)生間地坪低于相鄰室內坪20㎜,加設一道防水層沿墻體上翻300㎜,空調室外機冷凝水由φ75空調冷凝水管統(tǒng)一排放。</p><p> 門窗工程,門窗制作應滿足防滲、防變形、隔熱保溫等要求。門窗表尺寸均表留洞尺寸。</p><p&g
16、t; 砼構件主筋保護層厚度:梁柱25㎜;板15㎜</p><p> 砼強度:墊層C15,基礎C20,基礎以上C20。</p><p> 鋼筋Ⅰ級鋼fy=210N/mm2;Ⅱ級鋼fy=310N/mm2;Ⅲ級鋼fy=340N/mm2。</p><p><b> 荷載:</b></p><p> 1)基本風壓值Wo=
17、0.6KN/㎡。</p><p> 2)結構風荷載體型系數簡圖及取值,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J9-81取值。3)樓面活載取值:首層施工荷載5.0Kpa,面層及吊頂1.5Kpa;房間、客廳活載1.5Kpa,面層吊頂1.0Kpa;挑陽臺活載2.5Kpa,面層及吊頂1.0Kpa,內陽臺活載1.5Kpa,面層及吊頂1.0Kpa,上人屋面活荷載1.5Kpa,屋面及吊頂3.5Kpa;非上人屋面活載0.7Kpa,面層及吊
18、頂2.0Kpa。</p><p> 3.1砌體材料和砌體的力學性能</p><p> 本工程砌體材料采取粉煤灰蒸壓磚,規(guī)格240×115×55,強度MU10,砌體采用砂漿M5。</p><p> 砌體軸心抗壓強度的平均值fm,</p><p> fm=R1fα1(1+0.07f2)R2</p><
19、;p> 式中:R1—隨砌體中塊體類別和砌合方法變化的參數</p><p> R2—砂漿強度對砌體強度的修正系數</p><p> α—與砌體塊材高度有關的系數</p><p> f1f2—分別為各中塊體和砂漿抗壓強度平均值Mpa</p><p> 砌體抗壓強度標準值fk</p><p> fk=fm(
20、1-1.645δf)</p><p> 式中:δf—各類砌體在各種受力情況下的強度異系數</p><p> 砌體抗壓強度設計值f</p><p><b> f=fk/rf</b></p><p> 一般情況下宜按施工控制等級為B級考慮,取rf=1.6(C級時取rf=1.8)根據塊材的性能,計算本工程所選用的粉煤灰
21、蒸壓磚,其抗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p><p> 3.2砌體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計算</p><p> 3.2.1砌體結構設計基本規(guī)定</p><p> 砌體結構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值以下式計算:</p><p> ro(1.2SGR+1.4SQ1K+rQiψciSQik)≤Rcfak……</p><p> 式中
22、:ro—結構重要性系數,本工程安全系數為二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不應小于1.0</p><p> SGR—永久荷載標準值的效應</p><p> SQ1K—在基本組合中起控制作用的一個可變荷載標準值的效應;</p><p> SqiK—第I個可變荷載標準值的效應</p><p> Rcf—結構構件的抗力系數</p>
23、<p> RQi—第I個可變荷載的組合值系數,一般情況下應取0.7</p><p> F—砌體的強度設計值,發(fā)=fR/rf</p><p> fR—砌體的強度標準值</p><p> rf—砌體結構的材料性能分項系數,一般情況下宜按施工控制等級為B級考慮,取rf=1.6</p><p> fm—砌體強度平均值</p&
24、gt;<p> Qf—砌體強度標準值</p><p> Ak—n個可參數標準值</p><p> 本工程檐高12.1米,計算砌體結構承載力滿足要求</p><p> 3.2.2砌體受拉受彎受剪構件</p><p> 本工程以4交A軸窗間墻為計算:</p><p> 窗間跺長度為1400mm,寬
25、度2400mm,層高2.8米,檐高12.1米,磚砌體自重19KN/m3,砼自重2.45T,板厚120mm,根據荷載計算,墻體受壓荷載小于136KN.由MU10的燒結蒸壓磚與M5混合砂漿查表得出砌體抗壓強度設計值f=1.58Mpa,當蒸壓材料為蒸壓粉煤灰磚砌體,ra為0.9,</p><p> 由β=Ho/h=13.5查表得系數ψ=0.782,則此墻垛底截面的承載力為,</p><p>
26、 ψraτA=0.782×0.9×1.5×1400×240=346.43>136</p><p> 得出此墻垛截面安全.</p><p> 3.3房屋的結構布置方案及基礎計算</p><p> 混合結構中的墻體一般具有承重和圍護作用,使承重與圍護功能一體化.由于砌體的抗壓強度并不高,抗拉抗彎抗剪強度又很低,所以混合
27、結構中使墻柱等承重構件具有足夠的承載力,是保證房屋結構安全可靠和正常使用的關鍵.混合結構房屋主要由屋蓋,樓蓋,內外縱墻橫墻(山墻),基礎等承重構件組成,它們相互聯合共同構成承重空間體系.按結構的承重體系和荷載的傳遞線路,本工程房屋頂結構布置方案采用縱橫墻承重體系.</p><p> 荷載的重要傳遞路線為</p><p> 屋(樓)面梁 縱墻</p><p>
28、; 屋(樓)面荷載 屋(樓)面板 基礎 地基</p><p><b> 橫墻</b></p><p> 本工程地基屬于微風化花崗巖,地基承載力400Mpa,此種地基所承載力遠遠大于本工程所給的壓力.(臨邊建筑,以此地基均建高層,故基礎承載力不再計算)</p><p> 3.
29、4墻柱的構造要求</p><p><b> 墻柱高厚比</b></p><p> 墻柱的允許高厚比[β]墻,柱高厚比的最大允許限值稱為允許高厚比,用[β]表示.影響允許高厚比的因素有砂漿的強度等級,砌體的類型,構件的類型(墻柱),荷載作用方式及構件的重要性和門窗洞口的消弱,施工質量等,《砌體規(guī)范》根據以往設計經驗和現階段材料質量及施工技術水平確立允許高厚比值.&l
30、t;/p><p> 墻柱的允許高厚比[β]值</p><p> 注:1.毛石墻.柱的允許高厚比按表中數值降低20%采用.</p><p> 2.組合磚砌體構件的允許高厚比,可按表中數值提高20%,但不能大于28.</p><p> 3.驗算施工階段砂漿尚未硬化的新砌體高厚化比時,允許高厚比對土墻取14對柱取1/6.</p>
31、<p> 自承重墻是房屋中的次要構件,且僅承受自重作用.根據彈性穩(wěn)定理論,其臨界荷載值高于荷載作用于墻體頂端時臨界荷載.自承重墻的允許高厚比,比同條件下的承重墻允許高厚比大.即允許高厚比乘以一個大于1的修正系數u1,見下表:</p><p> 注:1.上端為自由端的允許高厚比,除按上述規(guī)定提高外,尚可提高30%.</p><p> 2.對厚度小于90mm的墻,當雙面不低于M
32、10的水泥砂漿抹面包括抹面層的墻厚不小于90mm時,可按墻厚等于90mm驗算高厚比.</p><p> 3.當n不是上述數值時,可按插入法取值.</p><p> 對于有門窗洞口的墻體,包括承重墻和自承重墻,由于截面削弱對穩(wěn)定不利,《規(guī)范》采用系數u2對允許高厚比加以修正</p><p> u2=1-0.4bs/s</p><p>
33、式中s-相鄰窗間墻之間或壁柱之間的距離</p><p> bs-在寬度s范圍內門窗洞口的寬度</p><p> 在式中,當u2小于0.7時,仍采用0.7;當洞口寬度nh≤1/5h(h為墻高度)時,u2應取1.0.</p><p><b> 墻.柱高厚比驗算</b></p><p> 1)矩形截面墻.柱的高厚比驗算
34、,矩形截面高厚比應按下列驗算</p><p> β=Ho/h≤M1,M2[β]</p><p> 式中:Ho—墻柱計算高度,見附表</p><p> h—墻厚或矩形柱與Ho相對應的邊長</p><p> M1—自承重墻允許高厚比修正系數見u1修正系數表,對承重墻柱取1.0</p><p> M2—有門窗洞口允
35、許高厚比的修正系數,無門窗洞口時u2=1.0</p><p> [β]—墻柱允許高厚比</p><p> 確定計算高度Ho及允許高厚比[β]時尚應注意以下規(guī)定.</p><p> ⑴當與墻連接的相鄰兩橫墻間的距離S≤u1u2[β]h時,墻的高度可不受高厚比限制.</p><p> ?、谱兘孛嬷母吆癖瓤砂瓷舷陆孛娣珠_驗算.驗算上柱高厚比
36、時,墻柱的允許高厚比[β]以其值乘以1.3后采用.</p><p> 本工程層高2.8米,樓板厚120mm,為現澆砼.內外墻240mm,衛(wèi)生間.儲藏室隔墻厚為120mm,砂漿強度等級為M5,磚為MU10,縱橫墻混合承重.依據一層平面圖計算各墻厚的高厚比.</p><p> 確定房屋靜力計算方案</p><p> 依據圖紙相鄰橫墻的最大間距為S=7.8m,經查表
37、知,樓蓋<32m,屬剛性方案.</p><p> 查表砂漿強度M5時, [β]取24.</p><p><b> 外縱墻高厚比驗算:</b></p><p> 由于內縱墻的厚度砌筑砂漿,墻體高度均與外縱墻相同,洞口寬度小于外縱墻洞口寬度,如外縱墻高厚比驗算滿足要求,外內縱墻也滿足要求.依圖:</p><p>
38、 S=7.5m>2H=2.8×2=5.6m</p><p> 外縱墻為承重墻,u1=1.0</p><p> u2=1-0.4bs/s=1-0.4×1.5/6.9=0.91>0.8</p><p> β=Ho/h=2.8/0.24=11.7<u1u2[β]=1×0.91×24=21.84</p&
39、gt;<p><b> 故滿足要求.</b></p><p> 3.5過梁,墻梁,挑梁及雨棚的構造要求</p><p> 本工程窗口寬1800mm,墻厚h=240mm,層高2800mm,窗臺高900mm,窗高1500mm,墻面雙面粉刷,墻體自重標準值為5.24KN/㎡.過梁凈跨1800mm,在過梁上墻體高度為0.5米處傳來樓板荷載,設計值為No=1
40、50KN.過梁下砌體采用MU10的磚和M5混合砂漿砌筑.設計此鋼筋砼過梁.</p><p> 鋼筋砼過梁按受彎構件計算.要進行截面受彎承載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以及梁下砌體的局部受壓承載力驗算.</p><p> 鋼筋砼過梁的截面高度為墻厚h=(1/8-1/14)lo,lo為過梁計算跨度,取lo=1.05ln(ln為過梁凈跨度),截面寬度為墻厚或L形.</p><p&
41、gt; 1>受彎承載力,鋼筋砼過梁按最大彎距設計值所在截面的平衡條件,求出受拉鋼筋面積As.按下列步驟進行:</p><p><b> ho=h-a</b></p><p> as=M/a1fobho2≤a5m22</p><p> rs=0.5(H√1-2as) </p><p> 或ξ=1-√1-2a
42、s≤ξb</p><p> As=M/fyrsho≥ρminbho</p><p> As=ξbho*fcm/fy≥ρminbho</p><p> 式中:ho—過梁正截面有效高度</p><p> a—受拉鋼筋形心至受拉邊緣的距離,單排鋼筋a=35mm,雙排鋼筋a=60mm</p><p><b>
43、 b—過梁截面寬度</b></p><p> M—由梁上荷載設計值產生的最大彎距</p><p> As—截面抵拉距系數</p><p><b> Rs—內力臂系數</b></p><p> ξ=X/ho—相對受壓區(qū)高度,且ξ≤ξb=0.614(HRB235級鋼筋),0.555(HRB335級鋼筋)
44、</p><p> a1fc—砼彎曲抗壓強度設計值</p><p> fy—縱向受拉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p><p> ρmin—縱向受拉鋼筋最小配筋率,C35號以下砼ρmin=0.15%;C40-C60砼ρmin=0.2%.</p><p> 2>抗剪承載力驗算,鋼筋砼過梁,其截面取值一般較大荷載相對較小,每常V≤0.07f
45、cbh5,因此按構造配箍筋.</p><p> 式中:V—過梁支座截面剪力設計值</p><p> fc—砼抗壓強度設計值</p><p> 3>過梁下砌體局部受壓承載力驗算,過梁下砌體局部受壓承載力驗算,可不考慮上部荷載的影響.由于過梁與其上砌體共同工作,構成剛度極大的組合深梁,變形極小,故其有效支承長度可取過梁的實際支承長度,同時n=1.</p
46、><p> 過梁下局部受壓可取承載力按下列公式進行驗算:</p><p><b> N1≤rfAl</b></p><p> 式中r-砌體局部抗壓強度提高系數</p><p> Al-梁端有效支承面積</p><p> F-砌體抗壓強度設計值</p><p> N1
47、-梁端支承壓力設計值</p><p> 本工程C1的鋼筋砼過梁設計計算如下:</p><p><b> 選擇過梁截面尺寸</b></p><p> 梁截面跨度:lo=1.05ln=1.05×1800=1890mm</p><p> 梁截面高度:h=(1/8-1/14)lo=(236~135)mm<
48、/p><p> 取h=240mm b=h=240mm</p><p><b> 選擇材料</b></p><p> 擬選取C20砼,fc=9.6Mpa,ft=1.1Mpa</p><p> 受拉鋼筋用HRB235級,fy=210Mpa</p><p><b> 荷載&l
49、t;/b></p><p> 砌體自重:hw=1.0m>ln/3=1.8/3=0.6m</p><p> 取:hw=ln/3=0.6m</p><p> 則g1=1.2×5.24×0.6=3.77KN/m</p><p> 過梁自重:g2=25×1.2×0.24×0.24=
50、1.73KN/m</p><p> 樓板荷載,樓板砌體高度0.5m<ln=1.8,則應考慮樓板傳來的荷載設計值:</p><p><b> q1=14KN/m</b></p><p> 合計q=g1+g2+q1=3.77+1.73+14=19.5KN/m</p><p> 求彎距設計值,勞動設計值</
51、p><p> M=1/8ql2=1/8×19.5×1.892=8.7KN·m</p><p> V=1/2qln=1/2×19.5×1.8=17.55KN</p><p> 求受拉鋼筋面積(按單排配置)</p><p> ho=h-35=240-40=200mm</p>&l
52、t;p> αs=M/a1fcbho2=8.7×1.06/9.6×240×2002=0.0944<αsmax=0.426</p><p> ξ=1-√1-2as=1-√1-2×0.0944=0.1</p><p> As=ξbho*a1fc/fy=0.1×240×200×1.0×9.6÷
53、;210=219mm2</p><p> 選用3Φ12(A=339mm2)</p><p> 梁端下砌體局部受壓承載力驗算:</p><p> Nl=1/2qlo=1/2×19.5×1.89=18.427KN</p><p> 查表得f=1.5Mpa</p><p> αo=10√hl/f
54、=10√240/1.5=126mm<240mm,取αo=240mm</p><p><b> 局壓計算面積</b></p><p> Ao=h(a+h)=0.24×(0.24+0.24)=0.115㎡</p><p> Al=αob=0.24×0.24=0.0576㎡</p><p>
55、ψ=1.5-0.5Ao/Al=1.5-0.5×2=0.5</p><p> γ=1+0.35√Ao/Al-1=1+0.35×√0.1152/0.0576-1=1.35>1.25</p><p> 故取γ=1.25,對過梁b=1</p><p><b> Nu=brfAl</b></p><p&
56、gt; =1×1.25×1.19×103×0.0576</p><p> =85.68>ψNo+Ne=0.5×48+18.4275=42.4275KN</p><p> 局部承壓滿足要求,截面配筋詳見結構圖.</p><p><b> 3.6板的結構要求</b></p>
57、<p> 根據本工程空間布局,樓蓋采用雙向肋形樓蓋.在肋形樓蓋中,梁(墻)所支撐的板的平面尺寸接近或等于正方形,即板的長邊L2與短邊L1之比小于或等于3時,則這種板在兩個方向均受力工作.雙向板必須是四邊都是有支撐的,如果板的長短邊之比L2/L2≤3,而是兩邊有支承,就不是雙向板,因此雙向板一般也稱四邊支承板.</p><p> 3.6.1雙向板的受力特點</p><p>
58、 對于四邊簡支的單跨正方形板,當荷載逐漸增加時,第一批裂縫出現在板的下面中間部位,隨后沿著對角線的方向向四角擴展,在板上面的四角附近邊出現垂直于對角線方向而向大體上成圓形的裂縫出現,促使板下面對角線方向裂縫的進一步擴展,最后跨中鋼筋達到屈服,整個板即告破壞.對于四邊簡支的矩形板,第一批裂縫出現在板底平行于長邊的方向.當荷載繼續(xù)增加時,這些裂縫逐漸延長,并沿450角向四角擴展,在板上面的四角邊開始出現裂縫,最后使整個板發(fā)生破壞.<
59、/p><p> 不論是簡支的方形板或矩形板,當受到荷載作用時,板的四角均有翹起的趨勢.因此,板傳給四邊支座的壓力,并不是沿邊長均勻分布的,而是各邊的中部較大,兩端較小.</p><p> 板中鋼筋的布置方向,對破壞荷載的數值并無特別的影響.但平行于四邊配筋的板,第一批裂縫出現前所能承擔的荷載,比平行于對角線方向配筋的板要大一些.</p><p> 此外,在其他條件
60、相同時,采用強度較高的砼較為優(yōu)越.當配筋率相同時,采用較細的鋼筋較為有利.當鋼筋的用量相同時,板中間部分排列較密者比均勻排列者更適用些.</p><p> 3.6.2雙向板的構造要求</p><p><b> 一>截面尺寸</b></p><p> 考慮到需要雙向布置受力筋所以雙向板的厚度h,一般不宜小于80mm.本工程板厚120m
61、m.同時為了滿足板的剛度要求,簡支板取h≥lx/45;連續(xù)板取h≥lx/50(lx為短跨跨度).</p><p><b> 二>內力折減系數</b></p><p> 四邊與梁整體連接的雙向板,考慮支承梁對板產生推力的有力影響,應將計算彎距乘以下列折減系數后,再進行配筋計算.</p><p> ?、胚B續(xù)板中間區(qū)格的跨中截面及支座截面折
62、減系數為0.8.</p><p> ?、茖τ谶厖^(qū)格的跨中截面及各自樓板邊緣算起的第二支座截面,當led/l<1.5時,折減系數為0.8;當1.5<led<2時,折減系數為0.9.led為區(qū)格沿樓板邊緣方向的跨度,l為垂直于樓板邊緣方向的跨度.</p><p> ⑶對角區(qū)格的各截面不應折減.</p><p><b> 3.6.3板的配筋
63、</b></p><p> 通常雙向板的受力鋼筋沿縱橫向兩個方向布置??紤]到短跨方向彎距比長跨方向彎距大,為充分利用板的有效高度,應將短跨方向受力筋放在長跨方向受力筋的外側,因此取值可按:</p><p> 短跨:ho=h-25mm</p><p> 長跨:ho=h-35mm</p><p> 式中,h為板厚,以mm計。&
64、lt;/p><p> 雙向板的配筋方式類似于單向板,有彎起式和受式配筋兩種。為簡化施工,目前在施工中多采用分受式配筋。但是,對于跨度及荷載較大的樓蓋板,為提高剛度和節(jié)約鋼筋,宜采用彎起式配筋。</p><p> 當內力按彈性理論計算時,所求的彎距是中間板帶的最大彎距。至于靠近支座的邊緣。板帶,其彎距已大為減少,故配筋也可減少。因此,通常將每個區(qū)格按縱橫兩個方向劃分為兩個寬均為lx/4(lx
65、為短跨的跨度)的邊緣板帶和一個中間板帶。邊緣板帶單位寬度上的配筋量不少于中間板帶單位寬度上配筋量的50%.</p><p> 3.6.4實際設計計算:</p><p> 本工程樓蓋為鋼筋砼現澆雙向板的結構布置(圖紙附后)。選取-;-軸為計算實例。</p><p> 樓面活荷載設計值ρ=8KN/㎡,懸挑部分活荷載ρ=2KN/㎡樓板厚120mm,擱置長度60mm,
66、加上面層粉刷等自重的恒荷載設計值q=4KN/㎡。砼強度等級為C20,(fc=9.6Mpa)。鋼筋采用RPB235級鋼筋(fy=210Mpa)。另外用一部分HRB335級鋼筋。下面用彈性理論計算各區(qū)格的彎距,進行截面設計配筋附圖。</p><p> 區(qū)格A:lx=4500mm,ly=3600mm,ly/lx=3.6/4.5=0.8</p><p> 查表四邊嵌固時的彎距系數和四邊簡支時彎
67、距系數如下表所示:</p><p> 四邊嵌固、四邊簡支的彎距系數表</p><p> 附:承受均布荷載時雙向板按彈性理論計算系數公式。</p><p><b> 說明:</b></p><p> 符號Bc=Eh/12(1-μ2)</p><p> 式中 Bc-剛度</p>
68、;<p><b> E-彈性模量</b></p><p><b> h-板厚</b></p><p><b> μ-泊松比</b></p><p> Mx,Mxma2-分別為平行于Lx方向板中心點的彎距和板跨內最大彎距;</p><p> My,Myma
69、2-分別為平行于ly方向板中心點的彎距和板跨內最大彎距;</p><p> Mxo-固定邊中點沿lx方向的彎距</p><p> Myo-固定邊中點沿ly方向的彎距</p><p> 取鋼筋砼的泊松比μ=0.2,則可求A區(qū)格板的跨中彎距和支座彎距如下:</p><p> Mx=0.0271(g+p/2)ly2+0.0561×
70、p/2×ly2+0.2[0.0144(g+p/2)ly2+0.0334×p/2×ly2]</p><p> =0.4408×12.96+0.2×1.4512×20.25</p><p> =11.59KN·m/m</p><p> My=1.4512×20.25+0.2×
71、5.713=30.5294KN·m/m</p><p> M1x=-0.0664(4+8)4.52=-16.1352KN·m/m</p><p> M1y=-0.0559(4+8)4.52=-13.5837KN·m/m</p><p> 區(qū)格B:lx=3.6m,ly=3.6m,ly/lx=3.6/3.6=1</p>
72、<p> 四邊嵌固、四邊簡支的彎距系數表</p><p> Mx=0.0716(g+p/2)ly2+0.0368×p/2×ly2+0.2[0.0716(g+p/2)ly2+0.0368×p/2×ly2]=9.3312+0.2×26.5</p><p> =14.6312KN·m/m</p><p
73、> My=26.5+0.2×9.3312=14.6312KN·m/m</p><p> M1x=-0.0513(4+8)3.62=-7.98KN·m/m</p><p> M1y=-7.98KN·m/m</p><p> 區(qū)格c可取于區(qū)格a相同。</p><p><b> 三&
74、gt;截面設計</b></p><p> 確定截面有效高度ho,假定鋼筋選用φ6,短跨方向跨中截面的ho=95mm,長跨方向跨中截面的ho=95-10=85mm,支座截面的ho=95mm。</p><p> 截面設計用的計算彎距,在樓蓋支承墻體上,均設置圈梁;而邊跨的跨中截面及樓板邊緣起的第二支座上,由于沿樓板邊緣方向的計算跨長與垂直于樓板邊緣方向的跨長比lx/ly=4.5
75、/3.6=1.25<1.5,故其彎距可減20%,中間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間支座上的彎距也可減少20%。</p><p> 縱向受拉鋼筋的As計算,為簡便起見,近似取內力臂系數rs=0.9,按下式計算受拉鋼筋截面面積為:</p><p> As=M/0.9fyho=M/0.9×210ho=M/189ho</p><p> 經計算配筋φ6@200,滿足
76、要求。</p><p> 3.7樓梯的構造要求</p><p> 3.7.1現澆板式樓梯的計算與構造</p><p> 現澆板式樓梯為現代多層及高層房屋的豎向通道,它由梯段和休息平臺構成。鋼筋砼樓梯為最適合滿足承重及防火要求。本工程采用雙跑式樓梯。樓梯由三部分組成:樓梯段、平臺板、平臺梁。</p><p> ⑴梯段斜板的計算特點:&l
77、t;/p><p> 梯段斜板支承在平臺梁及樓層梁上(底層下端支承在地壟墻上)。一般可按簡支平板計算,取1m寬板作為計算單元。</p><p> 普通平放的板所受荷載是沿水平方向分布的,但在樓梯斜板中,其恒荷載g和作用活荷載p是沿板的傾斜方向分布的。為計算梯段斜板內力,應將g1+p1分解為垂直板面和平行于板面的兩個正交荷載(g1+p1)cosa和(g1+p1)sina。</p>
78、<p> 斜板在荷載(g1+p1)cosa作用下,使斜板沿其他線方向產生彎曲,而在(g1+p1)sina作用下,在斜板橫截面上產生軸力No,在一般樓梯斜板設計時,由于樓梯傾角a較小,因此軸向力N 影響很小,可不考慮。因此,斜板內力計算時,僅需計算荷載(g1+p1)cosa作用的內力。斜板的內力:</p><p> 跨中彎距:M斜=1/8(g1+p1)(l1)cosa</p><
79、p> 支座剪力:V斜=1/2(g1+p1)(l1)cosa</p><p> 式中l(wèi)1-梯段斜板向計算跨度</p><p> 如果將l1=l/cosa, g1+p1=(g+p)cosa代入上式則得,</p><p> M斜=1/8(g1+p1)cosa(1/cosa)2=1/8×g1+p1/cosa×l2</p>&l
80、t;p> =1/8(g+p)l2</p><p> V斜=1/2×g1+p1/cosa=1/2(g+p)lcosa</p><p> 式中l(wèi)-樓梯斜段計算跨度的水平投影長度,設計時可取l=lo+b(lo是梯段水平投影凈跨.b為平臺梁寬度;</p><p> g.p-分別為每單位水平長度上的豎向均布恒載和活載.</p><p
81、> 由此可見,樓梯斜板的彎距和勞力,相當于水平梁的彎距M平和剪力V平乘以cosa.即</p><p> M斜=M平=1/8(g+p)l2</p><p> V斜=V平cosa=1/2(g+p)lcosa</p><p> 當考慮到梯段斜板與平臺板。平臺梁并非理想銜接,因此在連接處平臺板。平臺梁對梯段斜板有一定的嵌固作用,可使樓段板的跨中彎距減小。因此,
82、梯段斜板的跨中最大彎距也可近似的取:</p><p> M=1/10(g+p)l2</p><p><b> 3.7.2構造要求</b></p><p> ?、盘荻翁げ降陌冀屈c至板底的垂直厚度為板的計算厚度h.h=(1/25-1/35)lo,一般板厚h為80-120mm。本工程取120mm梯段斜板的配筋方式可采用彎起式,也可采用分受式。&l
83、t;/p><p><b> ?、破脚_板 </b></p><p> 內力計算,平臺板一般均為單向板,取1m的板帶作為計算單元,根據兩端的支承情況,其內力計算分別按下列兩種情形進行。</p><p> <1>當平臺板一端與平臺梁整體連接另一端支承在磚墻時,跨中彎距可近似為</p><p> M=1/8(g+p
84、)l2</p><p> 式中l(wèi)-平臺板計算跨度.取=l01+h/2</p><p><b> l01-平臺板凈跨</b></p><p> h-平臺板厚度,按h=1/35,一般h為60-80mm</p><p> <2>當平臺板兩端都與梁整體連接時,考慮到平臺梁和過梁對平臺板的部分嵌固作用,跨中彎距
85、按M=1/10(g+p)l2計算,式中l(wèi)為平臺板計算跨度,取l=l01。</p><p><b> 構造要求:</b></p><p> 在平臺板與平臺梁或過梁相接處,考慮到支座處有一定的負彎距作用,應配置承受負彎距的負筋。一般可將板的下部縱筋在支座附近彎起一半,其上彎點距支座l01/10,并≥300mm,另外附加伸出支座邊緣l01/4的直鉤負筋,其數量與上述彎起
86、鋼筋相同。當平臺板的跨度遠比梯段斜板的水平跨度小時,平臺板中可能出現負彎距的情況,這時板中負彎距鋼筋應通跨布置。</p><p><b> <3>平臺梁</b></p><p> 板式樓梯的平臺梁,一般均支承在樓梯間兩側的橫梁上。其截面高度h≥l/12(l為平臺梁的計算跨度)。平臺梁除自重,平臺板傳來的均布荷載q1外,還承受樓梯斜板傳來的均布荷載q2、
87、q3,當上下梯段為等長時q2=q3,其計算時可忽略上下樓板斜板之間的孔隙,按荷載滿布與全垮的簡支梁計算。當平臺板外端支承在磚墻上時,平臺梁按寬度為其肋寬b的矩形截面梁計算。當平臺板外端與過梁整體連接時,平臺梁按倒L形截面計算,其翼緣計算寬度b1f按下式計算:</p><p> b1f={b1f=l/G·b1f=b+sn/2}min</p><p> 式中l(wèi)-平臺梁計算跨度,l
88、=lo+a≤1.05lo(lo為平臺梁的凈跨,a為平臺梁的支承長度)</p><p><b> b-平臺梁的寬度</b></p><p><b> sn-平臺板的凈跨</b></p><p> 考慮到平臺梁兩側荷載不一致而引起的扭矩,宜酌量增加其箍筋的用量。</p><p> 本工程以樓梯結
89、構方案,采用現澆樓梯,將樓梯板TB4為計算,水平投影長度為8×280=2240mm,樓梯段高度為155.55×9=1400mm,砼強度等級為C20,梁中受力鋼筋采用HRB335級,其他鋼筋采用HPB235級,樓梯活荷載標準值2.5KN/㎡,層面采用水磨石,底面20mm厚水泥砂漿粉刷,結構布置圖(附圖)。計算樓梯各組成部分.</p><p><b> 1>斜板計算</b&
90、gt;</p><p> 取1m作為計算單元,cosa=0.876</p><p><b> 確定斜板厚度h</b></p><p> lo1=lo/cosa=2240/0.876=2557mm</p><p> h=lo1/25~lo1/30=102.28~85.23mm</p><p>
91、;<b> 取h=120mm</b></p><p><b> 2>荷載計算:</b></p><p> 三角形踏步自重1.3×1/2×0.28×0.155×25×1/0.28=2.4KN/m</p><p> 斜板自重1.3×0.12×1
92、/0.876×2.5×10=4.45KN/m</p><p> 水磨石:1.3×(0.28+0.155)×0.65×1/0.28=1.61KN/m</p><p> 板底抹灰:1.3×0.02×1/0.876×17×1.0=0.517KN/m</p><p><b&g
93、t; g=1KN/m</b></p><p> 活載:1.4×2.5×1.0=3.5KN/m</p><p> g+p=12.477KN/m</p><p><b> 3>內力計算</b></p><p> 計算跨度:l=lo+b=2.24+0.2=2.44m</p&
94、gt;<p> 跨中彎距M=1/10(g+p)l2=1/10×12.477×2.442=7.43KN/m</p><p> 4>截面承載力計算:</p><p> ho=120-25=95mm</p><p> as=M/a1fcbho2=12477000/9.6×1000×952=0.144<
95、;/p><p> ξ=1-√1-2as=1-√1-2×0.144=0.16</p><p> as=ξbho·a1fo/fy=620.16</p><p> 選用φ10@100,分布筋φ6@200,配筋附后圖。</p><p><b> 5>平臺板的計算</b></p><
96、;p> 平臺板厚度h=120mm,取1m的板寬為計算單位。</p><p><b> 荷載計算:</b></p><p> 恒荷載平臺板自重1.3×0.12×25=3.9KN/m</p><p> 水磨石面層1.3×0.657=0.845/m</p><p> 板底抹灰1.3
97、×0.02×17=0.451</p><p> 活載1.4×2.5=3.5KN/m</p><p> 總荷載g+p=3.9+0.845+0.451+3.5=8.7KN/m</p><p><b> 內力計算:</b></p><p> 計算跨度l=l01+h/2=1.7+0.12/2
98、=1.76m</p><p> 跨中彎距:M=1/8(g+p)l2=1/8×8.7×1.762=3.37KN/m</p><p><b> 正截面承載力計算:</b></p><p> ho=120-25=95mm</p><p> as=M/ a1fcbho2=3.37×106/9
99、.6×1000×952=0.039</p><p> ξ=1-√1-2as=1-√1-2×0.039=0.04</p><p> as=ξbho·a1fo/fy=0.04×1000×95×9.6/210=174mm2>pminbh</p><p><b> 選用Ⅱ8@200&
100、lt;/b></p><p><b> 6>平臺梁計算</b></p><p> 平臺梁傳來8.7×(1.7/2+0.2)=9.14KN/m</p><p> 斜板傳來12.477×2.24/2=13.97KN/m</p><p> 平臺板自重3.9KN/m</p>
101、<p> 平臺梁抹灰0.457KN/m</p><p> 合計:g+p=27.467KN/m</p><p> 內力計算:略去梯段板之間的孔隙,荷載按全垮漫步考慮。</p><p> 計算跨度:L=2840mm</p><p> 跨中彎距M=1/8(g+p)l2=1/8×27.467×2.842=27.
102、69KN/m</p><p> 支座剪力V=1/2(g+p)lo=1/2×27.467×2.84=39KN/m</p><p> 按倒L形截面計算b=240mm,bf=640mm</p><p> as=27690000/9.6×640×3602=0.35</p><p> ξ=1-√1-2as
103、=1-√1-2×0.35=0.45</p><p> as=ξbho·a1fo/fy=455mm2</p><p> 選用3Ⅱ14(as=461mm2)</p><p> Va=0.7ftbho=0.7×200×360=55440N>r=46660N</p><p> 箍筋配置選用φ6@2
104、00</p><p> 3.8砌體結構的抗震構造措施</p><p> 1>每層砌體房屋的震害分析</p><p> 在強震作用下,每層砌體房屋的破壞部位,主要是墻身和構件間的連接處,樓蓋與層蓋結構本身的破壞較少。</p><p> 墻體的破壞,在砌體房屋中與水平地震作用方向平行的墻體是主要承擔地震作用的結構。這類墻體往往因為拉
105、應力強度不足而引起裂縫破壞,由于水平地震反復作用,兩個方向的斜裂縫組成交叉裂縫。這種裂縫在多層砌體房屋中,一般規(guī)律是上重下輕。這是因多層房屋墻體下部地震剪力大的緣故。</p><p> 墻體轉角處的破壞,由于墻角位于房屋盡端,房屋對的約束作用減弱,使此處抗震能力相對降低,因此較易破壞。此外,在地震過程中當房屋發(fā)生扭轉時,墻腳處位移較房屋其它部位大,這也是墻角破壞的一個原因。</p><p&g
106、t;<b> ?、蹣翘蓍g墻體的破壞</b></p><p> 樓梯間除頂層外,一般房屋墻體高度較房屋其它部位墻體小,其剛度較大,較容易造成震害。而頂層墻體的計算高度又較其它部位的大,其穩(wěn)定性差,易發(fā)生破壞。</p><p> ④內外墻連接處的破壞。</p><p> 內外墻連接處是房屋的薄弱部位,特別是有些建筑內墻分別砌筑,以直槎或馬牙槎
107、連接這些部位在地震中極易拉開,造成外縱墻和山墻外閃,倒塌等現象。</p><p> ?、輼巧w預制板的破壞。</p><p> 由于預制板整體性差,當板的搭接長度不足或無可靠拉結時在強烈地震過程中極易塌落,并常造成墻體倒塌。</p><p> ?、尥怀鑫菝娴奈蓓旈g等屬結構的破壞。</p><p> 在房屋中,突出屋面的屋頂間、樓梯間、水箱間
108、、煙囪、女兒墻等附屬結構,由于地震“鞭端效應”的影響,一般較下部主體破壞嚴重,幾乎在6度就發(fā)現有破壞,特別是較高的女兒墻,出屋面的煙囪,在7度區(qū)普遍破壞,8-9度區(qū)幾乎全部破壞或倒塌。</p><p> 抗震結構對材料和施工質量的要求。</p><p> 結構材料性能指標應符合下列最低要求:</p><p> 砌體結構材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
109、<p> 燒結普通粘土磚和燒結方孔粘土磚的密度等級不應小于MU10,其砌筑砂漿等級不應小于M5.0</p><p>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的強度等級不應小于MU7.5,其砌筑砂漿強度等級不低于M7.5.</p><p> 本工程砌筑材料采用蒸壓粉煤灰磚,砂漿M5.0。</p><p> 混凝土結構材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
110、p> 1)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框支梁,框支柱以及抗震等級為一級的框架梁,柱節(jié)點,柱芯區(qū),不應低于C30;構造柱,芯柱圈梁及其它類構件不應低于C20。</p><p> 2)抗震等級為一、二級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等用普通鋼筋時,鋼筋的抗拉度實測值與屈服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且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p><p> 結構材料性能指標,
111、應符合下列要求。</p><p> 普通鋼筋宜優(yōu)先采用延性、塑性韌性和可焊性較好的鋼筋。普通鋼筋的強度等級,縱向受力鋼筋宜采用HRB400和HRB335級熱軋鋼筋,箍筋宜采用HRB400、HRB335、HRB235級熱軋鋼筋。</p><p> 注:鋼筋的檢驗方法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04的規(guī)定。</p><p> 混凝土
112、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9度時不易超過C60,8度時不易超過C70。</p><p> ?、墼谑┕ぶ校斝枰膹姸鹊燃壿^高的鋼筋代原設計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時,應按照鋼筋受拉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值換算,并應滿足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和抗震構造措施的要求。</p><p> 鋼筋混凝土構造柱、芯柱和底部框架、抗震墻磚中磚抗震墻的施工,應先砌墻后澆構造柱、芯柱和框架梁柱。</p><
113、p> 3.8.2本工程的抗震構造措施</p><p> 1)平立面布置和防震設置:</p><p> 本工程形狀簡單,剛度均勻,對稱的建筑物地震時破壞較輕,盡量使地震力作用中心與剛度中心重合;結構的立面布置應剛度均勻而連續(xù),應盡量避免剛度突復或結構不連續(xù)。樓層不易錯層。</p><p> 本工程體型簡單,結構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單元,不需設置抗震縫<
114、;/p><p><b> 二〉墻體布置</b></p><p> 本工程墻體布置采用縱橫墻混合承重的結構體系;縱橫墻的布置均勻對稱,沿平面宜對齊,沿豎向應上下連續(xù),同一軸線上的窗間墻宜均勻;在施工時,縱橫墻交接處應同時咬槎砌筑或采用拉結措施。</p><p><b> 三〉房屋高度限制</b></p>&l
115、t;p> 普通磚,多孔磚和小砌塊砌體承重房間的層高,不應超過3.6m;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的底部和內框架的層高,不應超過4.5m。</p><p> 注:橫墻較少指同一樓層內開間大于4.2m的房間占該總面積的40%以上。房屋的總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底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從從地下室內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錨固條件好的地下室應允許從室外地面算起;對代閣樓的坡屋面應算到山尖墻的1/2高度處。室外高差大于0
116、.6m時,房屋總高度應允許適當增加,但不應高于1m,本工程屋層2.8m。</p><p><b> 四〉房屋高寬比限制</b></p><p> 為了保證砌體房屋整體彎曲承載力,房屋總高度與總寬度的最大比值,應符合表的要求。</p><p><b> 房屋最大高寬比</b></p><p>
117、 注:1、單面走廊房屋的總寬度不包括走廊寬度。</p><p> 2、建筑平面接近平面時,其高度比應適當減小。</p><p> 五〉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制</p><p> 在強烈地震作用下,房屋首先在薄弱部位破壞。這些薄弱部位一般是,窗體墻,近端墻段,突出屋頂的女兒墻。因此,對窗間墻段,女兒墻等尺寸應加以限制。</p><p><
118、b> 六〉樓梯間布置</b></p><p> 樓梯間不宜設置在房屋的近端和轉角處,不易局部突出設置。若必須設置在近端時,則應采取特殊措施。</p><p><b> 七〉基礎及其它</b></p><p> 本工程基礎為風化花崗巖,地基承載力400MPa。工程轉角處均設構造柱,每層均設圈梁。</p>&
119、lt;p> 構造柱截面尺寸配筋和連接。</p><p> 構造柱截面240mm×240mm??v向鋼筋宜采用4Φ14、</p><p> Φ6@100/200即加密區(qū)100mm,非加密區(qū)200mm。</p><p> 構造柱與圈梁連接,構造柱的縱筋應穿圈梁,保證構造柱縱筋上下貫通;在柱與圈梁相交的節(jié)點處應適當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圍在圈梁上、下均
120、不小于500mm或1/6層高箍筋間距100mm。</p><p><b> 圈梁的設置</b></p><p> 鋼筋混凝土圈梁是增加墻體的連接,提高樓蓋、屋蓋剛度,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限制墻體裂縫開衩,保證房屋整體性,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有效構造措施。而且是減小構造柱計算長度,充分發(fā)揮抗震作用不可缺少的連接構件。</p><p> 圈梁的
121、截面尺寸及配筋</p><p> 本工程設計GZ51棵,陽臺柱4棵,2棵。陽臺柱縱筋8Φ14,箍筋Φ6@200??v筋6Φ@14。</p><p><b> 四、施工部署</b></p><p><b> 4.1項目管理目標</b></p><p> 工期目標:開工時間2007年3月1日-20
122、07年12月31日</p><p> 文明施工:爭創(chuàng)市標準化示范工地。</p><p><b> 4.2項目管理機構</b></p><p> 4.2.1 施工管理組織機構設置</p><p> 為了工程目標圓滿實現,成立由管理專業(yè)、業(yè)務精通人員組成項目經理部,執(zhí)行項目法人制施工。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
123、發(fā)揮公司的整體勢,調動公司范圍內的一切精干力量,確保工程的順利完成。</p><p> 4.2.2 項目經理部決策層崗位職責和各管理部門職責</p><p> 4.2.2.1項目經理</p><p> 對工程負全面責任,明確項目部工作人員的職責,負責項目的質量策劃,主持項目質量計劃和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寫、報批、實施和修改工作。主持項目工作會議,及時評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多層住宅樓設計_畢業(yè)設計論文
- 多層住宅樓設計_畢業(yè)設計論文
- 某小區(qū)多層住宅樓給排水設計【畢業(yè)論文】
- 住宅樓電氣工程設計畢業(yè)論文
- 民用住宅樓畢業(yè)論文
- 住宅樓設計-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 鋼結構住宅樓設計 畢業(yè)論文
- 土木工程畢業(yè)論文---小區(qū)住宅樓設計
- 多層住宅樓計算書畢業(yè)設計
- 畢業(yè)設計---單元式多層住宅樓設計
- 住宅樓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畢業(yè)論文
- 住宅樓工程畢業(yè)設計
- 住宅樓投標策略研究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設計論文--住宅樓設計
- 陽光小區(qū)2#住宅樓設計【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住宅樓施工組織設計
- 住宅樓施工組織設計畢業(yè)論文
- 土木工程畢業(yè)設計多層住宅樓計算書
- 小區(qū)多層住宅樓施工組織設計畢業(yè)設計論文
- 住宅樓設計論文簡析淮安某住宅樓工程剪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