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輸美商品結構的影響分析【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本科畢業(yè)論文</b></p><p><b> ?。?0 屆)</b></p><p>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輸美商品結構的影響分析</p><p>  所在學院 </p><p>  專業(yè)班級 國

2、際經(jīng)濟與貿易 </p><p>  學生姓名 學號 </p><p>  指導教師 職稱 </p><p>  完成日期 年 月 </p><p><b>  目 錄</b>&

3、lt;/p><p><b>  摘要 </b></p><p><b>  關鍵詞</b></p><p><b>  Abstract</b></p><p><b>  Key words</b></p><p><b>

4、  引言1</b></p><p>  1 匯率波動對出口商品結構影響的一般理論基礎2</p><p>  1.1 匯率定義2</p><p>  1.2 匯率波動對出口商品結構影響的一般理論2</p><p>  1.2.1 基于價格角度分析2</p><p>  1.2.2 基于要素稟賦角度分

5、析4</p><p>  2 匯改后,人民幣匯率波動與中國輸美商品結構概況5</p><p>  2.1 人民幣匯率波動概況5</p><p>  2.2 中國輸美商品結構概況6</p><p>  3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輸美出口商品結構影響的實證分析7</p><p>  3.1 模型的構建7</

6、p><p>  3.2 數(shù)據(jù)的說明和處理7</p><p>  3.3 模型分析——SPSS逐步回歸分析8</p><p>  4 主要結論和相關對策建議9</p><p>  4.1 主要結論9</p><p>  4.2 中國輸美商品結構應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對策建議10</p><p>

7、;<b>  附錄11</b></p><p><b>  參考文獻12</b></p><p>  致謝錯誤!未定義書簽。</p><p>  摘 要:自2005 年7 月人民幣匯改起4年來,人民幣升值幅度達18%左右。進入后金融危機時期后,各國貿易保護主義大行其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在各種公開場合對人民幣升

8、值施加壓力,以此人民幣匯率政策成為討論熱點。為了探明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輸美商品結構的影響,本文基于匯率對出口商品結構影響的一般理論分析,運用匯率與出口商品結構關系的數(shù)理模型,結合2005年至2009年的中國出口貿易年度數(shù)據(jù),對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中國輸美商品結構的影響進行了實證研究。最后,在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的總體評價的基礎上,文章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p><p>  關鍵詞: 人民幣匯率;美國;出口商品

9、結構</p><p>  Abstract:Since the RMB exchange rate reform in July 2005, within 4 years, RMB has appreciated about 18%. Entering the post financial crisis period,the increasing trade protectionism has pressed s

10、o hard on RMB appreciation. With the western nations headed by the United States exerting pressures upon RMB appreciation at all kinds of public occasions, RMB exchange rate policie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orld. In

11、 order to verify the impact of RMB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upon the structure of Chi</p><p>  Keywords: RMB exchange rate;the United States;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p><p><b>  引言</b

12、></p><p>  人民幣匯率波動一直是全球經(jīng)濟領域的一個熱點問題,2005年匯改以后,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人民幣匯率的長期升值趨勢開始顯現(xiàn)出來。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美元大幅貶值,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2010年11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突破6.3的重要關口,創(chuàng)匯改以來歷史新高。人民幣匯率

13、的波動會加大貿易的不確定性,給外貿經(jīng)濟帶來巨大沖擊,并進一步對出口商品結構產(chǎn)生影響,美國作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對象國,中美出口商品結構也必將有所調整變化。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保持對外貿易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是當前中國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 而人民幣匯率的調整和出口商品結構的升級又是中國對外經(jīng)濟領域的兩個熱點問題。因此,探明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尤其是研究人民幣匯率波動對2005年匯改以來中國輸美商品結構的影響是富有深遠意義

14、的。</p><p>  國內外許多學者對匯率與對外貿易規(guī)模之間的關系作了大量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但大多數(shù)學者對匯率變動的研究采用的是宏觀分析方法,即就匯率變動對一國外貿的影響進行研究,缺乏與特定的出口地實際情況相結合的研究,沒有切實解決匯率升值與一國出口商品結構之間的內在相關性,針對人民幣匯率波動與中國出口商品結構影響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基于這一不足,采用2005年匯改以后的中美年度出口貿易數(shù)據(jù),通過實證分析

15、研究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結構的影響,并結合實際情況,為進一步提升企業(yè)出口競爭力,促進中國出口結構升級和保持經(jīng)濟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議,因此是具有現(xiàn)實意義和時代意義的。</p><p>  因此,論文首先從價格和要素稟賦兩個角度用一般理論分析了匯率波動對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隨后對人民幣匯率制度演變進行了歷史回顧及概述,并分析了人民幣匯率波動和升值趨;接著介紹了中國輸美商品結構的概況,引出人民

16、幣匯率波動對中國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然后運用匯率與出口商品結構關系的數(shù)理模型,選取2005年至2009年中國出口貿易的年度數(shù)據(jù),測算人民幣實際匯率及其波動性,并結合出口商品的SITC分類標準,把出口商品結構按照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進行了劃分,對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性對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最后,在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的總體評價的基礎上,對中國輸美出口商品結構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調整對策,以完善中國輸美出口商品結構。&

17、lt;/p><p>  1 匯率波動對出口商品結構影響的一般理論基礎</p><p><b>  1.1 匯率定義</b></p><p>  名義匯率:本國貨幣與國外貨幣的比價,體現(xiàn)貨幣的對外價值。名義匯率上升則意味著本幣貶值;相反,名義匯率下降則意味著本幣升值。</p><p>  有效匯率:對一種貨幣與一籃子其他貨幣的

18、雙邊匯率進行了加權平均后的匯率,一般以指數(shù)形式給出。有效匯率經(jīng)常被用于衡量一國貨幣對外價值的總體波動程度,有時也被用作貨幣危機的預警指標,或者被用于研究某個國家相對于其他國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因而在國際貿易研究中有效匯率是個很重要的指標。</p><p>  根據(jù)是否經(jīng)過國內外相對價格的調整,有效匯率又可分為名義有效匯率(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簡記為NEER)和實際有

19、效匯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簡記為REER)。NEER是用兩國價格水平對名義匯率進行了調整后的匯率,即(其中,e為直接標價法的名義匯率,P*為以外幣表示的外國商品價格水平,P為以本幣表示的本國商品價格水平);REER則在名義有效匯率的基礎上,又剔除了通貨膨脹對各國貨幣購買力的影響,它不僅考慮了所有雙邊名義匯率的相對波動情況,還剔除了通貨膨脹對貨幣本身價值變動的影響,從而能夠更加精確地反映一國貨幣的總

20、體對外價值及其波動情況,因此本文采用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即REER作為對匯率的考察指標。</p><p>  1.2 匯率波動對出口商品結構影響的一般理論</p><p>  根據(jù)國際收支理論和比較優(yōu)勢理論,本文分別基于價格和要素稟賦這兩個角度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分析匯率波動對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p><p>  1.2.1 基于價格角度分析</p>

21、<p>  一國匯率的變動,最直接的影響是通過改變該國產(chǎn)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相對價格而造成出口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給量的變化。由于各類商品不同質,面對不同的國內國際市場環(huán)境,造成價格和出口額變化的幅度也不同,即各類商品出口價格彈性的不同造成各類商品出口額變化的不同,出口商品結構相應發(fā)生變化。</p><p>  由英國經(jīng)濟學家瓊·羅賓遜在馬歇爾微觀經(jīng)濟學和局部均衡分析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國際收支彈

22、性理論對此有比較完整的闡述。彈性理論認為,貿易額的改變取決于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由匯率變化引起的單位價格的變化。第二個因素是由商品單價引起的商品貿易數(shù)量的變化。單從出口的匯率彈性角度出發(fā),如果匯率變化率為,引起出口額變化的比率為,則出口的匯率彈性為,而匯率的變化將影響產(chǎn)品的國內外相對價格的變化,所以出口的匯率彈性與產(chǎn)品的出口供給價格彈性和出口需求價格彈性有關。從需求角度來看,大多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產(chǎn)品類同,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容易被替代,出口需求

23、價格彈性大,而資本密集型產(chǎn)品由于性質的特殊性,出口需求價格彈性小。從供給角度來看,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在規(guī)模和技術等方面的進入壁壘都較低,供給價格彈性較大,而資本密集型產(chǎn)品在規(guī)模和技術等方面存在著較高的進入壁壘,供給彈性較小。當一國貨幣升值時,在出口商品國內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其外幣價格上升,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出口額大幅下降,而資本密集型產(chǎn)品出口額降幅較小,影響出口商品結構。</p><p>  以下用匯率影響出口商品結構的

24、理論模型進一步說明問題。假設:(1)出口供需平衡,(2)匯率對出口商品價格100%的傳遞,(3)生產(chǎn)要素能在各要素市場自由流通且國內存在閑置資源。</p><p>  P1為出口產(chǎn)品本幣的成本價格,P2為為出口產(chǎn)品外幣價格(P1/R),R為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D為出口需求量,S為出口供求量,且D=S,η、ε占分別為出口需求價格彈性和出口供給成本價格彈性,X為出口額,,則:</p><p>

25、  為匯率變化對出口商品價格(外幣價格)的影響,下面討論該彈性;</p><p>  假設出口供需均衡D=S,經(jīng)整理可得下式:</p><p><b>  將其代入上式可得:</b></p><p>  由于η<0,ε>0,>0,所以在理論上,匯率變動對出口額的影響是非常確定的,本幣升值,出口一定減少。只不過對于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

26、和資本密集型產(chǎn)品,它們的出口需求價格彈性和供給價格彈性不同,對出口額的影響不同,從而改變出口商品結構。</p><p>  當然,上述模型是在一系列嚴格假設前提下,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法上的微觀分析,沒有考慮到匯率變動對國內價格的影響、匯率變化對價格的不完全傳遞以及由貿易量變化引起的社會總支出和總收入的影響。但匯率變動與貿易的關系是非常具體的,彈性論論述非常嚴謹,對匯率變動與貿易的關系進行了高度的抽象。</p

27、><p>  1.2.2 基于要素稟賦角度分析</p><p>  一國出口商品結構的提升和優(yōu)化,更多的表現(xiàn)為一國比較優(yōu)勢的動態(tài)變化,更多的適用于產(chǎn)業(yè)間貿易理論。因此本文以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論為基礎分析一國貿易結構的變化。</p><p>  從要素稟賦角度看,匯率的變化主要從兩方面引起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一方面,引起生產(chǎn)要素的相對價格的變化,從而引起生

28、產(chǎn)要素在部門間的移動,進而造成一國生產(chǎn)要素資源配置的變化;另一方面,引起資本收益率的變化,從而造成資本在國家間的流動,進而影響一國生產(chǎn)要素的數(shù)量和結構。為說明生產(chǎn)要素相對價格變化而引起的要素的部門間的移動,假設勞動力資源在國家間不能自由流動,而資本可以在國家間自由流動,勞動力工資價格成剛性,從長期看各國利率無明顯差異。一國匯率變化后,其勞動力工資價格也相應變化,從而改變了國內工資利率價格比,國內相對資源稟賦條件也發(fā)生變化,進而影響商品貿

29、易結構。</p><p>  圖1.1 相對價格變化引起要素部門之間的移動</p><p>  Q1曲線代表勞動密集型產(chǎn)業(yè)要素的相對價格的各種組合,Q2曲線代表資本密集型產(chǎn)業(yè)要素的相對價格的各種組合??v軸W代表工資率,橫軸r代表利率。在不完全分工的情況下,兩個產(chǎn)業(yè)各自的要素相對價格曲線在E點相交,這時E點就代表該國生產(chǎn)要素市場的均衡點。一國貨幣的升值,國內工資水平相應上升,提高了工資利率比

30、,由于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成本價格相對于資本密集型產(chǎn)品成本上升快,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出口競爭力下降,該部門資本勞動價格相應下降,短期內國內生產(chǎn)要點由E點移到F點。長期來看,兩產(chǎn)業(yè)部門之間生產(chǎn)要素價格的這種差異,遲早要引起資本和勞動從勞動密集型產(chǎn)業(yè)向資本密集型產(chǎn)業(yè)移動,直到兩產(chǎn)業(yè)部門的資本勞動比率相同,即兩產(chǎn)業(yè)部門要素相對價格分別從E點和F點移到G點。資本密集型產(chǎn)品的行業(yè)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產(chǎn)能進一步上升。</p><p>  

31、為說明資本收益率變化而引起的要素的國家間的流動,本文引入兩國兩種商品且技術系數(shù)固定的簡單的赫克歇爾·俄林模型。假定一國的資本存量為K,勞動存量為L,資本密集型商品的產(chǎn)量為Xl,勞動密集型商品的產(chǎn)量為X2,則滿足以下約束條件:</p><p><b>  (1.1)</b></p><p><b>  (1.2)</b></p>

32、;<p>  以上兩式分別為資本市場和勞動市場的制約條件式,兩種商品分別使用單位和單位的資本,單位和單位的勞動,但資本和勞動之和不能超過該國的資本存量K和勞動存量L。</p><p>  圖1.2 資本國際流動引起要素部門間的移動</p><p>  如圖所示,BEOC是該國的生產(chǎn)可能性曲線,如果一國貨幣升值,國際資本流入國內,該國資本存量增加,直線AB將往上移動,均衡生產(chǎn)點

33、由EO移至E1,資本密集型商品X1產(chǎn)量增加,而勞動密集型商品X2產(chǎn)量將減少。當然,該過程伴隨著勞動密集型產(chǎn)業(yè)向資本密集型產(chǎn)業(yè)轉移資本和勞動,資本密集型部門將得到迅速發(fā)展。</p><p>  生產(chǎn)要素相對價格和資本收益率的變化都引起一國相對要素稟賦的變化,生產(chǎn)要素相對價格引起的資源配置變化著重描述匯率變化的短期效應,而資本收益率的變化引起要素存量的變化著重描述匯率變化的長期效應。兩者都從供給角度,通過各生產(chǎn)部門要

34、素的流動最終實現(xiàn)各部門的擴張或萎縮。產(chǎn)品供給量的改變是否意味著該國出口額的變化,這主要看該產(chǎn)業(yè)是否在國際上具有相對要素生產(chǎn)率優(yōu)勢和產(chǎn)品成本優(yōu)勢。國內要素的轉移和國際資本的流動,會降低國內要素價格,產(chǎn)生資本積累的擴大效應,即生產(chǎn)增加率超過資本的增加率,形成成本優(yōu)勢,最終增加產(chǎn)品的出口額。</p><p>  2 匯改后,人民幣匯率波動與中國輸美商品結構概況</p><p>  2.1 人民幣

35、匯率波動概況</p><p>  2005年7月21號,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宣布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2%,由匯改前的8.27人民幣/美元調整至8.11人民幣/美元,從此拉開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的序幕。此后,人民幣對美元每天在0.3%的范圍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匯率每天浮動幅度在1.5%以內。從此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逐漸形成更富彈性

36、的匯率機制。</p><p>  2008年7月份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至6.83:1附近。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給全球和中國經(jīng)濟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和不確定性,中國適當收窄了人民幣波動幅度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將人民幣掛鉤一籃子貨幣,改為和美元緊密掛鉤。相比之前人民幣對美元呈現(xiàn)緩步走高的態(tài)勢,金融危機期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本穩(wěn)定。</p><p>  外匯市場數(shù)據(jù)顯示,在金融危機發(fā)生后的較長一

37、段時間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圍繞在6.83元上下浮動,彈性相對趨弱。以2010年一季度為例,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基本上在6.81至6.85元的區(qū)間內運行。</p><p>  從2005年匯改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主要經(jīng)歷了幾個標志性的時刻,現(xiàn)在用表2.1和圖2.1來簡單回顧一下人民幣的波動和升值過程:</p><p>  表2.1人民幣升值情況(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

38、;/p><p>  圖2.1 2001年至2009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圖</p><p>  2.2 中國輸美商品結構概況</p><p>  2005年匯改后,中美雙邊貿易一直處于增長狀態(tài),2006年,中國超過墨西哥,成為美國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貿易伙伴。2007年,中國由美國第二大進口市場上升為最大的進口來源地,可見中國在美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升。</p

39、><p>  出口商品結構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各類出口商品在出口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我國海關根據(jù)SITC 分類標準,將國際貿易商品分為兩類,SITC0-4 類為初級產(chǎn)品,SITC5-9 類為工業(yè)制成品。筆者采用我國海關的SITC 分類法,但進一步細化,把出口商品分為資源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三種類型。其中,將SITC0 (食品及活動物)、SITC1 (飲料及煙類)、SITC2 (非食用原料)、SITC3

40、 (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SITC4(動植物油、脂及蠟) 四者歸為資源密集型商品,出口額之和記為R;將SITC5 (化學成品及有關產(chǎn)品) 和SITC7 (機械及運輸設備) 二者歸為資本密集型商品,出口額之和記為K;將SITC6 (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 和SITC8 (雜項制品) 二者歸為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額之和記為L。用各類型商品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比重來表示出口結構,分別記為SR、SK 和SL。</p><

41、p>  中國輸美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兩個大類上。</p><p>  第一類是傳統(tǒng)的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這類產(chǎn)品依賴廉價、密集的勞動投入,產(chǎn)品附加值低,主要集中在美國的低端消費市場。中國出口美國的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主要包括四類:第一類為玩具及運動用品;第二類為鞋類;第三類為紡織服裝;第四類為皮革制品、旅行用品及箱包。其中在家具、玩具和游戲用品、衣箱等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上,中國在美都擁有70%以上市場,具有絕對優(yōu)勢。<

42、;/p><p>  第二類是一部分資本、技術密集型產(chǎn)品。這類產(chǎn)品的資本和技術投入較高,產(chǎn)品附加值也相應較高,在美國市場中占有一定地位。中國出口美國的這部分產(chǎn)品主要包括機械設備、電機、電氣設備及電器。機電產(chǎn)品既是美國對中國第一大出口商品,也是第一大進口商品。但在化工產(chǎn)品、運輸設備等產(chǎn)品上,日本、加拿大、德國等在美國市場上占據(jù)優(yōu)勢,中國仍有較大差距。</p><p>  3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輸

43、美出口商品結構影響的實證分析</p><p>  3.1 模型的構建</p><p>  一國出口受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的共同影響。外部因素包括國外消費水平、實際有效匯率等,內部因素主要是出口商品的成本、國內生產(chǎn)總值等。為此,本文采用以下計量模型:</p><p>  SR= a1 + b1UCPI + c1REER + d1CPI + e1GDP </p&g

44、t;<p>  SK= a2 + b2UCPI + c2REER + d2CPI + e2GDP</p><p>  SL= a3 + b3UCPI + c3REER + d3CPI + e3GDP </p><p>  其中SR、SK、SL表示出口商品結構,UCPI 表示進口國——美國實際消費水平,GDP 表示中國國內生產(chǎn)總值,REER 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CPI代表出口

45、商生產(chǎn)成本,a為誤差項。c 即為文章主要研究的匯率變動影響我國輸美商品機構的彈性系數(shù)。</p><p>  3.2 數(shù)據(jù)的說明和處理</p><p>  (1) 中國輸美商品結構分別記為SR、SK 和SL,用各類型商品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比重來表示。各原始數(shù)據(jù)來源于UNCTAD網(wǎng)站,通過計算得到的出口商品結構數(shù)據(jù)見附表1</p><p>  (2) 進口國的實際消費水

46、平(UCPI)。本文使用美國消費物價指數(shù),數(shù)據(jù)來源于美國勞工局網(wǎng)站。</p><p>  (3) 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REER)。本文采用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數(shù)據(jù)來源于國際清算銀行(BIS)。</p><p>  (4) 出口商生產(chǎn)成本(CPI)。相關的文獻中一般采用出口國的CPI 或生產(chǎn)者價格指數(shù)PPI 替代出口商生產(chǎn)成本。受數(shù)據(jù)可得性限制,本文采用我國CPI 指數(shù)作為生產(chǎn)成本的替代變量

47、。數(shù)據(jù)來源于國家統(tǒng)計局網(wǎng)站。</p><p>  (5) 國內生產(chǎn)總值(GDP)。本文采用的國內生產(chǎn)總值數(shù)據(jù)來源來自于國家統(tǒng)計局。</p><p>  3.3 模型分析——SPSS逐步回歸分析</p><p>  圖3.1 SR與CPI、UCPI、GDP、REER的相關性分析結果</p><p>  圖3.2 SK與CPI、UCPI、GDP、

48、REER的相關性分析結果</p><p>  圖3.3 SL與CPI、UCPI、GDP、REER的相關性分析結果</p><p>  通過逐步回歸相關性分析結果圖表(3.1、3.2、3.3)可以看出,UCPI 、REER 、CPI 、GDP四個變量中,UCPI、CPI、GDP都被逐步排除為顯著變量,只有REER與SR、SK、SL顯著相關,從解釋變量的t檢驗來看,所有的變量的顯著性概率都在0

49、.05的水平上,顯著異于0,分別為0.022、0.048、0.024。這表明在0.05的顯著水平上,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和出口商品結構具有顯著的相關性。而其中相關性最強的為SR,其次為SL,相關性最弱的為SK。這表明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波動對資源密集型產(chǎn)品的影響最大,其次為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而影響最小的則為資本密集型產(chǎn)品。另外,REER與SR、SL的相關性系數(shù)均<0,與SK的相關性系數(shù)>0,即REER與SR、SL是負相關,與SK

50、是正相關。這表明,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上升會使得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出口商品比重下降,資本密集型出口商品比重上升,這反映了出口結構調整的需要。</p><p>  4 主要結論和相關對策建議</p><p><b>  4.1 主要結論</b></p><p>  出口商品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是中國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重要戰(zhàn)略政策, 是中國對外貿

51、易戰(zhàn)略的內部調整, 即在開放經(jīng)濟條件下經(jīng)濟內在動力作用于外部經(jīng)濟關系的傳導機制調節(jié),而近期人民幣匯率的變動主要源于中國匯率制度的調整, 這種政策變動既有中國內部經(jīng)濟變革的推動, 又有外部經(jīng)濟利益集團壓力的沖擊, 是內外經(jīng)濟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當然它也勢必會對中國進一步發(fā)展對外貿易產(chǎn)生重大影響。因此,本文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p><p>  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中國輸美的資源密集型產(chǎn)品出口的影

52、響最大,其次為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對資本密集型產(chǎn)品影響最小;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上升會使得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出口商品比重下降,資本密集型出口商品比重上升。從而在對中國出口總額沒有大幅度影響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中國出口商品結構的優(yōu)化和升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人民幣匯率升值將有利于促進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chǎn)品提升其價格國際競爭力, 促進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從而推動中國整體出口商品結構的優(yōu)化升級。</p>&

53、lt;p>  4.2 中國輸美商品結構應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對策建議</p><p>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呈現(xiàn)出長期持續(xù)的升值趨勢,雖然金融危機一度使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緩解,但進入后金融危機時期后,在當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情況下,人民幣又面臨著空前的升值壓力。盡管人民幣升值也可以為人民幣區(qū)域化、國際化提供有利的條件,人民幣國際化還可以提高我國經(jīng)濟的國際影響力。但人民幣升值也可能給我國經(jīng)濟

54、帶來較大的價格波動和資本流動。我國是一個貿易依存度較高的國家,尤其在匯率波動較大的背景下,微觀經(jīng)濟主體的貿易活動會受到較大的沖擊,而微觀經(jīng)濟主體的貿易活動又會繼而對經(jīng)濟增長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因此,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wěn)定對我國這樣的貿易大國是非常重要的。</p><p>  人民幣升值不但對我國的出口產(chǎn)生了影響,也會對我國的出口商品結構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這就迫使我國要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分工與國際合作,以更多高技術含量和高

55、附加值的產(chǎn)品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而不是更多地依賴價格和資源優(yōu)勢。在國內經(jīng)濟“調整結構”的同時,出口企業(yè)也需要“調整結構”,以積極應對國際經(jīng)濟貿易形勢的新挑戰(zhàn)。出口企業(yè)“調整結構”不但要拓展新興市場,還要促進出口產(chǎn)品結構的升級,我國出口產(chǎn)品原有的低勞動力和低原材料成本的優(yōu)勢,受外部貿易保護以及人民幣升值的雙重影響已經(jīng)越來越弱,出口企業(yè)必須積極探索產(chǎn)品的升級換代并提高利潤率。而且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產(chǎn)品更容易引起貿易爭端,只有通過提高科技

56、含量,加大創(chuàng)新力度,鑄造品牌影響力才能增加出口產(chǎn)品的競爭力。</p><p>  在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產(chǎn)生不利影響的同時,也應該看到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改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人民幣升值使得一些低利潤率、低附加值出口產(chǎn)品的價格優(yōu)勢不復存在,迫使出口企業(yè)創(chuàng)新與進步。人民幣升值使得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出口商品比重下降,資本密集型出口商品比重上升,這反映了出口結構調整的需要。當然影響出口商品結構變化的因素還

57、有很多,當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后金融危機影響、大國經(jīng)濟增長下滑、外部需求放緩等因素都會導致出口商品結構發(fā)生變化。</p><p>  基于我國輸美商品出口結構現(xiàn)狀,應在繼續(xù)推進資源密集型產(chǎn)品和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出口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對機械、電子、化工等高附加值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chǎn)品出口,加大研發(fā)與人力資本投入力度,提高先進技術吸收和自主研發(fā)能力,逐漸推動我國輸美出口商品結構轉型。</p><p&

58、gt;  第一,加快產(chǎn)業(yè)結構升級,促進出口商品結構優(yōu)化,抵消人民幣升值的消極影響。出口商品結構與產(chǎn)業(yè)結構高度相關,在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趨勢下,我國應當繼續(xù)加強對勞動密集型產(chǎn)業(yè)的引導和調整,發(fā)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新興產(chǎn)業(yè),大力推動產(chǎn)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通過出口商品結構優(yōu)化抵消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消極影響。</p><p>  第二,合理調整資源密集型產(chǎn)品、勞動密集型商品和資本密集型商品的出口比例。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總體出口具有一定

59、的抑制作用,而其對于我國資本密集型產(chǎn)品出口的影響較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和資源密集型產(chǎn)品出口的影響小。在此契機下,增加資本技術密集型產(chǎn)品的出口,減少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和資源密集型的出口,進而優(yōu)化我國的出口商品結構。</p><p>  第三,在匯率政策方面,進一步穩(wěn)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應盡量避免通過貨幣貶值以擴張貿易的做法,即使為了平衡貿易收支而出現(xiàn)貨幣貶值,也應該建立起對高技術產(chǎn)業(yè)的政策扶持制度,以克服貶值對高技

60、術產(chǎn)業(yè)成長的不利影響,同時也避免了人民幣過度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p><p><b>  附錄</b></p><p>  附錄1 出口商品結構數(shù)據(jù)表</p><p><b>  參考文獻</b></p><p>  [1] Janice Boucher Breuer, Leiann

61、e A. Clements. The commodity composition of US–Japanese trade and the yen/dollar real exchange rate[J].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2003, (15): 307–330.</p><p>  [2] Joseph P. Byrne, Julia Darby, Ronald MacD

62、onald. US trade and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 real sectoral bilateral analysis[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008, (30):238–259.</p><p>  [3] Piet Sercu, Raman Uppal.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nd internati

63、onal trade: A general-equilibrium analysi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3, (47):429 – 441.</p><p>  [4] Yi-Bin Chiu, Chien-Chiang Lee, Chia-Hung Sun. The U.S. trade imbalance and real exchange rate: An ap

64、plication of the heterogeneous panel cointegration method [J].Economic Modelling, 2010, (27): 705–716.</p><p>  [5] Klein,S., Roth,V.J. Determinants of Export Channel Structure: The Effects of Experience and

65、 Psychic Distance Reconsidered[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990, (7):27-38.</p><p>  [6] Kenneth Rogoff. Commodity Currencies[J].Journe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3, (60):133-160.</p><

66、p>  [7] Mohsen Bahmani-Oskooee, Kaveepot Satawatananon. US–Thailand trade at the commodity level and the role of the real exchange rate[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10, (21):514–525.</p><p>  [8] 趙丹

67、.人民幣匯率變動與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互動關系研究[J].中國合作經(jīng)濟,2009(9):61-63.</p><p>  [9] 楊青,張鏑.人民幣實際匯率與中國出口商品結構的關系研究——基于2005年7月匯改以來的月度數(shù)據(jù)[J].價值工程,2009(5):166-168.</p><p>  [10] 曾錚,張亞斌.人民幣實際匯率升值與中國出口商品結構調整[J].世界經(jīng)濟,2007 (

68、5):17-24.</p><p>  [11] 張慶君.人民幣升值能否促進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改善[J].國際貿易問題,2010(6):112-120.</p><p>  [12] 陳云,何秀紅.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HS分類商品出口的影響[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08 (3):43-54.</p><p>  [13] 田旭.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貿易

69、結構影響的實證分析[J].當代經(jīng)濟管理,2009(9):72-76.</p><p>  [14] 王相寧,王利.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基于中國對美國、日本的出口數(shù)據(jù)分析[J].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08(5):39-43.</p><p>  [15] 馮正強,張曉霞.人民幣匯率對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影響分析[J].經(jīng)濟經(jīng)緯,2007(4):42-44.</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