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丙烯氨氧化法為主的丙烯腈生產過程中,有大量成分復雜、可生化性差、毒性高的廢水產生,若未經處理或者處理未達標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環(huán)境中,將直接威脅到自然環(huán)境安全和人類健康。如何有效地實現丙烯腈生產廢水的處理已經成為了環(huán)境工程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文利用A/O工藝的穩(wěn)定性和附著型活性污泥法的耐負荷特點,將缺氧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間歇實驗和連續(xù)實驗考察了該工藝對丙烯腈生產廢水的處理效果以及處理過程
2、中各種特征污染物的轉化規(guī)律和特點,并對脫氮過程中的含氮物質轉化進行了分析討論。研究結果對生物法處理丙烯腈生產廢水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采用的實際丙烯腈生產廢水中COD、NH4+-N、NO3--N含量分別為839~1640mg/L、43.3~132 mg/L和311.7~410 mg/L,含有六種特征有機污染物,其中3種確定的物質及其含量分別為煙酰胺424.68 mg/L、丙烯腈882.62 mg/L以及3-氰基吡啶972.57mg/L,未
3、確定的有機污染物在本文中以1#、3#和5#代表。控制反應單元溫度為30℃,HRT=91.3 h,A段、01段及02溶解氧濃度分別為<0.5 mg/L、2.5~3.0 mg/L及2.5~3.0mg/L,MLVSS/MLSS(mg/L/mg/L)分別為3420/5462、6013/8233和7155/9035,硝化液回流比90%時,缺氧活性污泥.兩段式生物接觸氧化(A/O2)工藝的處理后COD和硝酸鹽氮的去除率最高可分別達到92%和88.7
4、3%,出水COD可達123 mg/L。1#、煙酰胺、丙烯腈、5#和3-氰基吡啶經A/O2工藝處理后可以得到完全去除。其中1#物質作為3-氰基吡啶的次級降解產物在缺氧階段伴隨3-氰基吡啶的降解發(fā)生積累效應,在生物接觸氧化段才能夠得到有效去除。煙酰胺、丙烯腈、5#物質和3-氰基吡啶在缺氧或者曝氣條件下都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但是微生物對3-氰基吡啶的處理能力和速度較其它物質更高。3#物質屬于難降解毒性有機污染物,它在A段和O段都不能被微生物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超重力氣提法處理丙烯腈廢水實驗研究.pdf
- 丙烯腈工藝
- 苯胺基乙腈車間生產廢水預處理工藝研究.pdf
- 丙烯腈廢氣處理方案
- 化學—生物法處理丁腈橡膠廢水中丙烯腈的研究.pdf
- 丙烯腈生產過程研究.pdf
- 丙烯腈廢水的超臨界水氧化實驗與理論研究.pdf
- IC+O-A-O系統處理毛皮生產廢水的試驗研究.pdf
- 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藝設計
- 丙烯腈生產焚燒廢水中聚合物資源化利用研究.pdf
- 丙烯腈泵
- EGSB-A-O組合工藝處理淀粉制糖生產廢水的工程優(yōu)化.pdf
- 丙烯腈泵
- 民爆產品生產廢水處理工藝實驗研究.pdf
- 淺談聚酯生產廢水廢氣的工藝處理
- 苯氨基乙腈生產廢水處理技術研究.pdf
- 有機硅生產廢水處理工藝實驗研究.pdf
- 丙烯腈廢水臭氧脫色效果及氧化機理研究.pdf
- 丙烯腈生產工藝節(jié)能降耗措施分析.pdf
- 茶多酚生產廢水的處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