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1,醫(yī)學基礎知識,2011,醫(yī)學基礎知識,2011,醫(yī)學基礎知識,2011,解剖學基礎知識,解剖學:闡述正常人體形結構及其發(fā)生發(fā)展的科學。是認識人本身、了解人本身的“鋪路石”1、人體的標準解剖學姿勢: 身體直立,面向前,兩眼向正前方平視,兩足并攏,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軀干的兩側,掌心向前。2.方位術語①上和下,近顱者為上,近足者為下②前側與后側,即腹側或背側③內側或外側,描寫人體各局部或器官、結構與人體正中矢狀
2、面相對距離大小而言。如眼鼻耳④內和外,描述臟器相互位置關系。⑤淺和深,描述與皮膚表面相對距離關系例,2011,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1.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2.細胞與細胞間質組合在一起構成細胞群體,形成組織。人體的基本組織分為上皮組織、肌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3.幾種組織相互結合,組成器官。,2011,4.人體的諸多器官按功能的差異,分類組成9大系統(tǒng)。人體各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和構成運動系統(tǒng):執(zhí)行軀體的運動功能,包括人體
3、的骨骼、關節(jié)(骨連結)和骨骼肌★消化系統(tǒng):主要泌尿系統(tǒng),排出機體內溶于水的代謝產物如尿素、尿酸等,包括腎、執(zhí)行消化食物、吸收營養(yǎng)物質和排除代謝產物的功能,包括消化管(食管、胃、小腸等)和消化腺(肝、胰等)呼吸系統(tǒng):執(zhí)行氣體交換功能,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由氣管、肺等器官構成泌尿系統(tǒng):由腎、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生殖系統(tǒng):主要執(zhí)行生殖繁衍后代的功能,包括女性生殖系統(tǒng)(由卵巢、子宮、陰道等器官構成)和男性生殖系統(tǒng)(由睪丸、附睪、陰
4、莖等器官構成)脈管系統(tǒng):輸送血液在體內循環(huán)流動,包括心血管系統(tǒng)和淋巴系統(tǒng)感覺器:感受機體內、外環(huán)境刺激而產生興奮的裝置,如眼和耳等神經系統(tǒng):調控人體全身各系統(tǒng)器官活動的協(xié)調和統(tǒng)一,包括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腦、脊髓等)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腦神經、脊神經等)內分泌系統(tǒng):調控全身各系統(tǒng)的器官活動,如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等,2011,例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是組織。( )人體內分泌系統(tǒng)包括的器官有( ) (A) 腮腺(B) 胰腺
5、(C) 甲狀腺(D) 胸腺哪個系統(tǒng)能排出機體內溶于水的代謝產物( ) (A) 呼吸系統(tǒng)(B) 泌尿系統(tǒng)(C) 免疫系統(tǒng)(D) 脈管系統(tǒng)人體有幾個系統(tǒng)( ) (A) 6個(B) 7個(C) 8個(D) 9個,2011,食物消化與吸收的生理學基礎知識,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 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等稱為消化道或胃腸道肝、膽、胰腺、唾液腺(腮腺、頜下腺、舌下腺)稱為消化腺。消化
6、腺向消化管內分泌各種消化液,包括唾液、胃液、膽汁、胰液、小腸液和大腸液。肝是人體最大的腺體,其產生的膽汁對脂類的吸收有重要的作用。消化液主要作用是:①稀釋溶解食物②提供適宜環(huán)境③水解食物④保護粘膜。消化管的組成部分不包括( )。(A)食管 (B)小腸、大腸 (C)胰腺 (D)口腔、胃 消化腺的組成部分不包括( )。(A)肝 (B)小腸、大腸 (C)胰腺 (D)頜下腺,2011,食物的消化,消化:食物在
7、消化道內被分解為小分子物質的過程一、消化的方式 ①機械消化 通過消化管肌肉的運動,將食物磨碎,并使其與消化液充分混合,同時將其向消化管遠端推送的過程。②化學消化 通過消化液中各種酶的作用將食物中的大分子營養(yǎng)物質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 吸收:食物經過消化后,透過消化道粘膜,進入血液和淋巴循環(huán)的過程,2011,口腔內的消化1.咀嚼 咀嚼肌協(xié)調而有序的舒縮活動牽動下頜運動,經牙齒切、撕、磨的作用而粉碎食物的過程。
8、作用 通過舌的攪拌,使食物變成小塊并與唾液混合,最后形成食團以便吞咽。唾液是口腔內三對主要的唾液腺和眾多散在的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成人一天可以分泌1-1.5L。 其中水約占99%,還有少量粘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無機鹽等。作用:(1)唾液中還含有粘液濕潤食物便于吞咽 (2)清潔口腔 (3)殺菌作用:溶菌酶(4)水解淀粉:淀粉酶2.吞咽 口腔內食團經咽部和食管送入胃內的動作稱為吞咽。將吞咽分為下列三期:(1)第一期由口到
9、咽 隨意動作,靠舌的翻卷運動,將食團由舌背推至咽部。(2)第二期由咽到食管上端 食團刺激了軟腭部的感受器,反射性引起:①使軟腭和懸雍垂上舉,咽后壁前凸,封閉鼻咽通道;②聲帶內收從而關閉聲門,喉頭上移并緊貼會厭,封閉咽與氣管的通路;③通過喉頭上移,咽肌收縮,食管上口張開,使食團從咽推入食管。 (3)第三期由食管至胃 食團進入食管后,引起食管產生蠕動,將食團推送入胃。 蠕動 一種向前推進的波形運動,表現為食團前方出現舒張波,后
10、方為收縮波,蠕動波不斷向前移動,食團便隨之推向前進。,2011,胃的機械性消化(1)容受性舒張 食物刺激了口、咽和食管等處的感受器,通過迷走神經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體平滑肌舒張,胃容積增大,稱為胃的容受性舒張。能容納1~2升食物 作用 使胃容量增大以完成容納和貯存;防止食糜過早地排入十二指腸。(2)緊張性收縮 胃壁平滑肌經常處于一定的收縮狀態(tài),稱為緊張性收縮。作用 ①維持胃的正常形態(tài)和位置②使胃內壓上升,促使胃液滲入食
11、物內部,有利于化學消化③胃內壓增加,可協(xié)助食糜向十二指腸方向移動。(3)蠕動 食物入胃約5分鐘蠕動即開始。作用①混合;②研磨;③推進。胃排空及其控制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腸的過程。一般在食物入胃5分鐘就有部分食糜被排入十二指腸 稀、流體>稠、固體;顆粒小>大塊;糖>蛋白質>脂肪。混合食物全部排空的時間4~6 小時。,2011,胃的化學性消化(1)鹽酸又稱胃酸,壁細胞分泌。無色酸性0.9-1.5作
12、用: ①殺菌 殺死隨食物進入胃內的細菌,因而對維持胃和小腸內無菌狀態(tài)具有重要意義。②激活 鹽酸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了必要的酸性環(huán)境,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轉變?yōu)橛谢钚缘奈傅鞍酌?分解蛋白質.③促分泌 鹽酸進入小腸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釋放,從而促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分泌。④ 利吸收 助于小腸對鐵和鈣的吸收。但若鹽酸分泌過多,也會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一般認為,過高的胃酸對胃和十二指腸粘膜有侵蝕作用,是潰瘍病發(fā)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3、(2)胃蛋白酶原 主細胞分泌。(3)內因子 壁細胞分泌 作用 內因子可與進入胃內的維生素B12結合而促進其 在回腸吸收。缺乏→巨幼細胞性貧血(4)粘液 保護胃粘膜,潤滑作用,2011,小腸的機械性消化運動形式:靠腸壁兩層的平滑肌來完成,外層縱行肌,內層環(huán)形肌。緊張性收縮、分節(jié)運動、蠕動。小腸在消化管中最長,大約有5~7米。小腸在吸收中的重要地位①小腸有巨大的吸收面積,達到200m2;這是由小腸粘膜結構決定的,粘膜有皺
14、褶,絨毛和微絨毛,擴大了吸收面積。②食物在小腸內已被充分消化成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質;③食糜在小腸內停留時間長,大約3~8h④小腸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有利于吸收。(十二指腸和空腸吸收糖類、蛋白質和脂肪;回腸主動吸收膽鹽和維生素B12 )小腸每天還吸收幾百克糖,100g或更多的脂肪,50-100g氨基酸,50-100g離子等。,2011,關于絨毛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絨毛是小腸粘膜的環(huán)形平滑肌收縮引
15、起的粘膜局部向表面突出(B) 每一條絨毛的外面是一層柱狀上皮細胞(C) 多個絨毛構成皺襞(D) 絨毛的存在使粘膜的表面積增加到原來的100倍 粘膜表面數量最多的是( )(A) 皺襞(B) 粘膜凹陷(C) 絨毛(D) 微絨毛小腸擴大吸收面積的結構有( )(A) 皺襞(B) 粘膜凹陷(C) 絨毛(D) 微絨毛,2011,小腸的化學性消化參與這一過程的有胰液、膽汁和小腸液1)胰液:含有三種主要營養(yǎng)
16、物質的水解酶,因此其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 食物最全面、消化力最強的一種消化液2)膽汁:由肝細胞不斷生成的,生成后肝管流出,經膽總管而至十二指腸,或由肝管轉入膽囊而存貯于膽囊,當消化時再由膽囊排出至十二指腸。膽汁和胰液、腸液一起,對小腸內的食糜進行化學性消化。膽汁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1.膽汁的性質和成分 膽汁是一種濃稠苦味的有色液體成年人每日分泌膽汁約800-1000ml 。肝膽汁,金黃色或桔棕色,pH 為 7.4;膽囊膽汁
17、,顏色変至深綠色,pH為 6.8。膽汁不含消化酶。主要成分有膽鹽、膽色素、膽固醇、卵磷脂及無機鹽類。,2011,膽汁的作用①激活胰脂肪酶;②乳化脂肪 膽汁中的膽鹽、膽固醇和卵磷脂等可作為乳化劑, 減小脂肪表面張力, 使脂肪裂解為直徑為3~10um的脂肪微滴, 分散在腸腔內, 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積, 使其分解脂肪的作用加速。③促進脂肪的吸收;與脂肪形成水溶性復合物(混合微膠粒),促進脂肪的消化吸收。④促進脂溶性Vit 的吸
18、收 3)小腸液小腸液性質-弱堿性,1~3L/d稀釋消化產物,利于吸收分泌腸致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粘膜上皮細胞內含有多種肽酶和雙糖酶 小腸液的主要作用有:①保護;②稀釋;③激活。,2011,各種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1.糖的吸收(1)形式 單糖,其中80%是葡萄糖 這些糖首先在口腔被唾液中的淀粉酶 進而在小腸被胰液中的淀粉酶進一步水解生成麥芽糖,異麥芽糖和 糊精 ,最終被小腸粘膜刷毛緣的麥芽糖酶(maltase)、乳糖酶
19、(lactase)和蔗糖酶(sucrase)水解為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以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為最快,果糖次之,甘露糖最慢。(2)途徑 血液。 2.蛋白質的吸收 (1)形式 – 氨基酸或二肽、三肽(2)途徑 血液蛋白質經消化分解為氨基酸和寡肽后,幾乎全部被小腸吸收。煮過的蛋白質因變性而易于消化,在十二指腸和近端空腸就被迅速吸收,未經煮過的蛋白質和內源性較難消化,需進入回腸后才被基本
20、吸收,2011,3.脂肪的吸收(1)形式 甘油,脂肪酸,游離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二酯和膽固醇不飽和脂肪酸比飽和脂肪酸易于水解。(2)機理 混合微膠粒運輸抵達微絨毛吸收– 脂肪酸、甘油一酯、膽固醇被吸收– 膽鹽留在腸腔? 形成乳糜微粒、間接進入血循– 腸上皮細胞內質網中– (長鏈脂肪酸+甘油酯)脂肪+載脂蛋白→乳糜微粒 – 經淋巴管吸收最終進入血液循環(huán)? 直接進入血循環(huán)– 中、短鏈甘油三酯→脂肪酸+甘油一酯
21、,水溶性? 膽固醇:攝入多,吸收多,2011,4.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的吸收(1)水的吸收 胃腸道每日吸收的水達 8 L,吸收機制為滲透。(2)無機鹽的吸收①鈉的吸收 ②鐵的吸收 三價鐵不易吸收,還原為亞鐵才易吸收。VitC能將高鐵還原為亞鐵和胃酸可使Fe3+→Fe2+故促進吸收。胃大切病人,常常會伴以缺鐵性貧血。③鈣的吸收 離子狀態(tài)才能被吸收。腸腔內酸性環(huán)境有利于鈣的吸收;Vit D 可促進鈣的吸收。 ④負離子(
22、Cl-、HCO3- )的吸收 被動吸收。 (3)Vit的吸收①水溶性Vit 以擴散的方式在小腸上段被吸收,但 Vit B12 與內因子結合在回腸末端吸收。②脂溶性Vit(DAKE) 與脂肪相似。,2011,胰液起作用的部位在(A) 胃內(B) 胰腺內(C) 小腸內(D) 大腸膽汁排入(A) 胃(B) 十二指腸(C) 胰腺(D) 空腸下列選項中,對淀粉的消化有幫助的是(A)胃淀粉酶(B)胃蛋白酶
23、(C)膽汁(D)唾液淀粉酶對( )沒有化學性消化作用的成分是胰液。(A)脂肪(B)蛋白質(C)氨基酸(D)淀粉,通過消化液中各種酶作用,將食物中的大分子營養(yǎng)物質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叫做機械性消化。( )蛋白質在胃內變成氨基酸和多肽的過程叫做化學性消化。( )淀粉在口腔中被變成麥芽糖的過程叫做化學性消化。( )淀粉在大腸變成葡萄糖的過程叫做叫做化學消化。( ),201
24、1,唾液的作用不包括?(A)唾液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質粉使之變成氨基酸。 ?(B)濕潤口腔和溶解食物,以便吞咽 ?(C)唾液有清潔和保護口腔的作用 ?(D)唾液對胃腸機能有調節(jié)作用 關于胃排空的順序說法正確的是( )。?(A)稀、流體食物>稠、固體;顆粒小食物>大塊食物.糖>蛋白質>脂肪食物?(B)稠、固體食物>稀、流體;顆粒小食物>大塊食物.糖> 脂肪>蛋白
25、質食物 ?(C)流體食物>大塊食物>稠、固體;顆粒小食物.蛋白質> 脂肪>糖食物 ?(D)固體食物> 流體食物>顆粒小食物.脂肪>糖>蛋白質食物 胰液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 。?(A)堿性液體?(B)糜蛋白酶原?(C)胰脂肪酶?(D)無色、酸性液體。,鹽酸的作用不包括?(A) 殺菌?(B) 提供某些酶的最適作用環(huán)境?(C) 進人小腸內引起胰泌素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學基礎知識
- 醫(yī)學基礎知識
- 醫(yī)學基礎知識題庫
- 循證醫(yī)學基礎知識
- 預防醫(yī)學基礎知識
- 醫(yī)學基礎知識醫(yī)學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所有知識點
- 色彩基礎知識醫(yī)學
- 醫(yī)學基礎知識試題
- 醫(yī)學基礎知識二
- 醫(yī)學基礎知識醫(yī)學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所有知識點)
- 醫(yī)學基礎知識、預防、康復
- 醫(yī)學基礎知識常見考題
- 醫(yī)學基礎知識重點歸納
- 醫(yī)學基礎知識500考點
- 醫(yī)學基礎知識全部試題
- 醫(yī)學基礎知識考試大綱
- 醫(yī)學基礎知識??键c
- 醫(yī)學基礎知識重點歸納
- 醫(yī)學基礎知識常見考題
- 臨床醫(yī)學基礎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