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章慶華,經絡理論與自我保健,一、謎一樣的經絡,(一)、神秘在何處?經絡肉眼看不見,儀器也檢查不出來。治病方式特別,治病效果神奇。(中醫(yī)的針灸、按摩、導引、放血、刮痧等治病手段)與中國武術文化、道家文化等聯(lián)系一起李時珍就在《奇經八脈考》中認為:“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謬?!?一、謎一樣的經絡,(一)、神秘在何處?經絡摸不著,看不見。治病方式特別,治病效果神奇(中醫(yī)的針灸、按摩、導引、放血、刮痧等治病手段。)
2、與中國武術文化、道家文化等聯(lián)系一起。李時珍就在《奇經八脈考》中認為:“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謬。”,(二)、古代文獻對經絡的論述“經脈者,所以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 ——《黃帝內經》“能別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黃帝內經》“十二經脈者,內屬于府藏,外絡于肢節(jié)。” ——《靈樞 海論》“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口、濡筋骨、利關節(jié)者也?!薄鹅`樞·本藏》.醫(y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3、是以經絡理論為基礎一部醫(yī)書。,(三)經絡被證明存在了嗎?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主任教授,北京炎黃經絡研究中心主任??傮J第一次證明了經絡的存在。著有專著《針灸經絡生物物理學-中國第一大發(fā)明的科學驗證》(北京出版社,1989)。 武當山的祝華英道長發(fā)現(xiàn)了經絡,寫成了一本書《黃帝內經十二經脈揭秘與應用》。,二、學習經絡知識的意義,(一)、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需要。(二)、經絡療法是最自然、最環(huán)保的、也是最方便的綠色療法。
4、(三)、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增強抵抗疾病的信心,使生活更有質量。,三、經絡的簡單介紹,(一)概念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統(tǒng)稱。經尤如直行的徑路,是經絡系統(tǒng)的主干。絡則有網絡的含義,是經脈的細小分支。 經絡學說就是闡明經絡在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的生理作用和病理變化規(guī)律的學說。經絡系統(tǒng)是由經脈、絡脈、經筋、皮部等組成。,經脈可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正經有十二,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有八
5、條,即督、任、沖、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 。絡脈是經脈的分支,有別絡、浮絡、孫絡之分。別絡是較大的和主要的絡脈。十二經脈與督脈、任脈各有一支別絡,再加上脾之大絡,合為“十五別絡”。浮絡是循行于淺表部位而常浮現(xiàn)的絡脈。孫絡是最細小的絡脈。它們主要是加強各部聯(lián)系和網絡經脈不及的部分。,經筋和皮部,是十二經脈與筋肉和體表的連屬部分。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于筋肉、關節(jié)的體系,是十二經脈的附屬部分,所以稱“十二
6、經筋”。經筋有聯(lián)綴四肢百骸,主司關節(jié)運動的作用。全身的皮膚是十二經脈的功能活動反映于體表的部位,也是經絡之氣的散布所在,所以,把全身皮膚分為十二個部分,分屬于十二經脈,稱“十二皮部”。,(二)十二經脈,人體內臟分為五臟屬陰:心、肝、脾、肺、腎、心包絡,所對應的經脈為陰經,走四肢內側。六腑屬陽: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所對應的經脈為陽經,走四肢外側。人體穴位主要分布是十四經脈上。,手三陰從胸部走向手部,手三陽從手部向頭部。
7、足三陰從足部走向胸部,足三陽從頭部走向足部?!邦^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走頭面。,督脈穴位圖,,重點穴位1、百會:位置:在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 作用:對于調節(jié)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主治: 頭痛,眩暈,休克,高血壓,脫肛等 。保健方法:按摩、溫灸,,2、大椎位置:在后正中線上,第7頸椎椎棘下凹陷中。 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
8、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晒勿鸷蟀喂?。也可針灸。,任脈穴位圖,,本經所主病候:咳嗽,氣喘,咳血,胸部脹滿,咽痛,缺盆部及手臂前側橈側緣痛,肩、背寒痛。本經主治病證:肺、胸、咽喉。,重點穴位:膻中 心包的募穴,八會穴之一,氣會膻中 。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心悸,乳少,嘔吐,噎嗝,胸悶,氣短,咳唾膿血,心痛。 關元 小腸的募穴,任脈與足三陰經交會穴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p>
9、 主治:遺尿,小便頻數(shù),尿閉,泄瀉,腹痛,遺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帶下,不孕,虛勞羸瘦,少腹痛,吐瀉,痛經,尿頻,中風脫癥。氣海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 ≈髦危荷俑雇矗篂a,便秘,遺尿,疝氣,遺精,月經不調,經閉,虛脫,大便不通,泄痢不止,癃淋,陽痿,崩漏,中風脫癥,氣喘。,手太陰肺經穴位圖,,列缺(手太陰肺經穴;絡穴;八脈交會穴——通任脈)位置:小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展1.5寸,肱橈肌與拇
10、長肌肌腱之間。主治:咳嗽,氣喘,咽喉腫痛,掌中熱,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正頭痛,項強,驚癇,溺血,小便熱,陰莖痛,齒痛。,,太淵(手太陰肺經穴;俞穴;原穴;八會穴之脈會)位置: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主治:咳嗽,氣喘,咯血,嘔血,煩滿,胸、背痛,掌中熱,缺盆中痛,喉痹,腹脹,噫氣,嘔吐,妒乳,無脈癥,手腕無力、疼痛,橈腕關節(jié)病。,魚際(手太陰肺經穴;滎穴)位置:手拇指本節(jié)(第1掌指關節(jié))上方凹陷處,約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
11、白肉際處。主治:咳嗽,咯血,失喑,喉痹,咽干,身熱,乳癰,肘攣,掌心熱。少商(手太陰肺經穴;井穴)位置:手拇指未節(jié)橈側,指甲角外展0.1寸。主治:喉痹,咳嗽,氣喘,重舌,鼻衄,心下滿,中風昏迷,癲狂,中暑嘔吐,熱病,小兒驚風,指、腕攣急,手陽明大腸經穴位圖,,,足陽明胃經穴位圖,足太陰脾經穴位圖,,手少陰心經穴位圖,手太陽小腸經穴位圖,足太陽膀胱經經絡圖,足少陰腎經經絡圖,手厥陰心包經經絡圖,手太陽三焦經經絡圖,足少陽膽經經絡圖
12、,足厥陰肝經穴位圖,,四、子午流注理論,子午流注理論——被中國古代醫(yī)學的生物鐘理論。子午流注是中醫(yī)圣賢發(fā)現(xiàn)的一種規(guī)律,即每日的12個時辰是對應人體12條經脈的。由于時辰在變,因而不同的經脈在不同的時辰也有興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規(guī)律,對養(yǎng)生和用藥都有很大的益處。,手太陰肺經 寅時(3點至5點)—肺經旺。寅時睡得熟,色紅精氣足; 手陽明大腸經 卯時(5點到7點)—大腸經旺。卯時大腸蠕,排毒渣滓出 ;足陽明胃經 辰時(7點到9點)—胃經
13、旺。辰時吃早餐,營養(yǎng)身體安; 足太陰脾經 已時(9點至11點)—脾經旺。已時脾經旺,造血身體壯;,手少陰心經 午時(11點至13點)—心經旺。午時一小憩,安神養(yǎng)精氣;手太陽小腸經未時(13點到15點)—小腸經旺。未時分清濁,飲水能降火;足太陽膀胱經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經旺。申時津液足,養(yǎng)陰身體舒;,足少陰腎經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旺。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清; 手厥陰心包經戌時(19點至21點)—心包經旺。戌時護心臟
14、,減壓心舒暢;手少陽三焦經亥時(21點到23點)--三焦經旺。亥時百脈通,養(yǎng)身養(yǎng)嬌容。,足少陽膽經子時(23點至1點)—膽經旺。子時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厥陰肝經丑時(1點至3點)—肝經旺。丑時不睡晚,臉上不長斑;,四、日常生活中的經絡保健,1、按摩,,,2、刮痧,,,3、拔罐,,,4、艾灸,,《詩經》中就記載著“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清明插柳,端午掛艾”的習俗。,,艾草作用:灸百病、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止痛、
15、安胎、溫胃、止痢,外用除濕止癢的功能。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濕寒,轉肅殺為融合;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疴之人為安康”,這充分肯定了艾的功效,它被古人稱為百草之王。,灸法是古人利用自然的能量來調節(jié)自然的方法。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艾在醫(yī)藥方面的使用就已經很普遍了,這一點可以從公元前的一些經典中得到證實。如孟子一書中記載“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莊子中也有“越人熏之以艾”,《春秋外傳》中有“國君之艾,大夫
16、知艾”等記載。由此可見,艾在當時已經成為了重要的而且是常用的治病藥物。著名的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曾寫過兩本書《蘄艾傳》和《人參傳》,他在蘄艾傳中稱贊艾草寫到:“產于山陽,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這是在中國幾千年的草藥史上,為一味地道藥村而著書的只有“艾”,而且把艾的價值和人參相媲美。,現(xiàn)代人普遍寒濕重,所以艾葉就成了治病不可缺少的幫手。艾葉泡腳能將虛火、寒火往下引。更可快速祛除寒濕。春夏之交艾灸關元、神闕穴,可排除寒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