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孢子菌肺炎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肺孢子菌肺炎 (PCP),,概述,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 PCP) 的病原菌為人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PC),見于嚴重免疫缺陷患者,如HIV感染/AIDS、惡性腫瘤、白血病、器官移植患者,合并結締組織疾病也是高危人群,無任何免疫缺陷基礎的也有患病報道。,歷史回顧,1909年,Chagas首先發(fā)現(xiàn)該病的病原體,但誤認為是

2、克氏錐蟲的一種。1912年,Carinii改稱為肺孢子蟲。1909—1980s,一直被歸類為原蟲。1988年,DNA分析發(fā)現(xiàn)PC為一類缺乏麥角甾醇的真菌。2002年, 感染不同哺乳動物的PC在DNA水平上存在差異,感染人的PC正式更名為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PC),中文名為人肺孢子菌,引起的肺炎稱為肺孢子菌肺炎(PCP)。,流行病學,人群傳播途徑未知傳統(tǒng)觀念—兒童時期潛伏體內病原菌激活發(fā)病。

3、但有爭議,因為正常人群的BALF中未發(fā)現(xiàn)PC,且復發(fā)的PCP患者其病原菌證實含有不同的基因型。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在一小部分人群研究證實可能存在,肺孢子菌肺炎(PCP),在美國,1/2的AIDS患者是因PCP就醫(yī)而被確診的。PCP被認為是 艾滋病標志性疾病。,1981年以來,肺孢子菌肺炎已成為AIDS患者最常見的機會性感染,是AIDS致死的主要原因。在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PCP作為艾滋病標示性疾病,超過85%的HIV感染者一生都

4、會受其影響;在非洲,尸檢發(fā)現(xiàn)PCP是艾滋病患者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生活史,卡氏肺孢子菌為單細胞型,發(fā)育過程經(jīng)歷滋養(yǎng)體、囊前期、孢子囊三個階段。包囊為感染型,滋養(yǎng)體為繁殖型。自然界中存在的孢子囊被吸入肺內,孢子從孢子囊釋放出,形成滋養(yǎng)小體,小滋養(yǎng)體逐漸增大成大滋養(yǎng)體,經(jīng)二分裂、出芽和接合生殖進行繁殖。,病理生理,人肺孢子菌經(jīng)呼吸道吸入后感染機體I型肺泡細胞,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中依靠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和T細胞免疫反應可將其成功清除

5、,而在免疫功能嚴重受損的宿主則人肺孢子菌可不斷增殖,使肺泡腔內充滿菌體及泡沫狀嗜酸性物質,致肺間質增厚、氧交換障礙,最終可引起肺間質纖維化。病理學改變?yōu)榉伍g質充血、水腫、肺泡間隔增寬,病變肺體積增大,呈灰褐色,外形呈不規(guī)則結節(jié)或刺狀,臨床表現(xiàn),主要癥狀為咳嗽,常為刺激性干咳;發(fā)熱,多為持續(xù)性高熱;呼吸困難進行性加重,未經(jīng)治療的患者病死率幾乎為100%. ??人?、發(fā)熱及呼吸困難稱為PCP“三聯(lián)征”,是PCP的典型臨床癥狀。體征:肺部

6、陽性體征缺少或聞及少許散在濕羅音。癥狀和影像學的嚴重程度與體征不一致為PCP的典型臨床征象。,實驗室檢查,痰液:通過對患者的痰液直接檢查是方便、安全而且無損傷,易于被病人接受的檢查方法。但由于PC感染者常表現(xiàn)為干咳,病人很少產(chǎn)生痰液,因而難以收到足夠的痰液標本,對于那些衰弱無力將肺底部痰液咳出者更影響痰液的陽性率,檢出率僅為5%~6%?,誘導痰,誘導痰,即用超聲霧化器吸入高張鹽水(3%-5%氯化鈉) 來誘發(fā)刺激病人咳嗽來獲得痰液,再

7、將標本用2%的N—乙酰半胱氨酸(即痰易凈,粘液溶解劑)處理0.5~1小時后,離心5000r/min,10分鐘,取沉渣涂片?染色鏡檢?研究顯示此誘導排痰法陽性率也僅為10%~15%。,纖支鏡檢查,此項檢查主要包括支氣管刷檢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經(jīng)支氣管肺活檢 纖維支氣管鏡等項檢查診斷PCP具有較高的準確性,且可重復進行。,經(jīng)皮膚肺穿刺活檢。開胸肺組織活檢。,肺孢子菌肺炎(PCP),環(huán)六亞甲基四氨銀染色,PCP早期影

8、像學表現(xiàn),可出現(xiàn)不典型浸潤,病變大多位于肺間質內,主要表現(xiàn)為雙肺門周圍,肺紋理增多伴斑點狀或網(wǎng)狀改變,此時易誤診為間質性肺炎,但該表現(xiàn)出現(xiàn)時間較短,繼續(xù)觀察(3~4天后)可發(fā)展為典型性表現(xiàn)。5%~10%左右患者早期胸片可能表現(xiàn)為正常。,,,PCP典型影像學表現(xiàn),兩肺彌漫性網(wǎng)狀間質性浸潤征象,雙肺彌漫性斑片狀磨玻璃樣影,始于肺門向外彌漫呈蝶形,在多數(shù)時候肺尖部及肺底部不出現(xiàn)病變。發(fā)展特征:病變多以肺門為中心,逐漸向外帶擴散,最后成為彌

9、漫性病變。不同過程觀察,病變由下肺逐漸向上肺漫延。,,,,,空洞或囊性PCP,片絮狀滲出性改變或肺實變,伴多發(fā)性肺囊腫,病變主要分布在雙側肺門旁及雙側中、下肺野,雙肺可能不對稱。大多數(shù)囊腫形成是因為肺實質破壞,囊腫的大小不一可能與部分阻塞及活瓣作用有關。如出現(xiàn)厚壁空洞,常提示合并繼發(fā)性感染,特別是曲霉菌感染。,,,肺大泡和氣胸,PCP可以出現(xiàn)自發(fā)性氣胸和肺大泡等并發(fā)癥,肺大泡和薄壁氣囊典型的出現(xiàn)在病變5-6天時,直徑從0.5cm到6c

10、m, 在肺炎好轉后可持續(xù)存在,超過6個月后可逐漸好轉。肺大泡常常是多發(fā)的,胸膜下破裂的大泡治療常是較為困難的。,少見表現(xiàn),少數(shù)PCP患者可能出現(xiàn)非典型分布,極少數(shù)病例可能出現(xiàn)某一肺段或肺葉均勻一致的實變影。,PCP影像表現(xiàn)小結,雙肺小葉性肺泡和間質浸潤,呈廣泛網(wǎng)狀或網(wǎng)結節(jié)狀影和/或磨玻璃影病變多以肺為門為中心,在多數(shù)時候肺尖部及肺底部不出現(xiàn)病變部分病例表現(xiàn)為多發(fā)囊狀低密度影,無液氣平面一般不現(xiàn)出肺門及縱隔淋巴結增大,無胸腔積液表現(xiàn)

11、,肺外CT檢查,肺孢子蟲在肺外的感染,CT或超聲上表現(xiàn)為多發(fā)的膿腫樣損害,大小在幾毫米到幾厘米,主要在脾臟,有時在肝臟。,肺孢子菌肺炎(PCP),脾臟肺孢子蟲,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shù)正?;驕p少血清乳酸脫氫酶(LDH) 上升動脈血氧分壓及氧飽和度下降,,PCP 的臨床及實驗室檢查均不具特異性。實驗室尚不能對PC 進行培養(yǎng),主要通過涂片銀染色鏡檢。PC 主要在肺泡內繁殖,滋養(yǎng)體附著肺泡上皮細胞,進入支氣管多為包囊。因此,難以檢查到滋養(yǎng)

12、體,多僅發(fā)現(xiàn)包囊。,病原學診斷,通過痰液排出菌量少,加之患者無痰或少痰,因此痰的PC 檢出率低,一般痰液檢查達不到診斷要求。誘導痰可提高痰檢的陽性率,由于規(guī)范操作不一,陽性率可為15 %~90 %。支氣管灌洗液(BALF) 是確診PCP 的基礎方法,BAL F 檢查的陽性率可達86 %~96 %。施行經(jīng)支氣管鏡或經(jīng)皮針刺肺活檢( TBLB) , 在組織切片中檢查PC , 其結果與BAL F 法接近, 陽性率達90 %~95 % ,

13、BALF 及TBLB 聯(lián)合檢查, 陽性率可接近100 %。,藥物治療,PCP 是有特效藥物治療的,成功治療的關鍵是早期診斷,即時治療。患者若出現(xiàn)PCP 的臨床征象及中、重度低氧血癥,宜盡早進行經(jīng)驗性治療。,復方磺胺甲基異惡唑(SMZco ,復方新諾明),SMZ(磺胺甲惡唑)和TMP(甲氧芐啶)的復合制劑。療效確切,且經(jīng)濟,服用方便,為治療PCP 的首選藥物。對于高度懷疑而未明確者,也是首選的試驗性治療藥物。作用機理為阻斷PC 的

14、葉酸合成。規(guī)格:片劑:含SMZ0.4g、TMP0.08g;針劑:2ml(含SMZ0.4g、TMP0.08g)。通常成人的治療劑量為SMZ 75 ~100 mg/ ( kg·d) , TMP 15 ~20mg/ ( kg·d) , 療程3 ~4 周。通常用SMZCo 3片, 4次/d。,復方磺胺甲基異惡唑(SMZco ,復方新諾明),治療AIDS 的PCP 有效率為80 %~95 % ,而非AIDS 的PCP 有效

15、率為60 %~80 %。盡管該藥物的不良反應較嚴重,可產(chǎn)生胃腸道癥狀、肝功能損害、血液系統(tǒng)反應、發(fā)熱及皮疹過敏反應等,但療效明顯優(yōu)于其他藥物。磺胺類藥物可誘導PC 的二氫蝶呤酯合成酶發(fā)生突變而對該藥產(chǎn)生耐藥。,戊烷脒(噴他脒,pentamidine),最先用于治療PCP的藥物,其治療肺孢子菌肺炎的機制尚不清楚, 常常作為二線治療方案。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低血壓、心律失常、低血糖和腎損害。副作用發(fā)生比例高達80%。臨床療效與SMZ

16、co相近,但由于潛在毒性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主要用于因SMZco的不良反應或治療無效的患者。,克林霉素聯(lián)合伯氨奎(clindamycin/primaquine),治療輕、中度PCP同樣有效, 但目前的機制尚不清楚, 可以作為不能耐受或磺胺和戊烷脒治療失敗的三線選擇, 其常見的不良反應為皮疹、發(fā)熱、粒細胞減少癥、胃腸道反應。,卡泊芬凈,為棘白菌素類抗真菌藥物。抑制β-(1,3)-D-葡聚糖的合成導致細胞壁完整性和滲透穩(wěn)定性的破壞及細胞

17、溶解,為抗PC的機制。目前已有人應用卡泊芬凈治療嬰兒型PCP、器官移植后PCP 、老年人PCP,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備選方案,氨苯砜(dapsone)、阿托喹酮(atovaquone)、三甲曲沙(trimetrexate)等也可以作為PCP 治療的備選方案。,糖皮質激素,對于中、重度PCP(PaO2 35 mmHg)患者,在抗PCP治療的24~ 72 h 內應開始糖皮質激素治療??删徑馊毖?改善癥狀,減輕肺纖維化,并降低磺胺藥物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