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稅收與經濟增長模式及其實證分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注政府GoVERNMENT中國稅收與經濟增長模式及其實證分析‘文/路云一、引言稅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國家宏觀調控和促進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在市場經濟與計劃調節(jié)并存的混合經濟中,稅收在政府采取的財政政策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隨著我國加入WT0,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為了更能適應國際競爭,稅收改革與調整已經刻不容緩。從表一可知,自1988年到2002年,我國GDP以每年8%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長(1998、1999、2002年除

2、外,1998年GDP增長為496%;1999年GDP增長為454%;2002年GDP增長為713%),我國稅收隨著經濟增長逐年遞增,且平均增長幅度為1321%,稅收占GDP的平均比重為1332%。從上面統(tǒng)計數(shù)字來看,近年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經濟總量也在急劇增加,我國稅收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過低。從世界上看,發(fā)展中國家如印度、埃及、巴西等國稅收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一般在20%~30%,發(fā)達國家的比重更高,而我國的這一比重只有13%

3、左右。一般來說,合理稅收應占國內生產總值的l/3左右,這樣國家有足夠的稅收收入,又不會因為稅收過重阻礙企業(yè)的發(fā)展。顯而易見,我國的稅收水平偏低。那么我國在稅收征管上是否還存在提高稅收的空間下面用稅收與經濟增產計量模型對我國稅收與經濟增長進行實證分析。在模型中,我們將考查稅收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效應,若我們得出稅收對經濟增長有正效應,即隨著稅收的提高可以進一步加快經濟增長,表明我國存在提高稅收的空間,應該提高稅收;若我們得出稅收對經濟增長有負

4、效應,即隨著稅收的提高會使經濟減緩,則表示由于稅收負荷過重阻礙經濟的增長,我國應降低稅收,以保證經濟持續(xù)增長。二、稅收與經濟增長計量模型建立經濟增長函數(shù)Y=F(K,N,T),其中Y是經濟增長,K是資本存量,N是從業(yè)人員,T是稅收(T=ty,t為稅率)。這個函數(shù)假設了經濟增長只由資本、從業(yè)人員和稅收決定。6經濟論壇2∞52對函數(shù)兩邊時間求微分,得:aY內t=aYk/aK木aK/ataYN內N豐aN/ataYT,aT卑aT,at兩邊同時除Y

5、,得:aY/atY=aYkk/aKY4pk,Kat)aYNN/aNY4∞N,Nat)aY,Irr,aTY4p7I丌∞即YⅣ=d(觚)B(N/N)M胛[(們)(州)](1)這里Ⅸ為資本存量的彈性;D為從業(yè)人員的彈性;們?yōu)槎愂找?guī)模。把方程(1)轉化為計量方程:得出Y廠Y=1d(K/K)B(N/N)MPr[(T廠I’)(帆)]8(2)其中1為截距項,8為隨機誤差假設s=M門mrY),s為稅收的產出彈性,即由(2)可得:Y俘=7僅(K/K)p(

6、N悄)S(T,r)8(3)三、對我國稅收進行實證分析以下利用上面所得模型,將表一、表二數(shù)據(jù)帶人,運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對其計量方程(3)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結果如下:logGDP=14560581logK一0155logN0355logr相應的t值為(O556)(O000)(一O259)(3320)顯著性水平為0590O0000800O007R2_O987F=288064D—W=1541從回歸結果來看,N和常數(shù)顯著性水平過高,D—w偏

7、低,沒有通過檢驗。導致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GDP的自相關和資本K存在滯后效應,與前期有關??紤]前期影響,重新對計量方程進行回歸,得出結果如下:logGDPt=0491—0736logGDPt—l0806109KtO14410粵rTt0699logKt一1相應t值為(7096)(4642)(17312)(2510)(8810)萬方數(shù)據(jù)R2=0999f’=1760814D—W=1968從回歸分析結果看來,發(fā)現(xiàn)GDP和資本K與其前期相關,從業(yè)人

8、員N被剔除,整體通過驗證。顯著水平高(F=1760814),具有較高的擬合優(yōu)度(R2=0999),說明GDP與K、T之問存在線性關系。從回歸方程本身看來,T對GDP增長率有正效應,S=0144。這說明理論上我國還存在著增加稅收的空間。四、結論從上面的模型中得出了我國應該增加稅收,這更能刺激經濟增長。但現(xiàn)實情況正好與之相矛盾,我國企業(yè)背負著沉重的稅賦,影響著企業(yè)的發(fā)展。歸其原因,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高額的稅收成本,稅外費重。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

9、數(shù)據(jù)顯示,2003年中國稅收收入共完成2()450億元(不包括關稅和農業(yè)稅收),比上年增加3446億元,增長203%,其中國內增值稅完成7341億元,增長17%,增收1066億元;內資企業(yè)所得稅完成235I億元,增長191%,增收378億元??傮w看來,我國稅收呈大幅增長,體現(xiàn)了我國經濟穩(wěn)健發(fā)展的態(tài)勢。但我國目前存在著實際稅率大于名義稅率的現(xiàn)實,很少有國家像中國一樣,在政府稅收收入和可支配財力之間存在如此巨大的差異,國稅是規(guī)范的,地稅是有

10、彈性的,費用則是千奇百怪的,稅收成本巨大。如果考慮稅費占GDP的比重,恐怕就在30%以上了!這就造成了企業(yè)負擔著高額的稅收成本,國家名義稅收仍有提升幅度的矛盾。2稅收范圍狹隘,稅收流失嚴重。我國稅收主要對生產方面進行征稅,存在稅基窄的問題,造成了稅收流失嚴重,這也是造成我國應增加稅收與企業(yè)稅收負擔過重之間矛盾的原因。據(jù)統(tǒng)計部門分析,近幾年來我國每年流失的稅款至少在1000億元以上,約占應納稅款的20%左右。造成我國稅收流失有很多原因,但

11、稅收范圍的局限性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為此我國已提出“有增有減”的原則來推進稅收結構改革。我認為,①要完善對有關跨國公司的稅收政策,如轉讓定價、國際資本流動、稅收抵免以及國際服務貿易如金融、電信等方面的稅收政策,防止稅收流失。②開征社會保障稅,促進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目前我國社會保障籌資方式主要是專門設立征收機構和人員來征收社會保險費,征收成本高,效率低,管理不夠規(guī)范。開征社會保障稅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③研究電子商務對稅收的影響及對

12、應措施。電子商務的迅速發(fā)展,會對傳統(tǒng)稅收觀念、制度產生沖擊,在納稅環(huán)節(jié)、納稅地點、收入的性質、征收管理等諸多方面帶來新的問題。稅務部門有義務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及早和深入地對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進行務實的研究,制定出電子商務的稅收對策,防止這種新型貿易造成稅負不公和稅收流失。除此之外,還有遺產稅、贈與稅、證券交易稅、環(huán)境污染稅和生態(tài)稅等。從以卜可以看出,我國應該擴展征稅范圍,避免以費代稅顯現(xiàn)和重復收稅、濫收稅現(xiàn)象。這樣既能降低企業(yè)稅收負擔,又

13、能GoVERNMENT關注政府■■■●■使國家增加稅收,達到稅收公平。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入,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的完善,必然要求我國稅收制度由原來的“高稅率、多減免、窄稅基、低征收”模式逐漸向“低稅率、少減免、寬稅基、實征收”的模式推進,要求我國的稅收制度朝著“公平稅負、鼓勵競爭”的方向調整,要求進一步把稅制推向統(tǒng)一、規(guī)范、透明和法治化軌道。附表一年份GDP(億元)從業(yè)人員f萬人)資本流量f億元)稅收“乙元)1988149283543345

14、495237581989169092553296095272741990185479647496444282186199l216178654917517299017199226638166152963632969l19933463446680814998425530199446759467455】92606512688199558478168065238776038041996678846689502686726909821997744

15、6266982028457682340419987834527063729545992628019998206757139430701610682582000894681720853249981258151200197314873025374608153013820021()47906737404235541763645數(shù)據(jù)來源:2002年中國統(tǒng)計年鑒。附表二年份kgGDPhgN資本存量KhgKhgT198841747454953743

16、3819894234741131525405344199042748ll223425409345199143348213638804133481992443482167771542235219934544822415220438363199446748333508704533711995477483421745746337819964834844955035470384199748748453981444733921998489485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