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后認知功能障礙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yī)后認知功能障礙,康復理療科,中風后認識障礙中醫(y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中醫(yī)診斷:第一診斷為中風病西醫(yī)診斷:第一診斷為腦梗死或腦出血(二)診斷依據1.中醫(yī)診斷: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ZY/T001.1-94),患者有明確的中風病史,且中風后3個月內出現(xiàn)以下癥狀,其程度影響到日常正常生活能力(排除運動障礙影響)者。認知功能障礙在中醫(yī)學中沒有相應的病名,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注意力、

2、執(zhí)行功能下降,反應遲鈍,記憶損傷,可見于善忘、健忘、多忘、腦髓消等證,屬于神志病范疇。,,病因病機:中醫(yī)學認為其病位在腦,其本在腎,與心肝脾等臟腑密切相關。鬧為元神之府,神機、記憶皆生于腦,腦病則神機失用,記憶匱乏。如王清任在《醫(yī)林改錯》中曰:“小兒善忘者,腦未滿者,老人健忘者,腦漸空也?!绷峙迩僭凇额愖C治裁》中提出:“腦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實記憶所憑也?!卑l(fā)病機制:對于其發(fā)病機制的研究,多認為與虛、火、痰、瘀有關,氣血不足或精血虧

3、虛,或風痰上蒙清竅,或瘀血阻滯,竅閉神匿,神失所用而致該病。該病病位主要在腦,病性屬本虛標實,即臟腑氣血虛損為本,痰瘀閉塞清竅為標,其中氣血失衡導致的神明失用是主要病機。中風后認知障礙發(fā)病機理以臟腑功能虛損(心、肝、脾、腎虧虛)為本,以痰濁、瘀、毒為標。,,(1)主要癥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計算力、定向力、理解力、判斷力減退。(2)次要癥狀:①行為改變:行為幼稚、笨拙,不注意個人衛(wèi)生等。②情感改變:情感幼稚,情緒易激惹;或表情呆板、

4、反應遲鈍,表情淡漠,自私多疑,哭笑無常。具備2個主癥以上,或1個主癥、2個次癥,即可確診。2.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療指南-神經病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年)中有關腦卒中(腦梗死或腦出血)和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診斷標準。(1)腦卒中,有癥狀體征及神經影像學證據。(2)認知功能較前減退,記憶功能及一項或一項以上認知功能損害(定向、注意力、語言、視空間功能、執(zhí)行功能和行為等)神經心理測試證實。如簡易智能檢

5、查量表( MMSE)評分:按教育程度分界值:文盲<17分;小學<20分;中學或以上<24分。(3)以上兩種疾病具有相關性。即認知障礙的發(fā)生在明確的卒中后3個月內;起病較快,病程呈階梯樣進展。,(二) 中醫(yī)證候辨證診斷,肝腎陰虛證:沉默寡言,遲鈍呆滯,記憶減退,頭暈目眩,耳鳴,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口干,舌紅少苔,脈細數。脾腎兩虛證:表情呆滯,沉默寡言,記憶減退,失認失算,口齒含糊,詞不達意,伴腰膝酸軟,氣短懶言,肌肉

6、萎縮,食少納呆,腹痛喜按,舌淡白,舌體胖大,苔白,或舌紅,少苔或無苔,脈沉細弱,雙尺尤甚。痰濁蒙竅證:表情呆鈍,智力衰退,或哭笑無常,喃喃自語,或終日不語,呆若木雞,伴不思飲食,脘腹脹痛,口多涎沫,頭重如裹,舌淡,苔白膩,脈滑。瘀血內阻證:表情遲鈍,言語不利,善忘,易驚恐,或思維異常,行為古怪,伴肌膚甲錯,口干不欲飲,雙目晦暗,舌暗或有瘀斑瘀點,脈細澀。,(三)治療方案,(一)康復治療方法:1.留針狀態(tài)下認知康復訓練本方法先行針

7、刺治療,治療結束后在留針狀態(tài)下(頭針、耳穴)進行相關認知訓練。(1) 針刺治療1.體針及頭針主穴:百會、神庭配穴:感知障礙加神門(雙),記憶障礙加太溪(雙),思維障礙加太沖(雙)。操作方法:配穴按常規(guī)手法操作,平補平瀉手法;百會、神庭進針方向從前至后,針刺0.8~1寸,深度達到帽狀腱膜下,捻轉得氣后,加電針,波形為連續(xù)波,強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度,15分鐘后改變?yōu)槭杳懿?,以防電適應。電針30分鐘結束后去除電針及配穴,繼續(xù)留頭針1小

8、時。留針期間,每隔30分鐘捻轉1次,直至出針。留針期間同時進行認知功能訓練。,,2.耳穴可取神門、皮質下、心、腎、腦點等穴,每次取2~3個穴位,取王不留行籽粘貼相應耳穴,次日取下。隔日一次。3.醒腦開竅針法醒腦開竅針刺法是石學敏院士創(chuàng)立的治療腦卒中的大法,醒腦開竅針法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在病機上認為腦卒中的主要機制是竅閉抻匿,神不導氣,致元神無所附,肢無所用;②在立法處方上根據“竅閉神匿”病機,立“醒腦開竅”大法;③在治

9、療上以開竅啟閉,改善元神之府——大腦的生理機能為主;④在處方上以陰經穴為主,水溝,內關、三陰交等為主穴;極泉、尺澤、委中、合谷等為輔穴;配合體針治療腦卒中。,,,4.認知功能訓練1注意力的訓練:主要運用刺激-反應法,即讓患者在聽覺或視覺刺激環(huán)境里訓練。2定向力訓練:在醫(yī)院內每天匯報當天時間、地點、家庭地址、以及家屬名字等。3記憶力訓練:訓練的方法可分為內在記憶輔助訓練、外在記憶輔助訓練工具以及環(huán)境適應。4思維訓練:訓練內容有比較

10、和分類、推理、思維策略和問題解決訓練。5計算力訓練:訓練內容有數字的認識、大小比較、基本運算、數字游戲或作業(yè)等。6單側忽略訓練:訓練內容有視覺搜索訓練、交叉促進法、感覺刺激、功能代償等。7結構性失用:訓練內容有作業(yè)、適應性訓練等。8計算機輔助的認知訓練等。,,5.物理因子療法:予腦電仿生電刺激儀改善腦功能。6.灸法—主穴:百會、足三里,配穴:風池、神闕,操作方法:艾條溫和灸,每次取主穴1-2個,配穴1-2個,每穴灸10-15

11、分鐘。7.傳統(tǒng)導引術:若運動功能尚可,可練習太極拳。,(四)標準住院日為≤42天(五)進入路徑標準,1. 第一診斷必須符合中風病,確實存在的認知功能障礙,且認知障礙在中風后發(fā)生,并且經評測確實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2. 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 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3. 由腦腫瘤、腦外傷等引起的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及老年癡呆,路易體癡等由于神經變性疾病造成的認知功能

12、障礙患者不進入路徑。伴有嚴重失語癥的患者以及MMSE在5分以下的患者不進入路徑。4. 有以下情況者不能進入臨床路徑:重度昏迷、嚴重腦疝或并發(fā)心肌梗賽或合并嚴重肝功能障礙、重癥感染、嚴重的糖尿病等。,(六)中醫(yī)癥候學觀察,(一)辨證論治口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1.肝腎陰虛證治法:補益肝腎,填精養(yǎng)神推薦方藥:六味地黃丸加減。熟地、山藥、山茱萸、丹皮、茯苓、澤瀉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2.脾腎兩虛證治法:補腎健脾,益氣生

13、精推薦方藥:歸脾湯合還少丹加減。熟地、當歸、枸杞子、山茱萸、杜仲、山藥、牛膝、遠志、菖蒲、白術、當歸、黃芪中成藥:歸脾丸、腎氣丸等。3.痰濁蒙竅證治法:豁痰開竅,健脾化濁推薦方藥:滌痰湯加減。半夏、陳皮,茯苓、竹茹、膽南星,枳實、石菖蒲中成藥:安腦丸等。4.瘀血內阻證治法:活血化瘀,開竅醒腦推薦方藥:通竅活血湯加減。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丹參、菖蒲、郁金 中成藥:通心絡、血府逐瘀膠囊等。,,5靜脈滴注中成藥注

14、射劑:可辨證選用具有益氣、活血化瘀、醒腦開竅作用的中成藥注射劑靜脈滴注。如:黃芪注射液、丹紅注射液、丹參川芎嗪注射液、銀杏葉制劑、醒腦靜等可以選用。,(七) 住院檢查目,1. 必須的檢查項目(1)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便常規(guī)+潛血;(2)肝功能、腎功能、血脂、電解質、血糖;(3)心電圖;(4)凝血功能;(5)胸部X線片、透露影像學CT或MRI;(6) 認知功能評定(神經心理學檢查)2. 可選擇檢查的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C反

15、應蛋白、甲狀腺功能、TCD、頸動脈和雙下肢血管彩超、胸部CT、頭顱CT、動態(tài)心電圖、心臟彩超、腦電圖等。,(八)出院標準,1. 健忘、注意力下降等主要癥狀改善或延緩主要癥狀的發(fā)展。2. 日常生活能力改善。3. 沒有需要住院治療的并發(fā)癥。(九)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 1. 治療過程中病情進一步加重,需要延長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增加者,退出本路徑。2. 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及系統(tǒng)疾病者,住院期間病情加重,需要特殊處理者,退出

16、本路徑。3. 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嚴重者可退出本路徑。4,。 因患者及其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的執(zhí)行時,退出該路徑。,中風后認知功能障礙中醫(y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二、中風后認知功能障礙中醫(y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中風?。X梗死/腦出血(TCD編碼:BNG080、ICD—10編碼:I63/I61)?;颊咝彰篲________性別:______年齡:______門診號:_______住院號:_______發(fā)病時間:____年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