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免疫學檢驗知識點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臨床免疫學檢驗臨床免疫學檢驗1、免疫:是機體識別和排斥抗原性異物的一種生理功能2、免疫防御(對外);免疫自穩(wěn)(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監(jiān)視(防腫瘤)。3、中樞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結、脾臟(最大)、黏膜相關淋巴組織4、B細胞:通過識別膜免疫球蛋白來結合抗原,介導體液免疫;B細胞受體=BCR=mIg表面標志:膜免疫球蛋白(SmIg)、Fc受體、補體受體、EB病毒受體和小鼠紅細胞受體。成熟B細胞:CD19、CD20、CD21、

2、CD22(成熟B細胞的mIg主要為mIgM和mIgD)同時檢測CD5分子,可分為B1細胞和B2細胞。B細胞功能檢測方法:溶血空斑形成試驗(體液免疫功能)。5、T細胞:介導細胞免疫。共同表面標志是CD3(多鏈糖蛋白);輔助T細胞的標志是CD4;殺傷T細胞的標志是CD8;T細胞受體=TCR。T細胞和NK細胞的共同表面標志是CD2(綿羊紅細胞受體);CD3+CD4+CD8-=輔助性T細胞(Th)CD3+CD4-CD8+=細胞毒性T細胞(Tc或

3、CTL)(T細胞介導的細胞毒試驗)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Tr或Treg)T細胞功能檢測: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CONA)刺激T細胞增殖。增殖試驗有:形態(tài)法、核素法。T細胞亞群的分離:親和板結合分離法,磁性微球分離法,熒光激活細胞分離儀分離法E花環(huán)試驗是通過檢測SRBC受體而對T細胞進行計數(shù)的一種試驗;6、NK細胞:具有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直接殺傷靶細胞(腫瘤細胞和病毒感染的細胞)表面標志:CD16(ADCC)、CD5

4、6。測定人NK細胞活性的靶細胞多用K562細胞株,而測定小鼠NK細胞活性則常采用YAC1細胞株。7、吞噬細胞包括: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MPS,表面標志CD14,包括骨髓內的前單核細胞、外周血中的單核細胞和組織內的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表達MHCⅡ類分子)8、人成熟樹突狀細胞(DC)(專職抗原呈遞功能):表面標志為CD1a、CD11c和CD83。9、免疫球蛋白可分為分泌型(sIg,主要存在于體液中,具有抗體功能)及膜型(mIg,作為抗原

5、受體表達于B細胞表面,稱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10、免疫球蛋白按含量多少排序:IgG>IgA>IgM>IgD>IgE五類(按重鏈恒定區(qū)抗原性(CH)排序)免疫球蛋白含量測定:單向環(huán)狀免疫擴散法、免疫比濁法。11、免疫球蛋白的同種型抗原決定簇位于恒定區(qū)(CH、CL)12、抗體由漿細胞產(chǎn)生??贵w分子上VH和VL(高變區(qū))是抗原結合部位。30、抗血清常見保存條件:28℃保存;冷凍保存(最常用);真空干燥保存(510年)。31、雜交瘤細胞放入液氮

6、(196℃)前,需要逐步降溫。復蘇細胞時,從液氮罐內取出凍存管,立即浸入37℃水浴。32、凝集反應分為兩個階段:①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②出現(xiàn)可見的顆粒凝聚。33、直接凝集反應:細菌、螺旋體和紅細胞等顆粒性抗原,在適當?shù)碾娊赓|(0.85%氯化鈉)參與下可直接與相應抗體結合出現(xiàn)凝集??乖?凝集原,抗體=凝集素。34、玻片凝集試驗:主要用于抗原的定性分析,AB0血型的測定。試管凝集試驗:肥達氏試驗、外斐試驗、輸血交叉配血試驗;35、正向間接

7、血凝反應(PHA):紅細胞包被抗原,用以檢測抗體。(凝集)反向間接血凝反應(RPHA):紅細胞包被抗體,用以檢測抗原。(凝集)36、間接血凝抑制試驗:可用于檢測抗體、自身抗體、變態(tài)反應性抗體,也可測定抗原。(不凝集)37、金黃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協(xié)同凝集反應(反向間接凝集)38、血凝試驗(載體為綿羊、家兔、雞的紅細胞及O型人紅細胞)可在微量滴定板或試管中進行,將標本倍比稀釋,一般為1:64,同時設不含標本的稀釋液為對照孔。凡紅細胞

8、沉積于孔底,集中呈一圓點的為不凝集。如紅細胞凝集,則分布于孔底周圍。39、膠乳凝集試驗(間接凝集),所用載體為聚苯乙烯膠乳;明膠凝集試驗(間接)將病毒抗原或重組抗原吸附于粉紅色明膠顆粒:HIV1抗體和抗精子抗體檢測40、抗球蛋白試驗,又稱Coombs試驗,是檢測抗紅細胞不完全抗體的一種很有用的方法。包括直接Coombs試驗(檢測紅細胞上的不完全抗體)和間接Coombs試驗(游離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體)41、沉淀反應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抗

9、原抗體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幾秒到幾十秒即可完成,出現(xiàn)可溶性小的復合物,肉眼不可見。第二階段為形成可見的免疫復合物,約需幾十分鐘到數(shù)小時才能完成,如沉淀線、沉淀環(huán)。絮狀沉淀試驗:絮狀沉淀試驗:抗原抗體溶液在電解質的存在下結合,形成絮狀沉淀物,這種絮狀沉淀受抗原和抗體比例的直接影響,因此常用來作為測定抗原抗體反應最適比例的方法。42、免疫比濁:最適pH為6.5~8.5,磷酸鹽緩沖液。(R型抗體,增濁劑如聚乙二醇(PEG)、吐溫20)。適合于大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